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青海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在青海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青海考生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的分數在215至310分,位次為29420至935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青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15至310區間才能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
一、青海考多少分能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
1、2022年青海考生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3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456名;
2、2021年青海考生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9420名;
3、2020年青海考生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676名;
4、2022年青海考生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888名;
5、2021年青海考生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024名;
6、2020年青海考生上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1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351名;
二、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在青海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235 | 28456 | 市政府 |
2022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219 | 15888 | 市政府 |
2、2021年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215 | 29420 | 市政府 |
2021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216 | 16024 | 市政府 |
3、2020年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271 | 22676 | 市政府 |
2020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310 | 9351 | 市政府 |
對于服從調劑的錯誤認知
1、是否選了服從調劑,就會直接被調劑到其他專業,很多考生總覺得填寫了服從專業調劑,高校會把考生隨意安排到某個專業。其實考生的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高校的錄取規則、專業分配辦法都已經提前在《招生章程》里公布,在實際錄取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預先公布的規則執行。
專業分配無論是按照設定“專業級差”方式,還是實行“分數優先,遵循專業志愿”的原則,都會首先考慮考生填報的專業志愿。
當考生高考分數足夠進入所填報專業時,就會被錄取到所填報專業,服從專業調劑就沒有派上用場。只有當考生所報專業全都錄取額滿,才會進入調劑程序。
2、服從調劑被調劑考生并不一定都是低分進檔的考生。考生除了分數低被調劑外,還有可能是專業志愿填報不合理,比如考生所填報的專業都是其所在省份考生報考的熱門專業,導致這些專業錄取分數偏高,最后使得該考生雖然高考分數不算低,但最后也只能被調劑。
此外,個別考生沒有把全部專業志愿填滿,填報的專業過少也有可能導致其因無法滿足所報志愿而被調劑。
新高考志愿填報方法與技巧如下:
1、重視第一志愿。考生在填報新高考志愿的時候,一定要重視第一志愿。因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電子檔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歡的專業放在了后面,當第一志愿上線的考生人數足夠的時候,招生院校就不會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視第二志愿。考生在填報新高考志愿的時候,再重視第一志愿的同時,也不能忽視第二志愿。當考生的第一志愿在錄取過程中如果因為一些原因不能被錄取時,第二志愿就會成為考生的最佳選擇。很多考生都會認為第二志愿沒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實每年因為第二志愿而被錄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數量,所以考生還是要認真對待第二志愿。
3、服從調劑要慎重。很多考生為了增加被錄取的機會,就會在新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選擇服從調劑。因此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考生不能忽視服從調劑,特別是一些成績較低或是競爭力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視。
三、天津濱海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始建于1958年, 2000年經天津市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轉制為獨立設置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院面向全國招生,是天津市高職示范校。 學院由天津濱海新區政府主辦,服務環渤海經濟圈及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學院坐落在天津濱海新區和天津自由貿易區的核心區,東臨渤海,西接天津中心城區、北抵首都京城,經濟活躍,交通便利。濱海新區和天津自貿區的強勁發展,為學院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為濱海學子就業成才、創新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學院堅持“辦學以市場為導向服務社會,教學以就業為導向服務學生”的辦學理念和“立足高職,服務濱海,質量為本,突出特色”的辦學方針,為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 學院設有南、北兩個院區,學院本部設在北院區。共占地1000畝,建筑面積22萬平方米。學院教學設施先進,擁有機械加工與自動化、國際物流與現代服務、旅游與酒店管理、信息工程管理與服務、國際語言、藝術設計、國際商務、建筑工程技術與管理、園林等校內實訓基地,100多個實訓室;還與企業合作建有200多個校外實訓基地,為學生專業學習實訓提供了保障,為學生實習就業創造了條件。 校園網互聯互通,有線、無線全覆蓋;體育、文化、生活設施完善,綠草成茵、湖波瀲滟,校園文化氣息濃郁。 學院現有固定資產總值3億元,其中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937萬元。圖書館紙質藏書60萬冊,電子圖書27萬冊,中外文電子期刊上千余種。 學院圍繞現代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兩大方向,形成了以商工類專業為主,機、電、經、管、建、外、藝類等專業多元協調發展的專業體系和以高等職業教育為主體,成人學歷教育和社會繼續(培訓)教育為補充的“一體兩翼”的辦學格局。 學院設有經濟管理系、國際商務系、物流管理系、建筑工程系、機電工程系、信息工程系、應用藝術系、國際語言學院和基礎教學部和體育教學部以及繼續教育學院等辦學實體。形成了“智能制造技術”、“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信息工程技術”、“現代管理與服務”、“生態城市工程建設”、“藝術與創意設計” 等六大專業組群。開設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電子信息工程技術、焊接技術與自動化、計算機應用技術、軟件技術、物聯網應用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商務英語、商務日語、幼兒發展與健康管理、園林技術、廣告設計與制作、環境藝術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酒店管理、會計、工商企業管理、旅游管理、建設工程管理、建設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建筑工程技術、國際商務、電子商務、國際金融、物流管理、報關與國際貨運(貨運代理)、連鎖經營管理等29個專業和20多個成人教育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在籍成人教育學生3000余人。 學院擁有一支具有“雙師型”的教學團隊。現有專任教師近300名,還聘請140多名行業、企業的技術專家和管理骨干擔任學院的客座教授和兼職教師。 學院實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將企業搬進校園、課堂搬進企業的“職業導向、做學一體,形式多元”的教學模式改革。形成了專業與產業、職業崗位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的辦學模式。學院的每個專業都建立了有專家、學者、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員組成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建立了“產業、行業、企業、職業、專業”五業聯動,“政、行、企、校、研”五方協同的“天津市濱海職業教育集團”。 學院堅持立德樹人的根本使命,秉承“崇德尚能、學以致用”的校訓,弘揚“敬業、創新、務實、奉獻”的學院精神,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建立了86個學生社團;學院大學生創業實訓基地,營造了校園創新創業氛圍;學院實行“雙證書”制度,積極培養學生職業能力和創新能力,與行業合作,建有多個專業培訓和職業資格鑒定站及考點,畢業生職業資格取證率為99.6%,就業率長期在95%以上。學院已經成為天津濱海新區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搖籃和繼續教育的培訓基地。 在新的發展機遇期,學院按照天津濱海新區功能定位和支柱產業的發展要求,大力加強內涵建設,圍繞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積極推進以就業為導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教學改革,實現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的協調發展,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腳踏實地的工作作風,深化各項改革,提升學院的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努力把學院建成一所教育理念先進,地域特點突出,高職特色鮮明,地區建設一流,人民滿意的高等職業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