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青海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贛西科技職業學院在青海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青海考生上贛西科技職業學院的分數在156至165分,位次為30449至1060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青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56至165區間才能上贛西科技職業學院。
一、青海考多少分能上贛西科技職業學院
1、2022年青海考生上贛西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449名;
2、2021年青海考生上贛西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299名;
3、2020年青海考生上贛西科技職業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6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090名;
4、2022年青海考生上贛西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583名;
5、2021年青海考生上贛西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5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133名;
6、2020年青海考生上贛西科技職業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602名;
二、贛西科技職業學院在青海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贛西科技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162 | 30449 | 省教育廳 |
2022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164 | 16583 | 省教育廳 |
2、2021年贛西科技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162 | 30299 | 省教育廳 |
2021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156 | 17133 | 省教育廳 |
3、2020年贛西科技職業學院在青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青海 | 理科 | 專科 | 167 | 25090 | 省教育廳 |
2020 | 青海 | 文科 | 專科 | 165 | 10602 | 省教育廳 |
高考提前批的學校和專業
提前批第一類:軍事院校、軍事院校無軍籍學員計劃;比如:國防科技大學等。
提前批第二類:公安、政法院校或專業(本、專科);比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等。
提前批第三類:航海院校或專業(本、專科);比如: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
提前批第四類:師范院校或專業(本科);比如: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
提前批第五類:體育類提前錄取公辦本科院校、體育類提前批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本科院校。
提前批第六類:藝術類提前錄取公辦本科院校、藝術類提前批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本科院校。
提前批第七類:其他院校(本、專科)。包括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
高考專科志愿填報技巧
1、密切關注,抓緊填報
一般而言,各批次征集志愿的時間比較短,為12小時,專科考生和家長要密切關注教育考試院網站,及時獲取各批次填報征集志愿的時間,和剩余計劃的信息。
2、量力而行,服從調劑
考生還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沖高。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學校”,往往更是搶手,如果分數不占優勢,也很難被錄取。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要注意專業的冷熱搭配,不要只關注“熱門”院校和“熱門”專業,應“冷熱”結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錄取機會。
3、對比高校補錄計劃數和該批次的考生人數
在專科填報志愿時應注意對比一下高校的補錄計劃數和該批次的考生人數,以減少競爭性;對要報讀的學校須慎重研究,雖然很多優質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嚴重不足而參加補錄,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過新辦、合辦、調整等方式擴大辦學規模,個別存在名過其實的現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錢買分,更不要因此錯過補錄機會,誤了學業。
三、贛西科技職業學院最新介紹
"贛西科技職業學院是一所經批準、備案,具有頒發我國承認的專科學歷文憑資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納入國家統一招生計劃。 學院位于國家新能源科技城--新余市城區,始創于1986年。學院已經擁有固定資產近5億元和難以計價的無形資產,規劃用地2000多畝,在校生一萬余人。 學院擁有網絡中心和校園寬帶網,建有高標準計算機操作中心、電子技術實驗中心、汽車實訓基地、家用電器實驗中心、服裝設計操作中心、服裝設計CAD室、模具設計CAD室、數控車床、銑床、線切割、模具實習車間、會計模擬操作室、多媒體語音室、畫室、電教中心、多媒體階梯教室等質優的教學設備。與數十家大中型企業聯合建立了實訓基地。學院建有東西兩個教學區、兩個學生公寓區、教學大樓、科技實驗大樓、學術交流中心、行政辦公大樓、圖書館、公寓、學生禮堂等現代化建筑,以及400米標準塑膠跑道、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體育活動場所和設施。擁有圖書100余萬冊,教學儀器設備總值8000多萬元。校園內食堂、商場、儲蓄、電信、郵政、醫療所、公安警務室等服務設施齊全,生活便利。 學院堅持以就業為導向開展教學改革,率先采用“訂單”培養方式,成立了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面試技巧、競爭意識等方面的輔導;學院積極推行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在北京、廣州、深圳、上海、杭州、廈門建有畢業生就業辦事處,已經和一汽大眾、廣州豐田、華為集團、雅戈爾、培羅蒙服飾、宏基電腦、江西賽維、富士康、上海達豐等數十家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人才委培關系,并與富士康、上海達豐、一汽大眾等二十多家企業建立了對口就業委培班,畢業生就業率達98%以上。 學院創辦以來,以質量求生存,把教育教學質量作為辦學的永恒主題;以誠信求發展,把“恪守誠信”作為辦學的座右銘;以高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取信于學生,全力打造高就業率這一“民生工程”。辦學迄今,學院為社會培養了8萬多名技能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為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大貢獻。 學院先后為殘聯、敬老院、向省市賑災部門、為家庭貧困學生、軍烈屬子女、下崗職工子女減免學費、培訓下崗職工、殘疾人、失地農民、捐贈課桌和電腦、領養孤兒和重殘學生、為希望工程、汶川、玉樹抗震救災、參與省工商聯“愛心助學”活動等,累計捐款、捐物達3000多萬元。 中央、省、市電視臺和各級黨政報刊等20多家新聞媒體先后對贛西學院的辦學特色和業績進行了專題報道。2005年4月27日,民辦職業教育經驗交流會在我院召開,時任教育部部長、副部長率各省(市、區)主管教育副省長和教育廳副廳長及教育家共2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對贛西學院的“校企合作、產學并舉”的辦學特色給予評價。2005年12月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名校奇跡》專輯分三集專題報道了贛西學院的辦學奇跡。 學院的辦學成果,先后被評為“千校百萬”進城務工青年培訓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新余市女大學生創業實踐基地、新余市德育先進學校等在內的各類榮譽稱號和獎項達100多(次)項,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學院發展得到各級的大力支持,在學院十二五教育發展規劃當中,計劃投資12億元在新余市仙女湖職教園區,按照本科院校標準建設占地面積1500多畝,容納3萬名學生集學習、生活、實習實訓、科研為一體的立體式高職本科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