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東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在山東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東考生上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的分數在502至561分,位次為146014至65414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東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02至561區間才能上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一、山東考多少分能上湖南財政經濟學院
1、2022年山東考生上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0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6014名;
2、2021年山東考生上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9213名;
3、2020年山東考生上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7231名;
4、2020年山東考生上湖南財政經濟學院:綜合最低分需要56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414名;
二、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在山東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502 | 146014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520 | 109213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在山東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1段 | 528 | 117231 | 省政府 |
2020 | 山東 | 綜合 | - | 2段 | 561 | 65414 | 省政府 |
分數低值得報的二本大學有哪些
學校名稱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2022分數 | 批次 |
桂林旅游學院 | 公立 | 財經 | 491 | 二本 |
梧州學院 | 公立 | 綜合 | 494 | 二本 |
西安航空學院 | 公立 | 理工 | 495 | 二本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 公立 | 綜合 | 496 | 二本 |
湖北理工學院 | 公立 | 理工 | 497 | 二本 |
云南藝術學院 | 公立 | 藝術 | 497 | 二本 |
沈陽音樂學院 | 公立 | 藝術 | 497 | 二本 |
新疆科技學院 | 公立 | 財經 | 498 | 二本 |
廣西藝術學院 | 公立 | 藝術 | 499 | 二本 |
貴陽康養職業大學 | 公立 | 醫藥 | 499 | 二本 |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 公立 | 綜合 | 499 | 二本 |
新疆藝術學院 | 公立 | 藝術 | 499 | 二本 |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 | 公立 | 藝術 | 500 | 二本 |
呼倫貝爾學院 | 公立 | 綜合 | 500 | 二本 |
新疆工程學院 | 公立 | 理工 | 501 | 二本 |
楚雄師范學院 | 公立 | 師范 | 501 | 二本 |
山西傳媒學院 | 公立 | 綜合 | 501 | 二本 |
廣西科技大學 | 公立 | 綜合 | 501 | 二本 |
高考排名怎么查高考成績在全省排名如何查:
1、成績查詢一般可以直接查詢學校網站,或者直接打電話查詢,查找一下當地的教育網是否有相關網站;
2、登錄本省的教育考試網查詢高考成績,排名和各項科目成績一起列出,名次號就是全省排名
3、省級教育信息網查。使用考號和身份證號在教育網上查高考成績時會顯示名次。
4、查詢高考全省排名,等高考成績出來后,招生考試網上會公布全省的分數段人數,可以查到。
高考一分一段表如何查詢:
根據考生個人的賬號密碼和考生號查詢,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查詢自己的高考分數。
然后,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會集中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去個省教育考試院查看這個表格就可以確定自己的名次,高考一分一段表是確定高考學生位次的關鍵性文件。
針對夏季高考,文科按照總分(含特征加分)、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理科按照總分(含特征加分)、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的順序依次比較。
三、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最新介紹
湖南財政經濟學院地處長沙市岳麓區,占地面積760.35畝,與長沙西湖文化公園、梅溪湖國際新城毗鄰而居,是一所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省教育廳主管、省財政廳協管的全日制財經類本科院校。學校是國家“雙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高校、湖南省“雙一流”建設項目應用特色學科建設高校,是“大數據國家標準優秀試點單位”、教育部“教育電子政務試點工程單位”(全國四所試點高校之一)、“湖南省文明高等學校”“湖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先進單位”和“湖南省綜治工作先進單位”。 辦學歷史悠久。學校源于1933年創辦的“私立厚生會計講習所”(民國時期湖南辦學歷史較早的私立中等會計專業學校),此后,相繼經歷了“湖南厚生會計學校”“湖南省財政學校”“湖南財政貿易干部學校”“湖南省財貿學校”“湖南省財政會計學校”“湖南省財會學校”“湖南財經專科學校”“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等校名的變革。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校名為“湖南財政經濟學院”。2020年7月,學校調入湖南省本科一批錄取。 發展定位清晰。學校堅持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堅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堅持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辦學理念,總體定位目標為以財經教育為特色,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要方向,發展定位為財經特色鮮明的應用型一流本科院校;辦學層次為以普通全日制本科學歷教育為主,大力開展留學生教育,合作開展研究生教育。 財經特色鮮明。學校設有會計學院、財政金融學院、經濟學院、工商管理學院、信息技術與管理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工程管理學院、外國語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體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厚生國際教育學院、湖南省經濟地理研究所等14個二級院所;以管理學、經濟學為主,學科專業涵蓋管理學、經濟學、工學、文學、法學、藝術學、教育學7大門類;開設有41個本科專業,以財經類專業為主,有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財政學、金融學、投資學、稅收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商務經濟學、國際商務、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物流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電子商務、土地資源管理、工程造價、金融數學、商務英語、旅游管理、體育經濟與管理、經濟統計學、金融科技、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等專業,其他專業也突出財經特色,其中,5個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財務管理、會計學、金融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專業(財政學、人力資源管理、土地資源管理、國際商務、稅收學、市場營銷、電子信息工程、英語、行政管理、房地產開發與管理)入選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學科(應用經濟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入選湖南省高等學校“雙一流”建設項目應用特色學科;與湘潭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培養研究生。