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在山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東考生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的分數在357至389分,位次為456347至19475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57至389區間才能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一、山東考多少分能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
1、2022年山東考生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5850名;
2、2022年山東考生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35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6347名;
3、2021年山東考生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7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8982名;
4、2021年山東考生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3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5606名;
5、2020年山東考生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4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4752名;
6、2020年山東考生上桂林航天工業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3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9705名;
二、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在山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76 | 205850 | 省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57 | 456347 | 省政府 |
2、2021年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79 | 198982 | 省政府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93 | 365606 | 省政府 |
3、2020年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488 | 194752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89 | 369705 | 省政府 |
新高考填報志愿注意事項
1.一定要記住登錄的賬號和信息,但是如果忘記也沒有關系,可以通過系統修改密碼而進行重新登錄。
2.根據新形勢和新政策表示,如今的的填報志愿要將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填到志愿欄里面,一定要記住代號,并且不要填錯欄目。
3.新高考填完志愿以后,要認真檢查填寫的信息,確認無誤后記得點擊“保存志愿”按鈕,否則志愿就保存不了,就會白寫了。
4.新高考最后一步填好志愿后安全退出,每一次登錄信息查詢完之后,或者中途離開頁面時,也要按照上述步驟認真退出,避免志愿或者密碼被她人篡改。
首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區別
首次志愿投檔錄取結束后,可能會有一些招夠人數的院校,考試院就會公布缺額院校及專業名單,這時候沒有被錄取的考生就可以網上填報征集志愿了。也就是說,征集志愿填報的都是首次志愿錄取結束后的缺額院校及專業。
在填報時應注意對比一下高校的補錄計劃數和該批次的考生人數,以減少競爭性;對要報讀的學校須慎重研究,雖然很多優質的外地院校由于生源嚴重不足而參加補錄,但也有不少是外地高校通過新辦、合辦、調整等方式擴大辦學規模,個別存在名過其實的現象;不要相信招生中介而去花錢買分,更不要因此錯過補錄機會,誤了學業。
什么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是指對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錄不滿額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錄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試院向社會公布院校招生缺額計劃,考生再根據缺額計劃在當地招生辦填報“征集志愿”,這樣使得第一志愿錄取時落選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報志愿的機會。
征集志愿是在統一招生完之后就進行的,時間一般在統招之后補錄之前。征集志愿表是根據各個省各個地方的具體情況而定。征集志愿是給掉檔同學的又一次機會,凡是參加高考的同學應該時刻關注這些信息。
征集志愿也要認真對待,填報第一志愿也應慎重考慮,有的省份的征集志愿都是平行志愿,同樣也應該把最好的選擇填在第一個。
三、桂林航天工業學院最新介紹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創辦于1979年,曾隸屬于國家第七機械工業部、航天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1999年4月,學校劃轉到廣西壯族自治區,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學校2012年升格為本科院校,2015年12月增列為學士學位授權單位。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6647人,其中本科生15147人。 辦學思路 學校高舉*新時代**思想偉大旗幟,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區域有鮮明特色、行業有重要影響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為奮斗目標,以優勢特色學科專業增強辦學實力,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辦學能力,以體制機制創新激發辦學活力,以服務與貢獻拓展辦學資源,努力成為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建設和航空航天事業發展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培養基地、科技服務基地、技術創新基地、文化傳承創新基地、國際交流合作基地。 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813人,外聘教師165人,折合教師數895.5人,生師比17.42:1。