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陜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銀川科技學院在陜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陜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的分數在242至271分,位次為164387至43831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陜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42至271區間才能上銀川科技學院。
一、陜西考多少分能上銀川科技學院
1、2021年陜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605名;
2、2021年陜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5939名;
3、2020年陜西考生上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4387名;
4、2022年陜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3831名;
5、2021年陜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0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4332名;
6、2021年陜西考生上銀川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36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0086名;
7、2020年陜西考生上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2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667名;
8、2020年陜西考生上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7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5252名;
二、銀川科技學院在陜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銀川科技學院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360 | 121689 | 省教育廳 |
2022 | 陜西 | 理科 | 專科 | 255 | 158751 | 省教育廳 |
2022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13 | 43831 | 省教育廳 |
2022 | 陜西 | 文科 | 專科 | 248 | 83167 | 省教育廳 |
2、2021年銀川科技學院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349 | 119605 | 省教育廳 |
2021 | 陜西 | 理科 | 專科 | 242 | 155939 | 省教育廳 |
2021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09 | 44332 | 省教育廳 |
2021 | 陜西 | 文科 | 專科 | 364 | 60086 | 省教育廳 |
3、2020年銀川科技學院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370 | 117982 | 省教育廳 |
2020 | 陜西 | 理科 | 專科 | 246 | 164387 | 省教育廳 |
2020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23 | 47667 | 省教育廳 |
2020 | 陜西 | 文科 | 專科 | 271 | 85252 | 省教育廳 |
志愿填報看分數還是看排名
高考填志愿看排名比看分數穩妥。排名是很重要的。
全省排名與學校錄取直接掛鉤,學校都是按專業和人頭錄取的。參考分數填志愿風險較大,雖然決定你排名的是分數,但是說不準今年難還是上年難,分數起伏較大的情況常有,今年超出一本的分與往年超出一本對應的學校比不太可信,在每一分數間隔同分的同學人數,也決定了你的全省排名。而省排名則客觀反映你的分數層次,是分數的最好劃分。
在看往年排名時,要注意一段一分表,預估前年自己的排名,根據學校最低錄取排名對比填報。同理,在劃分時分數作為小參考,在學校各年的錄取最低分數線上,提高或降低幾十分來選擇性預估今年分數,最后根據自己分數,大膽填報去年高分志愿。
什么二本大學最好
排名 | 學校名稱 | 所在省份 | 所在城市 |
1 | 廣東財經大學 | 廣東 | 廣州 |
2 | 貴州醫科大學 | 貴州 | 貴陽 |
3 | 重慶醫科大學 | 重慶 | 重慶 |
4 | 遵義醫科大學 | 貴州 | 遵義 |
5 | 上海海關學院 | 上海 | 上海 |
6 | 廣東金融學院 | 廣東 | 廣州 |
7 | 天津理工大學 | 天津 | 天津 |
8 | 西安郵電大學 | 陜西 | 西安 |
9 | 四川外國語大學 | 重慶 | 重慶 |
10 | 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 | 上海 | 上海 |
三、銀川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銀川科技學院(原中國礦業大學銀川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具有學士學位授予權的本科層次民辦普通高等學校。 學校坐落于銀川市西夏區,位于寧夏高教園區內,地理環境優越,校園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建設”原則,經過10余年的建設與發展,目前已建設成為千畝校園、萬余名師生的應用型大學。 建校以來,學校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質量優先、特色鮮明、人民滿意”的辦學理念,重視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致力于培養適應市場經濟需要、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科技素養和人文精神以及較強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學校辦學目標明確、定位清晰、辦學條件達標、辦學特色鮮明、教學管理規范,為轉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建校以來,學校共培養本科畢業生近2萬人,其中寧夏生源占比60%左右,近三年畢業生年終就業率在84%左右,為優化區域高等教育布局結構、提高毛入學率和就業率,以及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做出了積極貢獻。 多年來,學校植根西北大地,以執著的教育情懷,內強素質,外塑形象,先后榮獲“銀川市園林式單位”、“銀川市節水型學院”、“自治區學生軍訓工作先進單位”、“自治區五四紅旗團委”等稱號。2011年,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評選為“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2012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7年,被自治區列為首批整體轉型試點高校;2017年,被銀川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級文明單位”;2018年,被教育部授予“國防教育特色學院”,同年機電系第二黨支部入選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2019年,被自治區教育廳列為“依法治校”、“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單位;2020年,榮獲“自治區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宣傳工作先進集體”;2020年,分別榮膺環球網“2020年度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榮譽稱號,央視網“2020年就業競爭力示范高校”榮譽稱號;學校連續6年被新華網教育論壇分別評為年度“社會影響力獨立學院”、“品牌影響力獨立學院”、“綜合實力獨立學院”等榮譽稱號;2021年1月,教育部驗收通過信息工程學院學生第二黨支部為首批“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 (更新時間: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