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河北金融學院在山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東考生上河北金融學院的分數在437至518分,位次為300638至13528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37至518區間才能上河北金融學院。
一、山東考多少分能上河北金融學院
1、2022年山東考生上河北金融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0883名;
2、2022年山東考生上河北金融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9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5205名;
3、2022年山東考生上河北金融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3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0638名;
4、2021年山東考生上河北金融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0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7995名;
5、2021年山東考生上河北金融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511名;
6、2020年山東考生上河北金融學院(中外合作):綜合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6639名;
7、2020年山東考生上河北金融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5288名;
二、河北金融學院在山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河北金融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91 | 170883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98 | 155205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437 | 300638 | 省政府 |
2、2021年河北金融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501 | 147995 | 省政府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503 | 144511 | 省政府 |
3、2020年河北金融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502 | 166639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518 | 135288 | 省政府 |
平行志愿填報有什么注意的
1、摸清平行志愿:退檔有風險,填報需謹慎
許多家長和學生認為平行志愿沒有風險,事實上,平行志愿填報最主要的風險應屬投檔而被退檔的風險。雖然教育考試部門從減少投檔而被退檔的矛盾出發把投檔比例定位105%,但是仍有5%的考生投檔后可能會被退檔。
退檔的考生,即便是A志愿退檔,也將直接進入征求志愿,這是平行志愿填報最大的風險。
規避平行志愿退檔風險,應避免填報專業志愿太高,盡量填寫服從調劑,否則容易退檔,還有一些不滿足學校的特殊規定,例如視力等身體條件沒達到學校標準,單科分數沒達到院校要求。
2、認真閱讀大學招生簡章:一定要認真研讀,它會告訴你每個專業的真諦
考生在看專業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研讀招生簡章,詳細了解該校某一專業的內涵。實際上,不同專業之間所學的課程、發展方向的差異非常大。有些專業名稱相同,但仍存在一定差異。
3、冷靜選擇熱門專業:關注是必要的但請把目光放的更寬些
考生在選擇專業時,還有一個誤區是:盲目擁擠熱門專業。實際上專業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冷熱的差異。盲目擠熱門專業,對考生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熱門專業分數高,競爭激烈,如果成績不太突出,很難擠進熱門專業。即使僥幸被院校錄取,由于熱門專業里人才濟濟,自己實力不是很強,在就業選擇和以后的工作中也很難占得優勢,搶得先機。
正確的做法應是選擇“熱門專業”的同時不忽視“冷門專業”,“冷熱”結合對考生更為有利。
高考填完志愿多久能查結果
高考各批次的錄取結果公布一般也是按照填報高考志愿時的順序進行的,高考提前批次的錄取結果是最先公布的,一般在8月初就會陸續公布結果。
提前批次的高考錄取工作完成后就是要進行本科批次的高考錄取工作了,一般在8月中下旬左右本科一批和二批的錄取結果會陸續公布下來。最后就是專科批次的高考錄取結果公布時間了,一般專科批次的高考錄取結果會在9月中下旬之前完成錄取工作。可關注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發布詳細準確信息。
三、河北金融學院最新介紹
河北金融學院位于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京津冀區域中心城市——保定市,是華北、西北地區唯一一所具有鮮明金融特色的中央與地方共建院校,是河北省優先發展的金融人才培養基地,是金融專業碩士研究生培養試點單位。 1.歷史沿革:學校始建于1952年,原隸屬于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初創階段歷經河北省分行銀行學校、保定銀行學校、河北財金學校、河北銀行學校等發展時期。1984年,升格為專科院校,更名為“保定金融專科學校”;1992年,更名為“保定金融高等專科學校”。2000年,劃歸河北省人民政府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7年,升格為本科院校,更名為“河北金融學院”。 2.辦學理念:秉承“明德守信、求真尚行”的校訓精神,弘揚“篤學、創新、唯實”的校風,貫徹“以師生發展為中心,構建師生成長共同體”的辦學理念,以培養適合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和行業需求,具有家國情懷、科技思維、創新精神、國際視野和良好發展潛質的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致力于建設新時代高水平應用型財經大學。 3.辦學條件:學校占地面積10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25萬多平方米,建有現代化的教學樓、實訓樓、圖書館、博物館、文體活動中心等,教學生活設施齊全,校園環境優美,是“河北省園林式單位”。圖書館現有紙質圖書140.2萬冊,電子圖書44萬冊,紙質期刊852種,電子期刊1.9萬種。金融博物館是省內高校規模最大的貨幣金融類博物館,館藏資源5500余件,是國家金融戰略教育基地。 4.院系設置:學校設有金融與投資學院、會計學院、保險與財政學院、管理學院、經濟貿易學院、信息工程與計算機學院、國際商務外語學院、法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金融科技學院、大數據科學學院等11個教學院,設有馬克思主義學院、外語教育教學部、人文藝術教育教學部、體育教育教學部等4個公共教學部門,設有研究生部和繼續教育學院。 5.學科專業:開設有1個專業碩士培養項目、35個本科專業;現有省級重點(發展)學科4個,國家級品牌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8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4個,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3個,省級本科教育創新高地2個,形成了以經濟學和管理學兩大學科為主體,文、法、理、工為支撐,金融特色鮮明的學科專業體系。 6.