現有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16218人。 師資力量厚實。現有在職教職工943人,其中正高職稱教師98人,副高職稱教師225人;有博士學位教師314人;有海外留學經歷教師161人。專任教師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財政部“會計名家培養工程人才”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3人、鐵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1人、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學術型)1人、享受湖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湖南省跨世紀學術與技術帶頭人1人、新世紀湖南省青年社會科學研究人才百人工程1人、湖南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14人、湖南省“芙蓉學者計劃”1人、湖南省優秀社科專家1人、湖南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1人、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教學名師1人,省級優秀教師、教學能手和中青年骨干教師數十人。 科研提升迅速。學校強力推進科研平臺建設和科學研究工作,建有1個省級 2011 協同創新中心、1個省級創新團隊、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0個省(廳)級研究基地和22個校級研究機構。其中,全國地理類權威期刊《經濟地理》是CSSCI重要來源期刊,在地理學科和經濟學科有重要影響。近年來,學校師均年科研經費8萬元以上,獲得各級各類科研項目近900項,其中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3項,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7項,其中省科學技術獎8項。 國際化進程快。學校堅持開放辦學,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后與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西澳大學、悉尼科技大學,美國的舊金山大學、加州州立理工大學(波莫納分校),英國羅漢普頓大學,新西蘭林肯大學41所國(境)外知名院校和教育機構簽訂友好合作協議,全面開展師生多平臺、多角度、多層次、多樣化的對外合作交流。每年遞增式選派師生赴國(境)外開展訪學、研修、培訓、聯合培養、交換等;開設有教育部批準的中外合作辦學本科教育項目1個,并招收語言進修和學歷教育國際學生。 人才培養出色。學校突出教學中心地位,構建基于“正德厚生”文化的“三全育人”體制機制,按照“學生中心”“產出導向”“持續改進”的先進理念和“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的要求,加強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著力培養基礎扎實、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較強、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全面加強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強化通識教育,夯實專業基礎教育,優化專業教育,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推進勞動教育,突出財經特色;全面加強學分制改革和網上教學改革,實行彈性學制、選課制、重修制、輔修制、實驗室開放制和網上學分認定制度;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通識教育課、大學體育課和“課程思政”教學改革。實施“三學期”制;設有“厚生實驗班”,在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財政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5個專業開展人才培養改革創新實驗,積極引入新理念、新標準、新模式、新方法、新技術,面向國家與區域發展需要,面向未來科技發展進步,面向世界,培養拔尖創新型卓越人才。現建有國家級一流課程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34門;有省級重點建設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5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門;確立了48門校級重點建設課程,立項建設了8門校級精品課程、17門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0門校級網絡示范課程、8門校級雙語課程,新建了410門網絡課程。近三年,在校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獲國家級、省級各類獎項600余項。近五年,學生獲省部級以上學科專業競賽獎勵393項,主持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53項、省級項目96項,孵化創業項目45個,在國內外刊物公開發表論文522篇。 文化活動豐富。學校既有大學生學術科創節、校園文化藝術節、社團文化風采月等傳統品牌,又有由“讀百部名著”工程和“賞百部佳片”工程構成的“雙百工程”以及“正德講堂”“厚生講壇”“美育大課堂”等全新校園文化品牌,還有“三下鄉”“大手牽小手”等社會實踐活動項目,活動形式多樣,有辯論賽、講座、讀書會、文藝晚會、學習實踐等。目前,學校有財院大學生合唱團、校藝術團、啦啦操協會等在冊學生社團及協會50多個,種類齊全,覆蓋面廣,學生參與率高,是發掘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的良好平臺。學校通過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學科競賽、科技創新、文體活動等第二課堂活動,將素質教育滲透到人才培養的各個環節。 招生就業火熱。學校面向全國29個省(市、自治區)招生,歷年來考生報考率、第一志愿錄取率、畢業生就業率均名列省內同類院校前茅。學校自建校以來,累計為社會培養了近10萬名畢業生。畢業生十分受歡迎,就業情況好。他們活躍在各行各業,尤其是湖南的財政、會計、金融領域,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近年來,學校通過各種方式對畢業生、用人單位及學生家長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結果和社會各界反映顯示:用人單位對我校畢業生滿意度在90%以上,認為我校畢業生專業素養高,學習能力強,能較快適應工作崗位,具有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積極上進的精神,能夠創造性地完成工作。 基礎設施完備。建有現代化的數字教學平臺和完善的校內實訓、校外實踐教學體系和覆蓋整個校園的計算機網絡服務體系,是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試點高校;智慧校園項目基本完成,校園無線網絡實現全覆蓋;建設了一批智慧教室;圖書館館藏圖書165萬余冊、電子圖書54萬余冊、年訂閱雜志1000余種;建有現代化多功能體育館,教學所需體育配套設施完備;學校新工(文)科產教融合基地正在建設中。學生生活條件良好,校園食堂安裝了中央空調,學生宿舍全部配備WIFI、空調、洗衣機、直飲水、熱水等,建有2棟15層功能齊全的電梯樓學生公寓,普寢進行了裝修和公寓化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