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在山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東考生上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的分數在233至233分,位次為579503至39303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33至233區間才能上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
一、山東考多少分能上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
1、2022年山東考生上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綜合最低分需要24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79503名;
2、2022年山東考生上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綜合最低分需要3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93038名;
3、2021年山東考生上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綜合最低分需要32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7091名;
4、2020年山東考生上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綜合最低分需要2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15737名;
二、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在山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247 | 579503 | 市政府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92 | 393038 | 市政府 |
2、2021年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327 | 457091 | 市政府 |
3、2020年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233 | 515737 | 市政府 |
定向招生的利弊
定向招生的好處:
1.由中央財政負責安排免費師范生在校期間的學費、住宿費,并發放生活補貼;
2.到中小學任教的每一位免費師范生都有編有崗;
3.免費師范生在協議規定的服務期內可以在學校之間進行流動,有到教育管理崗位工作的機會。
定向招生的壞處:
1.不履行協議須交違約金;
2.畢業前不得考脫產研究生。
多少分能上211院校
我國211大學一共有116所,有一些211大學由于受師資外流且地理位置較偏等因素的影響,報考熱度和綜合排名在211中處于末流的位置,分數也相對較低。根據歷年211大學的錄取分數線情況,物理類/理科最低錄取分數線要超過本科線85分左右,而歷史類/文科的話要超過本科線95分左右。
當然每個省份情況不一樣,四川、河南、廣東、天津等地由于高考人數較多,錄取分數線會偏高一些,大約在510-530分左右,像寧夏、新疆、內蒙古等地,211錄取分數線會相對較低,490分左右就能上。
2022年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信息源于網絡,僅供參考)
江西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88分,文科502分。
寧夏: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12分,文科487分。
山東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523分。
陜西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40分,文科475分。
天津市: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581分。
浙江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560分。
內蒙古: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319分,文科484分。
四川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433分,文科540分。
山西省: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理科387分,文科513分。
上海市:211大學最低錄取成績是416分。
三、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最新介紹
一、辦學歷史 學校成立于1979年,是中國最早獨立設置的旅游類高等院校,曾隸屬于原國家旅游局,2000年由上海市管理。2003年8月,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準,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與上海師范大學城市與旅游學院合并組建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開展從專科到碩士的各層次學歷教育。同時,上海旅游高等專科學校仍作為獨立法人單位,開展專科教育。2011年,學校成功通過教育部和財政部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的驗收,成為全國唯一一所旅游類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 二、辦學現狀 (一)學生規模 現有各類學生總數4496人。其中,專科生3396人,本科生1009人,碩士研究生76人,外國留學生15人。 (二)師資隊伍 現有教職工總數339人,其中博士59人、碩士209人,占比79.1%。專任教師219人,其中正高16人、副高52人,占比31.1%;中級91人、初級5人,碩士生導師27人,另有6名外聘MTA業界導師。 (三)學科專業結構 學校現有工商管理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企業管理、旅游管理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旅游管理(MTA)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開設有酒店管理與數字化運營(含中外合作辦學)、大數據與會計、旅游管理、電子商務、休閑服務與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西式烹飪工藝、烹飪工藝與營養、餐飲智能管理、旅游英語、旅游日語、應用韓語、應用西班牙語、大數據與財務管理、空中乘務、葡萄酒文化與營銷、中西面點工藝、全媒體廣告策劃與營銷18個專科專業。 (四)基礎設施 學校核心校園面積326畝,教學實踐場所3萬多平方米,另有在建綜合教學樓1.8萬平方米,“十三五”規劃立項綜合實驗樓2萬平方米,教學儀器設備總值7600萬,圖書館紙質圖書36.2萬冊,電子圖書948GB。 三、辦學理念與辦學特色 學校始終堅持“面向國際、依托行業、服務產業”的辦學理念,對標上海打造卓越全球城市及深化“五個中心”的核心功能,積極響應上海打造“四個品牌”戰略,以一流旅游學科建設為龍頭,以旅游專業建設,以培育“具有國際視野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為人才培養目標,形成了鮮明的辦學特色: (一)以現代服務業人才需求為導向,聚焦內涵建設,創新旅游人才培養模式 在人才培養定位上,堅持“服務意識領先、職業素養高尚、專業知識扎實”的具有大旅游特色的應用型人才,立足于上海旅游與城市發展,服務長三角一體化,服務全國旅游業發展。