專任教師中,正高職稱74人,副高職稱240人,高級職稱占比38.62%;博士學位62人,碩士學位648人,碩士及以上學位占比87.33%;雙師雙能型教師328人,占比40.34%。現有雙聘院士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有自治區特聘專家、廣西高等學校卓越學者、教學名師、廣西技術能手等高層次人才39人;有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1個、廣西高等學校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個、廣西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1個。 教學條件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68.70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51.94萬平方米,教學行政用房面積29.5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46億元,有基礎實驗室、專業實驗室、實訓場所等210個,含中央財政支持的各類實驗室85個,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自治區級虛擬仿真實驗中心1個。圖書館面積4.27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187.27萬冊,電子圖書208.58萬冊,電子期刊86.83萬冊,數據庫32個。校園網出口總帶寬1.5GB,覆蓋校園的信息點14845個,建有統一身份認證的教務、學生、科研、圖書等功能完善的管理系統。 人才培養 學校設有16個教學單位,33個本科專業,專業布局高度契合廣西“14+10”現代產業、粵港澳大灣區重點支持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國家航空航天事業。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聚焦應用型人才培養,突出學生航天品質培育,確立了以“123456”為主要內容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學校獲批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22個、廣西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廣西優勢特色專業(群)建設點7個、廣西特色專業及實驗實訓教學基地(中心)建設項目4個、廣西一流本科課程13門。 應用研究 學校立項建設10個重點學科,其中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管理科學與工程獲批為自治區重點培育學科。積極融入以企業為主體的區域、行業技術創新體系,廣泛開展科技服務和應用性創新活動,現有廣西院士工作站1個、自治區級工程研究中心2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和廣西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獲批自治區技術轉移示范機構、自治區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試點單位和國家武器裝備科研生產單位二級保密資格。近三年,學校獲批國家級科研項目14項,省部級等縱向科研項目149項,橫向項目158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486篇,其中國內外權威期刊462篇;獲知識產權授權929項;獲廣西科技進步獎1項、廣西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9項。 文化育人 學校以“航天精神鑄魂,航天文化育人”為大學文化建設理念,2015年創設國內高校第一個“航天日”,實施航天文化進校園“六個一”工程,促進桂航學子在精神上成人,探索出了一條利用行業資源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航天路”。航天英雄楊利偉將軍和多名航天系統兩院院士認為,桂航學子具有鮮明的“航天品質”。學校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成果優秀獎、廣西高校校園文化成果一等獎、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二等獎和廣西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 國際交流 學校立足廣西區位優勢,主動服務廣西“三大定位”使命,積極開展國際教育交流合作,先后與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烏克蘭、尼日利亞、泰國、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高校開展了學歷教育、專業共建、學分互認項目40余項,每年選派百余名學生赴國(境)外交流學習。學校大力發展來華留學教育,2019年,學校來華留學生比例達到2.67%,學生國際化全國排名102位,創立了留學生教育“桂航品牌”。 培養質量 學校堅持“以本為本”,推進“四個回歸”,積極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近三年,學校獲廣西高等教育自治區級教學成果一等獎4項,二等獎5項;獲國家級學科競賽獎勵188項,其中特等獎4項,一等獎45項,二等獎48項,三等獎91項;近三年,獲體育競賽類國家級第一名1項次,第二名3項次、第三名2項次。2017-2020屆本科畢業生初次就業率分別為92.31%、92.80%、94.25%、90.35%。2019年11月,學校在廣西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上作典型經驗發言。近幾年,有300余名應屆本科畢業生被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科院等單位錄取為碩士研究生。 學校堅持“育人為本、學以致用”辦學理念,弘揚“艱苦奮斗、自強日新”桂航精神,秉承“尚德、博學、慎思、篤行”桂航校訓,致力于建設“區域有鮮明特色、行業有重要影響高水平應用型大學”。學校是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會員單位、廣西新建本科學校整體轉型發展試點學校、航天應用技術大學聯盟副理事長單位、廣西高校“三全育人”示范校培育建設項目單位,是教育部國防教育特色學校、自治區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治區級國防教育基地、中國宇航協會理事單位、廣西航空航天學會理事長單位,多次榮獲“全區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突出單位”“自治區文明校園”等榮譽稱號,曾被《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中國航天報》《廣西日報》及人民網、新華網、廣西電視臺等主流新聞媒體深度報道。(數據截止時間為2021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