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青海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在青海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青海考生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的分數在191至292分,位次為30173至962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青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91至292區間才能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
一、青海考多少分能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
1、2022年青海考生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173名;
2、2021年青海考生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074名;
3、2020年青海考生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359名;
4、2022年青海考生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464名;
5、2021年青海考生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08名;
6、2020年青海考生上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23名;
二、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在青海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191 | 30173 | 市政府 |
2022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342 | 10464 | 市政府 |
2、2021年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191 | 30074 | 市政府 |
2021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293 | 12808 | 市政府 |
3、2020年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276 | 22359 | 市政府 |
2020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292 | 9623 | 市政府 |
高考提前批次報名時間是什么時候
各省本科提前批志愿一般在6月底填報,部分省份專科提前批志愿安排在7月初,具體以本省市招生工作規定為準。高考的提前批次是指比普通批次要早,一般高考結束以后提前批次就開始報名,如果提前批報了沒被錄取也不會影響其他批次的填報錄取。
下面整理了部分省份2022年本科提前批次報名時間:
四川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5日17:00。
河北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6日12點,截止時間為6月27日12時。
湖北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9日8:00點,截止時間為6月30日17:00。
河南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6日8:00點,截止時間為6月28日18:00。
湖南省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填報時間為6月29日8:00點,截止時間為7月2日17:00。
多少分能上211院校
我國211大學一共有116所,有一些211大學由于受師資外流且地理位置較偏等因素的影響,報考熱度和綜合排名在211中處于末流的位置,分數也相對較低。根據歷年211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情況,物理類/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要超過本科線85分左右,而歷史類/文科的話要超過本科線95分左右。
當然每個省份情況不一樣,四川、河南、廣東、天津等地由于高考人數較多,錄取分數線會偏高一些,大約在510-530分左右,像寧夏、新疆、內蒙古等地,211錄取分數線會相對較低,490分左右就能上。
2022年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信息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江西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88分,文科502分。
寧夏: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12分,文科487分。
山東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523分。
陜西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40分,文科475分。
天津市: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581分。
浙江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560分。
內蒙古: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319分,文科484分。
四川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33分,文科540分。
山西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387分,文科513分。
上海市: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416分。
三、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為積極適應經濟社會建設和民政事業快速發展的需要,2007年在民政部黨組的科學決策下,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在民政部管理干部學院基礎上成立,民政部培訓中心、民政部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和民政部社會工作研究中心同時設在學院,主要承擔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類高等職業教育、全國民政系統干部職工教育培訓、民政職業技能鑒定、民政政策理論和社會工作研究等職能。建院以來,學院按照“質量立校、人才興校、特色辦學、協調發展”的思路,以民政行業為依托,以服務社會為使命,適應市場、開放辦學,各項工作取得了快速發展,整體辦學水平和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為民政事業發展及社會建設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先后榮獲“中央文明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國家技能人才突出貢獻單位”“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等20多項榮譽,辦學成績和服務水平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可,被譽為“民政人才的搖籃”。 區位優勢突出,教育資源豐厚 學院地處經濟社會發達、文化底蘊深厚的首都北京,建有燕郊和大興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906畝。其中,燕郊校區占地310畝,建有體育館、圖書館和包括部級重點實訓室在內的10多個實訓中心、60多個實訓室,教學實訓設施功能齊全、設備先進,在國內同類院校中處于領先地位。現有在校學生4500余名、全院教職工325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占26%以上,專任教師中具有博士或碩士學位的占95%,雙師比例達68%以上,師資隊伍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基礎理論扎實、教學實踐能力突出,現有全國技術能手1人,北京市教學名師、優秀教師7人,北京市職教名師2人,北京市青年英才5名,北京市級專業帶頭人3人、專業創新創業團隊2個,北京市骨干教師10人,民政行業領軍人才1人,民政部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為高素質技能人才培養提供了保證。在建的大興校區位于北京新興的高校聚集區,占地596畝,建成后將是一所集現代化、數字化、園林化為一體充滿活力和時代氣息的新校園。 依托民政行業,專業特色鮮明 學院立足民政、面向社會,設有護理(全科護理)、老年服務與管理、物業管理、民政管理(彩票營銷與管理)、婚慶服務與管理、社會工作(救助社工、社區社工)、人力資源管理、公益慈善事業管理、學前教育(普通幼兒教育、特殊兒童教育)、家政服務與管理(嬰幼兒照護)、現代殯葬技術與管理、園林技術、假肢與矯形器技術、康復輔助器具技術、康復治療技術等18個涵蓋民政各個領域、社會亟需的特色專業及專業方向,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大批高素質的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類技能型人才。 培養模式多元,就業前景廣闊 學院堅持實行開放式辦學戰略,先后與20多家企事業單位、行業機構建立“合作研發、合作育人、合作就業” 人才培養機制,與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挪威、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香港、臺灣等國家或地區的20余所高校建立校際交流和合作關系,定期開展師生互訪和培訓活動,并探索實施“2+2”、“3+1”等多種學生赴海外培養渠道,著力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畢業生獲得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的比率達98%以上,一次就業率達96%以上,推薦專升本比率達15%以上、錄取率達70%以上,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得到教育部、北京市教委的充分肯定和社會的廣泛認可。 綠色通道暢通,獎助體系完善 學院大力拓展各類獎勵和資助渠道,形成了完善的“國家—學院—社會”立體化的三級獎助學金幫扶體系。在校生可獲得國家獎學金、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學院入學獎(助)學金、貧困補助以及天津鶴童獎學金、德法利獎學金、天津醫養獎學金、社會福利基金會、華民慈善就業扶助項目等20多項社會專項獎助。其中,最高單項獎勵金額達8000元年,一學年可累計獲得最高獎助額21000元。獎助學金面覆蓋全院50%以上的優秀學生和100%的困難學生,有效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熱情,有力保障貧困學子圓夢大學。 當前,國家高度重視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2019年,**、*、中央**對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學院作為民政部直屬院校,是國家民政人才教育培養的主陣地和主渠道,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和廣闊的發展前景,歡迎廣大考生踴躍報考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為推動民政事業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社會建設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