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濰坊學院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濰坊學院的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主校區)專業在內蒙古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36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6623名;
2、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遼寧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5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2558名;
3、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山東省份2021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73524名;
4、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山東省份2020年的綜合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74228名;
5、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湖南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5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4187名;
6、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理工類,4年,4900元/年)專業在廣西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0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93793名;
7、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廣西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0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8768名;
8、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四川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2651名;
9、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在云南省份2021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6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70277名;
10、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主校區)專業在云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2816名;
二、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39 | 74647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448 | -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52 | 70048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448 | 69283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主校區)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 | 368 | 46623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461 | 62677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452 | 62558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理科 | - | 462 | 58707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遼寧 | 理科 | - | 473 | 56839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412 | 40421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413 | 43801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化 或 生 | 486 | 182351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化 或 生 | 490 | 173524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山東 | 綜合 | 化 或 生 | 498 | 174228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484 | 132786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490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427 | 257747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490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30 | 130372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485 | 130391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4900元/年;辦學地點濰坊學院主校區)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474 | 182223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辦學地點:主校區)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化或生) | 452 | 96821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化學或生物) | 459 | 114187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4900元/年)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404 | 93793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4900元/年)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06 | 92445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409 | 88768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理工類,4年,4900元/年) | 2022 | 廣西 | 理科 | - | 414 | 85991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海南 | 理科 | - | 554 | 15766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四川 | 理科 | - | 474 | 132651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0 | 四川 | 理科 | - | 457 | 157194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四川 | 理科 | - | 514 | 111456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四川 | 理科 | - | 476 | 126768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05 | 90342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16 | 97034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19 | 80980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主校區)(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理科 | - | 405 | 87176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468 | 70277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主校區)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484 | 62816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478 | 62627 |
濰坊學院種子科學與工程專業 | 2022 | 云南 | 理科 | - | 469 | 69010 |
三、濰坊學院介紹
濰坊學院是教育部批準建立的一所山東省屬全日制綜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風箏之都、全國文明城市——山東濰坊。學校是省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名校立項建設單位、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A類單位、省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首批支持單位、省文明校園。學校現占地1543畝(103萬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84.3萬平方米,館藏圖書311.1萬冊、數字資源41.5TB。學校建有高標準的大型體育運動場和4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多功能體育館,建有國內同類院校領先水平的校園網,是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濰坊地區城市節點單位、全國教育信息化理事會常務理事單位。學校現設23個教學單位、71個本科專業,涉及理、工、文、經濟、管理、農、法、歷史、教育和藝術10大學科門類。有國家級特色專業和教育部綜合改革試點專業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省級特色專業、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發展支持計劃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專業、成教品牌專業等30個;有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一流課程、精品課程、雙語教學示范課程、成教特色課程等96門,省級教學團隊5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4個,校外教學實踐基地369個;開展教育部“國培計劃”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培訓項目,承擔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驗區試點項目6項。學校現有光學、區域經濟學2個省級重點學科和民俗文化學省文化藝術科學重點學科。建有多光子糾纏與操縱、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光纖傳感與光電信息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蔬菜種植裝備智能化省工程實驗室、現代蔬菜種業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省級工業設計中心,省民俗文化產業開發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等13個省級科研創新平臺和19個市級科研創新平臺。建有量子信息技術研究院、北海文化研究院、濰坊金融財政研究院、節能研究院、文博研究院、新型電磁材料研究所等62個研究院所,公開出版學術期刊《濰坊學院學報》。近年來,承擔國家級項目110余項、省部級項目1230余項。學校現有教職工1981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690人,博士438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126人。有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入選人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優秀教師、泰山產業領軍人才、省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0人次。聘任多位知名專家學者擔任學校特聘(兼職)教授或專業委員會負責人。學校面向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4萬余人。近年來,學生先后獲得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最高計算性能獎”、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勵基金支持的“小平科技創新團隊”等榮譽稱號,在國際國內學科專業競賽、科技創新比賽、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中屢獲佳績。在校生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