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山西師范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山西師范大學的社會學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河北省份2021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0756名;
2、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辦學地點太原校區)專業在山西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8791名;
3、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太原校區)專業在遼寧省份2022年的物理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5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7122名;
4、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吉林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928名;
5、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江蘇省份2021年的歷史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4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8728名;
6、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江西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5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926名;
7、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5100元/年;辦學地點太原校區)專業在河南省份2022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1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18120名;
8、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湖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77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9459名;
9、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湖南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5955名;
10、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甘肅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8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332名;
二、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19 | 北京 | 文科 | - | 514 | 7076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校本部) | 2021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579 | 1674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583 | 17939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天津 | 文科 | - | 513 | 432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語種:不限)(口試:否)(太原校區) | 2022 | 天津 | 綜合 | 不限 | 579 | 1854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57 | 10863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29 | 60756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河北 | 理科 | - | 558 | 63762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河北 | 理科 | - | 506 | 8442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太原校區就讀 | 2022 | 河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34 | 54574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太原校區就讀 | 2022 | 河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55 | 10136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山西 | 文科 | - | 537 | 7309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山西 | 理科 | - | 488 | 4384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山西 | 文科 | - | 525 | 9244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山西 | 理科 | - | 496 | 58030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山西 | 文科 | - | 526 | 9396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山西 | 理科 | - | 484 | 46263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太原校區) | 2022 | 山西 | 理科 | - | 467 | 5521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太原校區) | 2022 | 山西 | 文科 | - | 507 | 879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5100元/年)(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 | 471 | 934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收費標準5100元/年)(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文科 | - | 498 | 9729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校本部) | 2019 | 內蒙古 | 文科 | - | 508 | 8794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太原校區)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 | 448 | 8893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遼寧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57 | 8305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02 | 42953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遼寧 | 文科 | - | 561 | 809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遼寧 | 文科 | - | 556 | 8330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太原校區) | 2022 | 遼寧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95 | 47122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太原校區) | 2022 | 遼寧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30 | 823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吉林 | 文科 | - | 484 | 654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吉林 | 文科 | - | 496 | 7676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吉林 | 文科 | - | 511 | 6453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2 | 吉林 | 文科 | - | 498 | 492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1 | 1872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493 | 93632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江蘇 | 文科 | - | 335 | 24549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江蘇 | 文科 | - | 327 | 26212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2 | 江蘇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26 | 2208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2 | 江蘇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5 | 92075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574 | 71024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太原校區) | 2022 | 浙江 | 綜合 | 不限 | 574 | 78119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5100元/年) | 2021 | 安徽 | 文科 | - | 561 | 21606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5100元/年) | 2020 | 安徽 | 文科 | - | 540 | 2075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安徽 | 文科 | - | 546 | 21172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5100元/年;太原校區) | 2022 | 安徽 | 文科 | - | 527 | 1932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江西 | 文科 | - | 562 | 12300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江西 | 文科 | - | 542 | 1257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江西 | 文科 | - | 552 | 11926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在太原校區就讀) | 2022 | 江西 | 文科 | - | 533 | 1299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539 | 75990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山東 | 理科 | - | 510 | 98572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2 | 山東 | 綜合 | 不限 | 542 | 7131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5100元/年)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22 | 11103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5100元/年)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46 | 10815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河南 | 理科 | - | 499 | 11106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5100元/年;辦學地點太原校區) | 2022 | 河南 | 理科 | - | 510 | 118120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51 | 15952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1 | 61826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湖北 | 理科 | - | 494 | 6988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湖北 | 理科 | - | 477 | 69459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太原校區) | 2022 | 湖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32 | 1227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太原校區) | 2022 | 湖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02 | 61719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42 | 1349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4 | 6884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湖南 | 理科 | - | 492 | 86563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湖南 | 理科 | - | 490 | 65955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太原校區) | 2022 | 湖南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36 | 11283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辦學地點:太原校區) | 2022 | 湖南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04 | 6777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重慶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54 | 989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18 | 51213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重慶 | 文科 | - | 540 | 10295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重慶 | 文科 | - | 539 | 10886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2 | 重慶 | 物理 | 物理+不限 | 504 | 4059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2 | 重慶 | 歷史 | 歷史+不限 | 520 | 9382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云南 | 文科 | - | 571 | 10280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云南 | 文科 | - | 552 | 11332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19 | 云南 | 文科 | - | 553 | 11451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2 | 云南 | 文科 | - | 575 | 201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陜西 | 文科 | - | 496 | 1487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0 | 陜西 | 文科 | - | 508 | 1625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教學地點: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貢院街1號校本部) | 2019 | 陜西 | 文科 | - | 517 | 14937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2 | 陜西 | 文科 | - | 486 | 14118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1 | 甘肅 | 文科 | - | 512 | 6243 |
山西師范大學社會學專業 | 2022 | 甘肅 | 文科 | - | 498 | 5332 |
三、山西師范大學介紹
山西師范大學創建于1958年,坐落于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古堯都臨汾市。建校60年來,學校秉承師范教育的優良傳統,不斷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現已發展成為一所培養體系完備、辦學特色鮮明的省屬師范大學,是培養山西省基礎教育師資的重要基地。學校現有全日制本科生16669人,全日制研究生3550人,非全日制研究生314人;設有22個學院,61個本科專業,23個一級碩士學位授權學科,7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2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2個博士后流動站,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1個山西省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2個省級重點學科,21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山西省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教育基地,4個山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承擔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承擔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和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項目,有6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1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6個省級優勢專業、10個省級品牌專業、6個省級特色專業,1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15門省級精品課程(精品共享課程),10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現有教職工1825人,其中專任教師1284人。有“*”領軍人才1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國家杰青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4人,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山西省“三晉學者”2人,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2人,省級教學名師24人,省高等學校中青年拔尖創新人才6人,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學術帶頭人34人。學校高度重視本科教學工作,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開始,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改革。2017年以來,又實施以課堂教學改革為突破口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改造現有大學課堂,全面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努力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大力實施教學改革創新計劃,全面深化實踐教學改革,全面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積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積極探索精英人才培養模式。學生的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就業率穩居全省高校前列,畢業生受到社會各界廣泛歡迎和認可。學校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不斷提升學科和科研水平。“十三五”以來,學校大力推進重點學科建設,按照“一體兩翼、多點協同”的學科整體布局,實施以引進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團隊為突破口的重點學科攀升計劃。目前,已經確立了教師教育、文化創意產業、分子科學等3個學科群,中國語言文學、中國史、生物學、數學等4個重點學科,以及馬克思主義理論、體育學、產業經濟學、物理學、農產品加工與貯藏工程、自然地理學、美術學等7個重點學科方向。學校高度重視高層次人才的支撐引領作用,柔性引進山西省“*”29人;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