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在山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西考生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的分數在130至130分,位次為97430至1443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30至130區間才能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一、山西考多少分能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1、2022年山西考生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816名;
2、2021年山西考生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884名;
3、2021年山西考生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315名;
4、2020年山西考生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9804名;
5、2022年山西考生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438名;
6、2021年山西考生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5406名;
7、2020年山西考生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367名;
8、2020年山西考生上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8696名;
二、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在山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二C | 373 | 34816 | 省教育廳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二C | 409 | 14438 | 省教育廳 |
2、2021年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二C | 343 | 37884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西 | 理科 | 專科 | 130 | 78315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二C | 393 | 17139 | 省教育廳 |
2021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130 | 65406 | 省教育廳 |
3、2020年齊齊哈爾工程學院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二C | 370 | 49804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西 | 理科 | 專科 | 130 | 97430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西 | 文科 | 本二C | 400 | 22367 | 省教育廳 |
2020 | 山西 | 文科 | 專科 | 130 | 78696 | 省教育廳 |
高考填報志愿持續幾天
高考志愿填報的時間從開始到結束大約持續三四天左右。提前批最早填志愿,一般是在六月底報考,本科批一般在七月上旬填報志愿,專科批最晚,基本要在七月中旬開始填報志愿。
以本科為例,考生一般需要填報一本、二本、每一批次至少要考慮5所院校,加上留有一定的備選學校,這樣就可能達到15-20所。
專業代碼有字母是什么意思
專業代碼中字母代表專業類別。專業代碼加有's'者為在少數高校試點的目錄外專業。
專業代碼加有'h'者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設置的專業。
A:表示自考專科,面向社會考生,可在各個縣區自考辦報名。
B:表示獨立本科,是為各類高等教育形式的專科畢業生取得本科學歷,而獨立設置的專業。面向社會考生,可在各個縣區自考辦報名。
C:表示本科專業,它分為“可銜接的基礎科段”和“本科段”,比如:C000000(基礎科段),這種就表示這個專業是專科專業。注意,有的省不會在后面備注它是什么科段,但對同學們沒有影響,因為報考的時候并不需要關注專業代碼,這些代碼只是考試院便于管理專業而制定的。
學校名稱加有'※'者為經教育部批準和確認的獨立學院。
備注中加有'○藝'者為可按藝術類專業招生辦法招生的非藝術類本科專業。
阿拉伯數字組成,前兩位代表專業所在門類,中間兩位代表專業所在學科,最后兩位代表改專業的標識符號。
三、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最新介紹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以下簡稱“學校”)始建于1991年,經歷了齊齊哈爾第一機床廠職工機電學院、黑龍江東亞大學(自考助學)、齊齊哈爾職業學院等發展階段。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普通本科高校,定名為齊齊哈爾工程學院,成為齊齊哈爾市第一所市屬大學。 辦學29年來,學校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公益性非營利辦學,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創造了影響中國民辦教育發展的兩個案例(“混合所有制辦學”和“院校委托管理”,后者被寫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探索出了“政校企合作、產學研融合”辦學模式,凸顯了辦學優勢和辦學特色,促進了學校各項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目前,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學為主,管理學、醫學、文學、藝術學等學科適度發展的全日制民辦本科院校。 學校總占地面積近8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3萬余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15萬余平方米,生活用房8萬余平方米;校內建有本科實驗場所99個;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842.19萬元;館藏紙質圖書82.12萬冊,電子圖書25.4萬冊;室內、外運動場地總面積5萬余平方米。學校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厚、設施齊備,本科辦學條件滿足需求。 學校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不斷優化專業布局,設有機電工程系、建筑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健康與護理系、思政教學部、基礎部、學生發展中心、繼續教育部共9個二級教學單位;開設17個本科專業和14個專科專業;現有全日制在校生6291人,其中本科生5675人。學校把師資隊伍作資源,實施人才強校工程,建設了一支數量較足、專兼結合、優勢互補的師資隊伍,自有專任教師242人,外聘教師134人。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秉持“中而至庸,和而不同”的校訓,努力培養志存高遠、人格健全,基礎扎實、特長明顯,勇于創新、善于實踐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積極探索應用型本科院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有效途徑,已為社會培養輸送了5萬余名畢業生,涌現出了以“大國工匠”——“華龍一號”主機手王剛為代表的一批優秀畢業生。畢業生留省率保持在50%以上。 學校堅持應用型本科教育研究,加強教學建設,深化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強化課程建設,獲批省級制造服務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獲省級教學成果獎1項;1個專業被確立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齊齊哈爾市人民政府批準以學校為主體組建協同創新聯盟,建立“再制造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創新中心”和“文化型養老機構建設和人才培養創新中心”。2015年10月,學校作為“基層創業教育孵化平臺”入選首個“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是唯一參展的地方高校。 學校堅持需求導向的課程觀和適應學情的教學觀,創新實施“四真三化”應用型課程建設(四真即真實環境、真學真做掌握真本領,三化即工作任務課程化、教學任務工作化、工作過程系統化),并已形成特色和品牌,不斷提高學校的貢獻力、影響力和知名度。學校教師完成應用型課程建設與改革的教改項目66項,發表相關論文232篇,有50門課程進行了應用型課程設計與實施。2015年1月,學校發起成立全國性的應用型課程建設聯盟;2017年4月與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共同成立課程建設研究院,聯盟與研究院所舉辦的應用型課程建設大課堂與研修班,引領了同類院校應用型課程開發建設。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俄羅斯、韓國、日本等國家共十余所國外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積極開展教學、科研等方面的交流合作,選派骨干教師赴美國訪學,聘請國外教授為學校學生授課。學校已組織5批“應用型課程海外交流考察團”赴美國、德國、英國、法國等國家有關高校交流研討。 當前,學校不斷健全育人體系,優化“政校企合作、產學研融合、教學做合一”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并凸顯應用型課程建設特色,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努力將學校建成高質量、有特色的地方應用型本科高校。 日期:2019-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