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陜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在陜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陜西考生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的分數在407至482分,位次為84347至2373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陜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7至482區間才能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一、陜西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
1、2022年陜西考生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1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2554名;
2、2021年陜西考生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0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3628名;
3、2020年陜西考生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4347名;
4、2022年陜西考生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732名;
5、2021年陜西考生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958名;
6、2020年陜西考生上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8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4495名;
二、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在陜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19 | 82554 | 省政府 |
2022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59 | 23732 | 省政府 |
2、2021年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07 | 83628 | 省政府 |
2021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65 | 23958 | 省政府 |
3、2020年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420 | 84347 | 省政府 |
2020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82 | 24495 | 省政府 |
分數線低的公辦本科大學名單
序號 | 學校名 | 辦學性質 | 學校類型 | 科目 | 批次 | 2022分數 |
1 | 河北中醫學院 | 公辦 | 醫藥 | 理 | 二本 | 435 |
2 | 廊坊師范學院 | 公辦 | 師范 | 理 | 二本 | 435 |
3 | 河北科技師范學院 | 公辦 | 師范 | 理 | 二本 | 436 |
4 | 湖北醫藥學院 | 公辦 | 醫藥 | 理 | 二本 | 438 |
5 | 新疆農業大學(較高收費) | 公辦 | 農林 | 理 | 二本 | 439 |
6 | 贛南師范大學 | 公辦 | 師范 | 理 | 二本 | 439 |
7 | 衡水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理 | 二本 | 439 |
8 | 莆田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理 | 二本 | 440 |
9 | 巢湖學院(中外合作) | 公辦 | 綜合 | 理 | 二本 | 440 |
10 | 青海民族大學(中外合作) | 公辦 | 民族 | 理 | 二本 | 443 |
怎樣科學填報專科志愿
以技術型專業為主
對專科生來說,學歷起點要比本科生低,想要實現超越本科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需要注意的是專科是以職業教育為主,重點培養考生的職業技能和實操能力,相對來說,在實操上要比本科生更具有優勢。
因此,專科考生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需要盡可能地選擇技術型專業,并且要熟練掌握專業技能和知識,等到就業時就會有很強的競爭力,更容易找到合適的工作。
如果你是女生,可以選擇計算機類,方向可以選擇前端、網頁設計,女生做美工還是非常不錯的;還可以選擇教育類、小學教育、學前教育都相對來說不錯,至少后期就業有保障。還有護理、空乘、新聞類都是不錯的選擇。
盡量選擇去大城市讀書
城市的經濟水平越發達,所擁有的企業數量就相對越多。并且,大城市各方面的建設都會比小城市好,公共資源也要比小城市更完善,考生可以享受到更為優質的資源和更多的機會。
除此之外,大城市匯集了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就業需求相對較大,專科生會有更多的實習就業機會。
單從這一點上來看,專科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傾向于選擇大城市,從而獲得更為開闊的眼界和視野,更容易把握住機會。如果從小城市讀完再去大城市找工作,相對要困難一些。
報考實力較強的院校
即使是專科,也有一些非常不錯的專科院校,像深圳職業技術學院、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專科院校中,有一些非常突出的高校,他們被稱之為,專科中的211,就是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和國家骨干性高職院校。實力都很不錯,可以優先考慮。
同時,要盡可能選報與“專升本”本科專業銜接度高的專業,主要是為了自己后期學歷提升做準備。
院校梯度設置要合理
并不是說,專科院校就能夠隨便填志愿,錄取流程是和本科志愿一樣哦,因此專科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也要遵循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填報策略。
三、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最新介紹