在人才培養機制上,全面對接大眾旅游時代要求,將專科的職業技能型教育理念與本科的多層次應用型辦學經驗相結合,將專科的獨立法人資源與本科的多學科優勢相結合,實現不同層次、不同學科共存一體、資源互補、共謀發展的目標。在人才培養模式上,堅持“實景、實境、實地”運行的實訓教學模式,注重服務技能、管理才能、經營潛能等三方面培養學生的行業適應力、社會競爭力、創新拓展力。 近年來,學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不斷夯實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基礎。完善大旅游基礎課程體系建設,提升旅游大類中《經濟學概論》《管理學概論》等平臺課程的建設水平,推進《旅游概論》《旅游職業素養》等校本課程教學。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構筑“真實”實踐平臺,以會展專業人才培養為突破,培育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綜合實訓項目——創星文化博覽會,并作為成果案例入選2017年《中國旅游教育藍皮書》。堅持產教融合,探索多途徑、多元化校企合作模式,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舉辦“萬豪班”“復星班”等訂單班,實現了深度融合、優勢互補、互利互贏的新局面。 學校積極開展各類質量工程項目和教改項目建設。通過建設,學校獲得市級以上教學成果獎14項,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市級教學成果特等獎1項。獲國家及上海市精品課程11項,市教委重點課程21項,獲優秀教材和國家規劃教材12部,市級教學團隊6個,市085重點專業2個,教育部第一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個。2017年,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分委員會設入我校;2017年,獲教育部及文旅部旅游類專業示范點2個(酒店管理、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2018年承擔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會展專業教學標準修(制)訂項目》,繼續引領全國會展專業的教學改革和內涵建設。 ★小貼士:根據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RCCSE)、武漢大學中國教育質量評價中心《2017年中國大學及學科專業評價報告》,學校本科專業排名情況: ★小貼士:根據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和浙江旅游發展研究中心2015年底聯合發布的《旅游類高職高專院校核心專業競爭力評價指標及排名研究報告》,對全國22所重點的旅游類高職高專院校的專業進行排名:西餐工藝專業第1名;旅游管理專業、酒店管理專業、會展策劃與管理專業、餐飲管理專業、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等5個專業第2名。★小貼士:根據2018年聚志愿專業排名,學校會展經濟與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3個本科專業均獲5星評價。 (二)以“精選增量、優化存量”為要求,打造了一支“雙師雙能”、具有國際化水準的師資隊伍 在人才引進渠道上,注重國際視野和行業背景,實施分類標準,吸納具有優秀海外經歷及高技術職業等級或高管職位背景的行業專門人才。在人才培養上,學校推出人才隊伍建設工程“五大計劃”項目,即“騰飛計劃”“攀登計劃”“燈塔計劃”“星光計劃”“雛鷹計劃”,不斷提高教師對教學科研工作創新的積極性。同時,積極推進教師的國際化培養,近三年,教師出境訪問、進修、講學共計70人,產學研踐習計劃13人,承擔國家旅游局外派工作3人,其中2人赴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WTO)掛職。在人事制度健全上,學校實施人員分類考核機制,改革教師職稱聘任機制,適應學校“雙師雙能”人才的發展。 學校有國家級教學名師1人、上海市教學名師4人、上海市育才獎獲得者7名、海外名師1名。擁有原國家旅游局旅游業青年專家3人,“萬名旅游英才計劃”之“雙師型教師培養項目”20人。“教育部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人,其中1人任全國旅游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會展專業分委會主任委員,1人擔任酒店管理專業分委會副主任委員。1名教師獲評中國旅游協會旅游教育分會首屆“旅游教育突出貢獻人物”,1名教師獲評“旅游教育名師”。1名教師在上海市第二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中獲特等獎及“上海市教學能手”稱號。 ★小貼士:學校近5年共錄用專任教師60名(含輔導員28名),包括博士生21名,碩士生38名(含輔導員27名)。其中,引進正教授4名。 (三)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提升學科話語權和行業話語權,擴大了學校的行業輻射度和社會影響力 在學科建設上,依托工商管理學科,進一步強化旅游管理二級學科碩士學位點及專業學位點建設,加強企業管理二級學科碩士點建設,突出旅游特色,創新學科發展模式。在科研機制建設上,以平臺建設為載體,發展基礎性研究和應用性研究,提升學科話語權和行業話語權。 近五年,獲批國家級項目15項,總經費為976萬元,其中國家自然基金12項(含重點項目1項),國家社科基金2項(含重大招標項目1項),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1項。省部級項目33項,總經費為170.5萬元,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3項,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上海市科技發展基金軟科學研究項目1項,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3項,上海市決策咨詢項目24項。學校教師發表學術論文465篇,其中,重要、權威期刊論文52篇(SCI論文25篇,SSCI論文9篇),CSSCI、中文核心及科技核心期刊論文91篇,出版學術專著35部。 近五年,學校獲企事業委托項目104項,總經費為1208.88萬元。其中標志性課題與規劃有“上海促進旅游業十三五規劃”“西藏珠峰及其周邊地區生態旅游發展規劃”“海南省三沙市旅游規劃”“新疆喀什地區旅游發展總體規劃”“酒店集團培訓綱要與測評報告”“徐匯區浸入式紅色旅游產品開發項目”等40多項。 近三年,在旅游行指委牽頭指導下,學校承擔并發布了《旅游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酒店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會展行業人才需求與職業院校專業設置指導報告》等教育部職成司等部門委托課題,課題組從職業能力分析入手,落實面向高等職業學校、行業企業、畢業生的調研,把行業企業發展的最新要求、職業標準、崗位群或技術領域的實際工作內容等準確提煉匯總,提出科學合理的專業設置及內涵建設方面的建議,實現人才供給與需求的結構匹配,助力了教育與產業、學校與企業、專業與職業、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的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