一、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渤海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渤海大學的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在遼寧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4197名;
2、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0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0877名;
3、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6543名;
4、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在黑龍江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2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9227名;
5、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520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0882名;
6、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5200元/年)專業在安徽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5401名;
7、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在山東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6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03261名;
8、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5200元/年;辦學地點松山校區)專業在河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22496名;
9、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松山校區)(語種:不限)專業在貴州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2209名;
10、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在甘肅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6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8621名;
二、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學 | 484 | 49799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493 | 45187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479 | 54197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學 | 481 | 53783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439 | 32498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408 | 40877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449 | 41123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479 | 36543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425 | 39227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 | 2021 | 浙江 | 綜合 | 化 | 556 | 90968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 | 2020 | 浙江 | 綜合 | 化 | - | -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 | 2020 | 浙江 | 綜合 | 化 | 564 | 85678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濱海校區)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 - | -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濱海校區) | 2019 | 浙江 | 綜合 | 物 或 化 | 564 | 86939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 | 2022 | 浙江 | 綜合 | 化 | 559 | 96177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5200元/年)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487 | 90882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4200元/年)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09 | 88401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492 | 81511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5200元/年) | 2022 | 安徽 | 理科 | - | 492 | 95401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06 | 103261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5200元/年;辦學地點松山校區)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14 | 122496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4200元/年;辦學地點松山校區)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45 | 109540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辦學地點:濱海校區)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509 | 98103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5200元/年;辦學地點松山校區)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09 | 119754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理工類,4年,5200元/年,在松山校區辦學)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431 | 76196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理工類,4年,4200元/年,在松山校區辦學)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43 | 69423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在濱海校區辦學)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458 | 61569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理工類,4年,5200元/年,在松山校區辦學)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434 | 72607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499 | 105741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513 | 97204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濱海校區)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35 | 89722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498 | 101270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45 | 56574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62 | 57128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濱海校區)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51 | 55892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360 | 132209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松山校區)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490 | 54791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1 | 甘肅 | 理科 | - | 433 | 38078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0 | 甘肅 | 理科 | - | 446 | 42020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19 | 甘肅 | 理科 | - | 467 | 38621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2 | 甘肅 | 理科 | - | 435 | 37102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1 | 新疆 | 理科 | - | 389 | 20498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0 | 新疆 | 理科 | - | 414 | 19802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19 | 新疆 | 理科 | - | 435 | 19193 |
渤海大學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專業 | 2022 | 新疆 | 理科 | - | 385 | 20273 |
三、渤海大學介紹
學校簡介時間:2018-12-18 09:48渤海大學始建于1950年2月,是遼寧省政府主辦的綜合性大學,位于渤海之濱的歷史文化名城遼寧省錦州市。學校為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院校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培養院校。 學校占地2250余畝,總建筑面積60萬平方米。設有19個二級學院,49個本科招生專業,擁有1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經、法、教、文、史、哲、理、工、農、管、藝等學科門類,現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本科在校生22000余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200余人,其中教授220余人,博士420余人。專任教師中,有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入選者、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遼寧省攀登學者、遼寧省特聘教授、遼寧省“興遼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遼寧省“興遼計劃”教學名師、遼寧省“興遼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遼寧省優秀專家、遼寧省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遼寧省院士后備人選培養工程人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入選者、千人層次入選者、省級優秀科技人才、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專業帶頭人、省級優秀教師等近百人。 學校現有省一流學科A類建設項目1個、省一流特色學科項目3個、省重點學科培育項目7個。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農業農村部技術研發專業中心1個、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中心1個、省高校重大科技平臺1個、省教育廳校企聯盟2個、省產業技術研究院1個、省高等學校新型智庫2個、省高等學校培育智庫2個、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3個、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重點實驗室4個、省專業技術創新中心5個,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省工程研究中心4個、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教育科學規劃研究基地3個、遼寧經濟社會發展研究基地2個、省大學科技園1個、省科普基地1個,其他省級平臺3個。建設了國家*錦州硅材料及太陽能電池產業基地公共檢測中心,現有省高校創新團隊11個。 學校現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7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國家級、省級特色(示范)專業、試點專業18個,建設國家級、省級一流課程59門,國家級、省級精品教材23部,教改立項105項,獲得國家級、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60項,居省內高校前列。有7個省級教學團隊,有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根據科睿唯安2020年11月份發布的最新ESI數據顯示,渤海大學工程、化學、計算機、農學4個學科進入全球ESI前1%學科。在2019年上海軟科最好大學排行榜中,渤海大學位居全國第152位、遼寧省高校第6位;《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2019-2020)》顯示,渤海大學在中國高校一流學科建設綜合競爭力排行榜中位列142位,省內第5位;在中國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