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通遼的大專有哪些
序號 | 學校名稱 | 主管部門 | 所在地 | 辦學層次 | 備注 |
1 | 通遼職業學院 | 內蒙古自治區 | 通遼市 | 專科 | 公辦 |
2 |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 | 內蒙古自治區 | 通遼市 | 專科 | 公辦 |
二、通遼部分比較好的大專介紹
1、通遼職業學院簡介
通遼職業學院是一所公辦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等院校,學院以舉辦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兼備中等職業教育和電大遠程教育職能,同時承擔面向社會的職業技術培訓和初中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學院成立于2004年,由原哲盟師范學校、哲盟衛校、哲盟教育學院、內蒙古電大通遼分校合并組建而成,辦學歷史最早可溯源于上世紀50年代。
學院占地面積803畝,建筑面積14.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56萬冊;建有校內校外各類實驗實訓場所和實訓基地近200個;固定資產4億多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近億元。校園網總帶寬達3G,免費Wi-Fi實現校園全覆蓋。
學院下設護理系、師范教育系、藥品食品系、機電工程系、財經管理系、信息技術系、醫學系、公共教學部、馬列教學部、電大分校(繼續教育)、附屬中專學校等11個教學機構和附屬醫院、附屬口腔醫院2個教學附屬單位。現有教職工近700人,其中,專任教師占76%;副高級以上職稱占43%,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占36%,“雙師型”和“雙師素質型”教師占57%。自治區級教學名師6人,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榮獲自治區“五一”勞動獎章5人。現有各類在籍在校生12000余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9000余人。現開設相關醫學類、師范類、機電工程類、財經類、信息技術類等五大類24個高職專業,聯辦5個職業本科專業。其中,護理、藥學、學前教育、會計、建設工程監理5個專業為自治區級品牌專業,護理、藥學2個專業為自治區重點建設專業。
建院以來,學院秉承“立足通遼,以人為本,崇尚品位,辦出特色”的辦學理念和“崇德尚能,樹人成才”的校訓,主動適應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產業結構調整,堅持走“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發展道路,著力推進“雙輪驅動”戰略,一手抓高職人才培養、一手抓職業技能培訓,強化內涵建設和特色品牌專業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進展。學院先后獲全區“就業市場開拓先進集體”和“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畢業生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2009年順利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2015年經自治區教育廳批準成為自治區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學院設有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是通遼市下崗職工再就業、職業院校教師繼續教育、內蒙古自治區東部體育職業技能等多種行業的培訓基地,并與一汽集團、奇瑞集團、葵花藥業、亞泰集團吉林大藥房等國內知名企業建立了穩固的校企合作關系。
2、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簡介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是2004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以原通遼市藝術學校為基礎組建的藝術類高等職業學校,具有39年辦學歷史。學院以舉辦專科層次高等職業教育為主,兼顧了中等職業教育職能。
學院占地584畝,建筑面積6.9萬平方米,建有教學綜合樓、舞蹈樓、音樂樓、圖書館、遼河劇院、學生公寓、后勤服務樓等,固定資產總值達2.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設備總值超過2000萬元,圖書8.9萬冊,教學用計算機400臺,多媒體教室16個,語音室1個,校園網接入總帶寬100M。設有音樂系、民族音樂表演系、舞蹈系、美術系、傳媒系、公共基礎教學部、對外合作交流中心、藝術創編與實訓中心、民族樂器研發與制作中心和一個附屬中專學校,現有教職工256人,其中專任教師190人,教授8人,副教授41人,雙師型教師78人,研究生學歷及在職研究生教師26人,在校生1215人。依托科爾沁地域文化,學院近年來不斷加大品牌專業和精品課程建設,促進內涵發展,已建成了音樂表演、舞蹈表演、科爾沁蒙古族長短調、蒙古舞、古箏新箏、視唱練耳、鋼琴、蒙古四胡等自治區級品牌專業和精品課程,培養了自治區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教學名師2人,教壇新秀2人。
2013年4月新班子組建,同年6月,學院黨委召開了第一次黨員大會。會議確定了今后工作的指導思想、辦學定位、辦學理念,明確“質量立校、改革興校、文化活校、特色強校”的辦學方略,立足于基層職業藝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推動“教學、創作、展演、科研”四輪驅動,突出民族特色,地域特點,規范教學活動,強化藝術實踐,提升創編水平。明確“人才培養,傳承發展,服務社會”的功能,著力實施四大工程,即干部素質提升工程、青年教師成長工程、校園圓夢工程、文化服務工程;推進三個行動計劃,即名師培養行動計劃、名生成才行動計劃、名校建設行動計劃;建設四大基地,即把學院建設成內蒙古東部文化藝術專業人才培養基地、內蒙古東部文化藝術實訓基地、科爾沁文化藝術傳承與發展基地、科爾沁民族文化藝術產品研發基地。明確學院工作重心由新校區基本建設向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內涵建設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