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一個好的志愿填報機構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則可能會浪費自己的考分。本文大風車網小編整理了往年本溪高考志愿填報機構最受好評的幾家,僅供大家參考!
一、2021年本溪高考志愿填報機構評測
1、聚志愿
聚志愿,是全國最受歡迎的一家志愿填報模擬系統,目前很多本溪的高中學校和志愿填報老師都在使用該系統,包含大學庫、專業庫、職業庫三大基本功能。同時具備智能推薦,風險評估,性格測試系統和防撞車實時監控系統,規避風險,提高錄取率。整個產品界面清新,所有插畫均來自大師的親自設計,減輕學生壓力,舒緩緊張的神經,根據多年的用戶反饋,小編也非常推薦此系統。
2、高考助手網大數據智能填報系統
高考助手網大數據智能填報系統是專為高考生設計打造的一款線上志愿填報系統,這里有非常全面的功能,考生直接輸入高考分數就可以快速查詢,系統會為考生推薦出最適合的學校以及專業。還可以添加自己喜歡的學校,第一時間可以接受最新消息和政策,讓你不會錯過任何一個重要信息。
3、高考知識網志愿填報系統
高考知識網志愿填報系統這是一款專為高考的學生設計的軟件,這里包含了多所高校的招生信息以及歷年分數線,為考生推算出錄取概率,讓考生可以清楚的了解自身情況,幫助每位考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校和專業,為考生提供最真實準確的報考資訊。
二、本溪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和注意事項
一、認識自我:重視興趣和能力的評估
填報志愿時,考生最好進行自我綜合評估,從自身的學科特長、專業愛好、能力興趣、性格特點以及身體條件等方面綜合考慮,選擇與自己的性格、特長、能力等相匹配的專業,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
➤專業是合符合自己的能力優勢;
➤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個性特點;
➤專業是否符合自己的職業生涯動機等。
只有這樣才能為自己科學定位,確立目標,規劃出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線。
由于大多數考生與社會接觸較少,對各種工作的性質和具體內容不大了解,而且在這段時期,考生的個人興趣還處在易波動的階段,沒有完全定性,對自己潛在的能力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在必要的情況下,考生和家長可參考一些科學的心理測驗結果,幫助考生了解自己潛在的專業興趣和能力,并參考詳盡的專業資料和其他相關信息,樹立科學、理性的志愿填報觀念,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涯發展方向
二、了解專業:關注專業內涵,綜合考慮各因素
專業名稱:
家長和考生最容易產生以“名”定論的情況,即僅從專業名稱的字面意思去猜測專業內涵。有些專業的名稱看起來有些相似,但無論是在學習內容、培養方向還是未來就業等方面的差別都很大。
例如:環境科學 VS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屬于理科,跨度非常廣,所學內容包含自然科學、人口學、經濟學等等,側重于從科學角度分析環境及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環境工程屬于工科,主要研究如何保護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利用科學的手段解決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等等。
由于高校的歷史沿革、辦學特色、師資力量、人オ培養目標的設置等均有所差異,不同高校之間同一專業的發展也大相徑庭。因此,對專業進行了解時,需要將學校與專業進行綜合考慮。
例如:交通工程專業?長安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側重于公路方向;大連交通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中南大學、蘭州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側重于鐵路方向;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側重于海運方向;中國民航大學、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側重于航空方向。同樣是交通工程專業,海洋、陸地、航空三個方向之間簡直有著天壤之別。所以在選擇學校時,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想要學習的方向,然后進行報考哦。
培養目標:
由于各院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特色、人才培養目標等各有側重,看起來名稱相同的專業在不同的院校其培養目標可能會有一定的差異。
課程設置:
從一個專業的主干課程可以基本了解該專業的培養方向,即學生在大學期間要學習哪些內容,這些內容會應用到哪些行業,有什么能力要求等。
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是院校在專業建設和人オ培養方面的重要支撐,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對一個專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專業實力水平的重要體現。
培養模式:
目前國內院校普遍采用傳統人才培養模式,即按照專業既定的培養目標設置相關專業課程,培養合格后,向社會輸送相應領域的專業技術或管理人才,但是,越來越多的高校也在嘗試大類招生、試點班、實驗班等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就業方向:
專業學習內容往往與職業工作內容有一定的差別,喜歡所學的專業內容并不意味一定喜歡其職業工作內容,在選擇專業時應充分了解擬選專業的就業方向、具體工作情況等。
就業流向:
一般來說,有簽協議就業、國內深造、留學深造、自由職業、自主創業等形式,關于直接就業的數據,通常能夠看到單位名稱、薪資待遇、就業行業、就業單位性質、就業地域等指標數據;關于國內深造的數據,通常能夠看到深造的學校、專業等情況:關于留學深造的數據,通常能夠看到留學地、留學大學、專業等情況。這些都可以對將來的規劃做一個參考。
就業前景:
專業的就業前景不只與專業所屬行業的狀況相關,還與開設院校的綜合實力有關系。此外,考生和家長還要正確看待就業率,認清就業率與就業前景、就業質量等的關系,科學利用就業率選擇專業。
三、選擇專業:多重角度考量,理性選擇
從性格類型著手
▶性格外向型??愛說、想說、敢說,這類同學比較適合報政、經、管等社會學科;
▶性格內向型??不愛說、不想說、不敢說的同學比較適合學文、史、哲這類研究性的學科;
▶動手能力特別強??愛動、好動的同學比較擅長學工科;
▶邏輯思維能力特別強??可以考慮學理科。
四、慎重選擇:避免誤區,合理選擇
★ 熱愛比專業更重要
雖說,就業好很重要,但前提是,你得能就業。那如何才可以做到“能就業”?你要熱愛你的專業,喜歡它的就業方向,熟悉它的發展前景,如果連這些都不知道的話,只能說,盲目報專業很危險。
多個學科、專業領域的學者、行業人士以及在校大學生提醒正在面臨選擇的學子:熱愛比就業更重要。
★大學教育≠職業教育
很多家長在志愿填報的時候,給考生選擇了家長認為正確、不錯、將來就業會好的專業,導致一些學生進入大學后,沒有學習的動力和熱情,逃課、掛科,甚至還有被勸退的。
大學教育并不等同于職業教育,前者是提高綜合素質、訓練思維能力、擴展眼界的地方,后者是專門培訓一個崗位具體的從業技能的地方。
★就業率高≠這個專業的人都能找到好工作
就業率是很多人選擇專業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很多家長在和考生一起報志愿時,都將這一點看的很重,似乎大學讀了一個就業率高的專業,畢業后就一定能夠找到一份好工作,未來的職業前景就光明無限。其實按就業率來選專業,風險很大。
就業率只是一個普遍的數字,而每個考生的實際情況千變萬化,且對自己的職業要求也不一樣,不能用就業率對未來的發展做定性,畢業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也要看在這個領域做得是否出色。正如南京大學的一位院長所說“就算某個領域再缺人,也是缺那些做得很好的人。”
如果學生因為一個專業的就業率稍微高一點,就放棄了自己喜歡的專業,那么他很可能會在那個“熱門”領域里做得很一般,而錯過了那個他本來可以做得很出色的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