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山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上海海事大學在山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山西考生上上海海事大學的分數在503至558分,位次為33169至3535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山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03至558區間才能上上海海事大學。
一、山西考多少分能上上海海事大學
1、2022年山西考生上上海海事大學(B):理科最低分需要5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169名;
2、2021年山西考生上上海海事大學(B):理科最低分需要5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915名;
3、2020年山西考生上上海海事大學(B):理科最低分需要5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019名;
4、2022年山西考生上上海海事大學(B):文科最低分需要5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295名;
5、2021年山西考生上上海海事大學(B):文科最低分需要5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35名;
6、2020年山西考生上上海海事大學(B):文科最低分需要5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84名;
二、上海海事大學在山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上海海事大學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03 | 33169 | 市政府 |
2022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520 | 6295 | 市政府 |
2、2021年上海海事大學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34 | 21915 | 市政府 |
2021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565 | 3535 | 市政府 |
3、2020年上海海事大學在山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山西 | 理科 | 本一B | 553 | 25019 | 市政府 |
2020 | 山西 | 文科 | 本一B | 558 | 3584 | 市政府 |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大學有哪些
剛過二本線的公辦大學有: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中外合作)、長春師范大學(藝術類)、廣西藝術學院、新疆科技學院、新疆工程學院、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唐山學院、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等。
分低適合報的二本公辦大學有山東農業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位于山東省泰安市,山東農業大學的優勢學科是農業科學,特色學科為生命科學,并且協調各學科共同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山東農業大學是一所十分有實力的老牌本科院校,同學們要是可以以本科線的成績進入山東農業大學,那可真就是“撿漏”了。
剛過二本線能上公辦大學嗎
剛過二本分數線可以上二本大學,但是大多數只能上民辦院校,上不了公辦院校。要想讀個公辦二本,你必須要高出二本線幾十分,甚至好多不錯的二本要過了一本線才能上。
根據二本線劃定規定,一般高考試卷評卷工作結束后,文科和理科按高分到低分排序,然后根據當年二本招生人數,包括外省和本省院校,按照1:1.2劃定二本分數線。
總結一下,一是劃定二本線的時候多出了20%的名額,二是二本和三本合并,現在的二本線就是以前的三本線。所以說剛過二本線離上一所公辦二本還差得不少,并不是說過了二本線就一定能上公辦二本了。
怎樣看高校投檔線
看高校投檔線(包括填報志愿時參考)要與招生計劃結合,招生計劃增減,投檔線會相應降升,同檔次高校更明顯。如若某一高校招生量大,分數線會相應降低,反之則會上升。因此不能把投檔線與高校綜合實力簡單掛鉤。
需要提醒的是,達到投檔線不一定就會投檔。考生總分相同,要按單科順序及分數高低進行排序,若達到高校投檔線但其名次號不夠,仍將無法投檔。
另外,征求平行志愿以后,錄取系統要根據計劃和生源情況重新排序劃線,一般來說,首輪投檔的高校分數線與征求平行志愿的分數線會有明顯差異。
三、上海海事大學最新介紹
中國高等航海教育發軔于上海,1909年晚清郵傳部上海高等實業學堂(南洋公學)船政科開創了我國高等航海教育的先河。1912年成立吳淞商船學校,1933年更名為吳淞商船專科學校。1959年交通部在滬組建上海海運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上海海事大學。為更好地服務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和國家航運事業發展,根據上海市高校布局結構調整規劃,2008年上海海事大學主體搬遷臨港新城(現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2019年學校成功舉行110年校慶系列活動。 上海海事大學是一所以航運、物流、海洋為特色,具有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和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200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交通運輸部簽訂協議,共建上海海事大學。 學校設有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交通運輸工程、電氣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4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電氣工程),1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6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3個專業學位授權類別,49個本科專業。擁有16個省部級重點研究基地。現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1個上海市高峰學科,2個上海市高原學科,9個部市級重點學科,工程和計算機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港航物流學科保持全球領先。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6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17個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現有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國家級實踐教學示范中心,1個全國示范性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設有水上訓練中心,擁有4.8萬噸散貨教學實習船“育明”輪。 在2004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2006年教育部英語專業教學評估中獲得優秀。近年來,科技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獲一批國家級科研項目及部市級以上科技進步獎。 實行校院二級管理體制,現設有商船學院、交通運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設亞洲郵輪學院)、物流工程學院(設中荷機電工程學院)、法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文理學院(設馬克思主義學院)、徐悲鴻藝術學院、物流科學與工程研究院、上海高級國際航運學院等二級辦學部門。在27800余名學生中,有全日制本科生16000余人,各類在校研究生8000余人,留學生近900人。在1200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90余名。學校致力于培養國家航運業所需要的各級各類專門人才,已向全國港航企事業單位及政府部門輸送了逾17萬畢業生,被譽為“高級航運人才的搖籃”。 學校2013年成立中國(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和上海高級國際航運學院。中國(上海)自貿區供應鏈研究院將自貿區建設與供應鏈研究有機結合,以提升自貿區產業鏈建設水平,促進自貿區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的轉型發展,同時推動政府監管職能的轉變。上海高級國際航運學院采取國際上先進的商學院運作模式,與全球優秀教育機構資源共享,著力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航運金融教育品牌,構筑具有影響力的航運高端人才輸出基地。 2008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城鄉建設和交通委員會、上海海事大學、虹口區人民政府等20多家單位共同發起成立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中心掛靠上海海事大學,是國際航運業發展的研究和咨詢機構,為政府和國內外企業與航運機構等提供決策咨詢和信息服務,是上海市教委首批建立的“高校知識服務平臺”之一。 ,市教委將該平臺掛牌為“上海市協同創新中心”。 學校與境外100余所姐妹院校建立了校際交流與合作關系,開展教師交流、合作辦學、合作科研、學生交換等。與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挪威船級社等國際知名航運組織/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系。自2010年起開設“國際班”,邀請美國、韓國、波蘭、俄羅斯、德國等國家航海院校的學生來校學習“航海技術”“航運管理”等專業。2011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與加納中西非地區海事大學合作舉辦“物流管理”本科教育項目,并開始在非洲招生,這是上海市地方高校第一個頒發中國高校本科文憑的海外辦學項目。2012年,學校獲教育部批準正式成為“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院校”。 (注:最后更新時間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