教學工作: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四驅動態自優化”財經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和“雙主體、雙導師、雙考核”的金融碩士研究生培養模式。現有金融學教學團隊、會計學教學團隊、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教學團隊、財務管理教學團隊、經濟統計學教學團隊5支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學校獲批1門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和8門省級一流課程,榮獲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10項。扎根行業辦學,秉持“校企合作共同體”理念,發起成立中國技術經濟學會金融科技專業委員會;與大型銀行、保險、證劵等金融機構和企業簽訂140余項戰略合作協議,成功組建以“區域資本市場”、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系列特色班;建有國家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省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專業實驗室42個。 7.科研與服務:學校建有河北省社科類唯一的重點實驗室——科技金融重點實驗室等8個省部級科研平臺、1個省級“新型培育智庫”和6個市級科研平臺,形成全省領先的經管類科研平臺群。近三年,出版專著教材100余部;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9項;承擔河北省、保定市、邢臺市金融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及河北省貧困縣退出和扶貧開發成效考核第三方評估等重大任務;創辦《金融咨政》,在保定市阜平縣成立“金融扶貧研究基地”,2015年以來,76項研究成果獲得省市主要領導肯定性批示,部分成果呈報中央領導參閱,為政府金融決策提供了重要支撐。與河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冀中能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保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保定市分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等7家企業共建培訓學院,在服務行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學校成立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研究中心,與雄縣人民政府共建雄縣研究中心,與知名企業聯合建設東湖云端、金融谷、匠人谷、科大訊飛、康迪、京雄直通車系列分基地。舉辦京津冀協同發展論壇、環雄安論壇等高水平學術會議;選派優秀專家參加雄安新區建設決策咨詢委員會,參與“雄安新區創新模擬推演工作營”、“雄安新區房產政策創新工作營”;受雄安新區管委會委托承擔“雄安新區房產投融資創新”項目研究;成立中挪綠色金融國際研究中心,在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8.師資隊伍:學校現有教職工943人,其中校內碩士生導師61人,博士和在讀博士占全校專任教師的40%,“雙師型”教師占比30%,三個月以上海外研修經歷教師占比37%。學校擁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河北省管優秀專家、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50余名;全國優秀教師、河北省教學名師等省級以上榮譽稱號教師60余名;在美國、愛爾蘭、澳大利亞、西班牙、印度建有5個教師海外研修基地,與國外大學拓展教師海外攻讀博士項目,學校初步構建了一支“高水平、應用型、國際化”的師資隊伍。 9.招生就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本專科生、留學生共計14135人。學校堅持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搭建起“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大學生創業實驗區——保定市大學科技園”一條龍式創業平臺,《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國家級重要媒體多次報道了我校創新創業教育經驗。學校先后榮獲“河北省首批大學生創業教育示范學校”、“河北省首批普通高校示范性就業指導中心”、“河北省首批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服務基地”、“河北省首批服務外包實訓基地”、“河北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等多項殊榮。近三年,我校學生在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作品競賽、大學生創業大賽、美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競賽等高水平學科競賽中榮獲高等級獎勵1100余項。近年來,我校本科招生分數線穩居省內高校前列,畢業生以“品行端”“上手快”“技術硬”“基礎牢”的特點廣受用人單位好評,畢業生就業呈現就業率高、就業質量高、就業滿意度高,就業行業與學校人才培養特色相契合的“三高一契合”特點,學校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就業50強高校。 10.國際辦學:學校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倡議,與愛爾蘭、波蘭、英國、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地區)的數十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學校與愛爾蘭、波蘭高校合作舉辦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3個,專科項目4個,中外合作辦學在校生近2000人,在河北省高校中位居前列。學校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美國特萊恩大學、西班牙巴塞羅那自治大學、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等十幾所境外高水平院校簽署了專本連讀、本碩直通車、碩士海外培養等跨國雙校園培養項目合作協議,接收留學學歷生,構建起留學生輸出與接收互動的交流合作格局。近年來,學校入選全國首批“教育裝備國際交流實驗園”,獲批國家留學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師出國研修項目”、“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實施院校,成立教育部備案的“愛爾蘭研究中心”,成為“河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11.社會聲譽: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黨建工作先進集體”、“河北省就業先進集體”、“河北省國際教育合作與交流先進集體”、“河北省文明單位”、“河北省文明校園”、“全國第一批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建校以來,為國家和社會培養了7萬多名優秀人才,其中近萬名校友擔任金融行業中高級管理職務,110余位校友擔任省級以上金融機構主要領導職務,學校被業界譽為“金融人才搖籃”。 展望未來,學校將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按照學校第二次黨代會確立的“1331”發展方略,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向著建設新時代高水平應用型財經大學的目標闊步邁進!(2021年6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