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在山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西考生上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30至130分,位次為97430至6540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30至130區間才能上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
一、山西考多少分能上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山西考生上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9470名;
2、2021年山西考生上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6613名;
3、2020年山西考生上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7430名;
4、2022年山西考生上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1305名;
5、2021年山西考生上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406名;
6、2020年山西考生上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696名;
二、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在山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西 | 理科 | 專科 | 130 | 89470 | 省教育廳 |
2022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130 | 71305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西 | 理科 | 專科 | 178 | 76613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130 | 65406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西 | 理科 | 專科 | 130 | 97430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130 | 78696 | 省教育廳 |
怎么看大學是一本還是二本
一本和二本的區別主要有分數線不同,招生對象不同,招生對象不同。
1、分數線不同一本的分數線要高于二本分數線。
2、招生對象不同一本的招生對象為本科第一批次的學生,及分數線在一本分數線以上的學生;二本的招生對象為本科第二批次的學生。
哪些公辦二本分數低適合報
學校名稱 | 2022最低分 | 批次 |
嶺南師范學院 | 464 | 二本 |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 458 | 二本 |
哈爾濱金融學院 | 457 | 二本 |
荊楚理工學院 | 455 | 二本 |
長春工程學院 | 454 | 二本 |
四川旅游學院 | 450 | 二本 |
桂林旅游學院 | 448 | 二本 |
濰坊醫學院 | 447 | 二本 |
贛南師范學院 | 445 | 二本 |
湖南文理學院 | 445 | 二本 |
長春大學 | 414 | 二本 |
吉林建筑大學 | 410 | 二本 |
贛南醫學院 | 410 | 二本 |
吉林化工學院 | 407 | 二本 |
沈陽理工大學 | 406 | 二本 |
贛南師范大學 | 406 | 二本 |
紅河學院 | 406 | 二本 |
福建商學院 | 406 | 二本 |
文山學院 | 406 | 二本 |
梧州學院 | 405 | 二本 |
三、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廣州康大職業技術學院由廣州康弘遠創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弘公司”)舉辦,是2003年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由廣東省教育廳直接管理、具有獨立頒發學歷證書資格的全日制綜合性普通高校。學院主要面向廣東省招生,同時也面向外省招生,至今已累計為社會培養了近23000名專業技術技能人才。 學院位于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中新廣州知識城”核心區域,是其“科教服務”產業板塊中重要的教育機構之一。“中新廣州知識城”是廣東省和新加坡合作打造、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國家級雙邊合作項目,是引領珠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中國知識經濟發展的新高地,目前已經累計注冊1000多家公司。學院所在的廣州開發區更是已經吸引100多個國家和地區3400家跨國公司投資創業,其中包括170多家全球500強企業。極佳的區位優勢,為學院的人才培養和學生就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學院自2004年首次招生以來,曾開設有計算機系、經濟系、會計系、管理系、應用外語系、藝術設計系、機電工程系、安全技術管理系8個系部30多個專業。學院堅持面向社會開放辦學,注重校企多方協同育人。在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上契合社會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在課程設置上貼近實際工作崗位的需求,并十分注重學生職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多年來,學院曾與企業合作成立了10余個技術研發與服務機構及校內生產性實訓室和工作室,與包括全球知名企業在內的170多家企業建立了校外實習基地,在實際崗位上切實錘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同時,學院開展、參加各種學科競賽和各類文體活動,形成了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歷年來學生參加省部級以上文體、專業技能大賽350余項,獲獎1150余人次,極大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提升了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 學院一貫堅持依法治校,規范辦學,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2010年12月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后,又相繼在2011年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評估、2012年廣東省教育廳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督導檢查、廣東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督查及廣東省高等學校平安校園創建工作評估中均獲評優秀。2012年,廣東省教育廳委托麥可思公司對廣東省40所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進行了跟蹤調查,學院學生“畢業時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與“核心知識能力”兩項在全省高職院校中分別位列第2名和第9名,在“畢業生對母校的滿意度與對就業現狀的滿意度”調查中名列前茅。 近年來,學院董事會積極思考學院未來發展方向,探索學院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路徑。為抓住粵港澳大灣區規劃發展及“中新廣州知識城”建設的歷史機遇,立足于服務地方經濟轉型升級、服務于人民健康的迫切需求,結合國家相關政策,學院規劃以大健康產業相關專業群和新一代信息技術類特色專業群為重點,協同發展財經商貿類和文化藝術類特色專業群。 2018年,學院在停辦原來所有專業后,首先切入“大健康”民生領域,開辦了護理專業,并加大投入建設了基礎醫學實驗大樓和護理學實訓大樓2棟實驗樓,并裝備了 “人體解剖與組織胚胎實驗室”“人體解剖標本陳列室”“醫學機能實驗室”“基礎護理、臨床護理、人文護理實訓室”“助產護理實驗室”“康復治療技術實訓室”“醫學檢驗技術實訓室”等54間專業實驗實訓室。同時,學院十分重視“醫-校”協同育人,與廣東省三十余家醫院建立教學、實習等合作關系。2019年,學院又開設助產專業、康復治療技術專業和醫學檢驗技術專業,并全力打造護理專業群。2020年護理專業群獲批成為廣東省第一批高職院校高水平專業群建設項目。 未來幾年,學院將著重打造另一個核心專業群“ICT”(現代信息技術)專業群,并同步建設商科、藝術等專業,逐步擴大招生規模,將學院建設成為在全省同類民辦院校中有較大知名度與影響力的高等職業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