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坐落在吉林省省會長春市,是國務院批準成立的全國第一所專門為職業教育培養培訓專業課師資的全日制本科師范院校,也是目前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地區唯一一所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本科職業師范院校。學校前身為1959年籌建的吉林省勞動廳技工學校;1979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吉林技工師范學院,隸屬原國家勞動總局;1983年,劃歸吉林省管理并更名為吉林職業師范學院;2000年8月,吉林省經濟貿易學校并入學校;2002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2015年8月,吉林省國際商務學校并入學校。 辦學62年來,幾代工師人秉持“篤學、敬業、求是、創新”校訓精神和“精益求精、崇師尚學”工師精神,克難攻堅,砥礪前行,經歷了艱苦創業、探索特色、加快建設、內涵發展等發展階段,辦學規模日益擴大,教育質量不斷提高,辦學特色逐步凸顯,服務功能持續增強。學校是教育部確定的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是吉林省人民政府確定的全省職教師資保障體系建設牽頭單位,是吉林省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聯盟理事長學校,2019年被評為吉林省轉型發展示范高校。 服務職教、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辦學特色鮮明。學校以職教師資教育功能,以應用型專業教育為主線,形成了職技高師教育、高等工程教育、高等技術教育“三位一體”,職教教師培養與培訓“雙重支撐”的辦學格局。在辦學屬性上,堅持應用性、師范性和學術性的“三性”統一;在辦學特色上,突出職業師范教育特色;在內涵及載體建設上,始終致力于職教師資培養、職教師資培訓、職教科學研究、職教信息服務四個中心建設;在服務職教全局上,注重發揮職教師資保障、職教科研引領、教育教學示范和職教文化建設四大母機功能。 辦學條件優良,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學校現有凱旋校區、長德校區、高新校區和泰來校區四個校區。學校占地面積8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7671.37萬元。現有在校學生15918人,其中全日制本專科生13117人,成人本專科生2801人。設有17個學院,1個教研部,3個交叉學科研究院,16個研究中心和15個研究院(所)。 牢固樹立學科建設的龍頭地位,學科專業協調發展。學校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師資隊伍,科研為關鍵,經濟做基礎,政策作保障,打造學科高地。在省級“雙特色”項目評審中,獲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學科6個,有吉林省科技創新中心1個,吉林省工程實驗室1個,吉林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1個,吉林省社會科學重點領域研究基地3個,吉林省數字出版重點實驗室1個,吉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個,吉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庫1個,吉林省科協科技創新智庫基地1個,吉林省校企聯合技術創新實驗室2個,吉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 學校始終遵循“優勢專業立品牌、新增專業上質量”的工作思路,不斷加大專業建設的力度,建立起了符合學校辦學實際、適應職業教育和吉林省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專業體系,現已涵蓋工、教育、文、管、經、藝術、理等7個學科,專業結構更趨合理。設有本科專業52個,高職高專專業1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省級特色專業8個,省級特色高水平專業4個,省級本科高校一流專業7個,品牌專業建設點3個,吉林省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3個,國家中等職業學校卓越教師培養計劃改革項目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 加強課程體系建設,現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4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5門、省級金課4門、省級精品課程12門、省級優秀課程54門、省級在線開放建設課程12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3門、省級校企合作示范課程1門、省級創新創業示范課程2門。 深化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高。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先后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4項;獲第七屆吉林省教學成果獎14項,獲第八屆吉林省教育教學成果獎14項,承擔省級以上教研項目近500項。學校是人社部確定的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試點校,擁有“1+X”證書試點項目27個,證書考核工種涵蓋33個本科專業。加強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校企共建現代產業學院9個,擁有穩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347個,其中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教育部首批職業教育教師創新團隊培訓基地1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3個,省級“雙師雙能”培訓基地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高等學校工程創新訓練中心1個。 實施科研提升戰略,科研工作提速升級。近5年,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180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19項,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66項;獲各級各類獎勵176項,其中省部級獎勵101項;發表學術論文2329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收錄769篇;出版專著、譯著125部;授權專利1195項;登記計算機軟件著作權677項。 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結構不斷優化。現有專任教師789人,雙師型教師比例達到60%以上,博士學位教師達到28%,正高職教師近百人,兼職博士生指導教師與碩士生指導教師共49人。學校教師教育發展中心獲批成為吉林省級教師教學發展示范中心建設單位,獲得教育部教師隊伍建設項目2項、職教師資培養資源開發項目5項、卓越教師培養計劃項目1項、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項目1項、國家教育科學規劃項目4項、國家新工科項目2項、教育部產教協同育人項目56項;現有吉林省優秀教學團隊7個,吉林省高校創新團隊2個;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吉林省高級專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拔尖創新人才、吉林省教學名師等高層次人才24人,其中長白山學者、長白山技能名師人數居省屬高校前列。 打造職教文化品牌,凸顯職教母機功能。學校始終高舉為職教服務的大旗不動搖,在特色發展中凸顯職教母機功能。學校建立了全國第一個中國現代職業教育史館,承辦了全國首次中國職業教育史展覽,建立了全國首家職業教育博物館,牽頭組建了全國第一個省級職教師資教育聯盟,建立了全國首個職業教育發展數據庫,并以此為基礎建立國家職業教育文獻與數據監測中心和數字化職業教育博物館。創辦有全國第一本職業教育專業期刊、第一個職業教育網站和目前中國唯一的職業教育英文雜志,形成了覆蓋全國、具有廣泛影響的“五刊五報一網”職業教育學術傳播平臺。學校編輯出版的《職業技術教育》雜志被評為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中文核心期刊、RCCSE核心期刊、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獲吉林省人民政府“精品期刊”獎。2017年,《職業技術教育》成為吉林省數字出版重點實驗室。 建設高水平教育智庫,發揮服務作用。2006年,經吉林省編辦批準,省教育廳在我校設立吉林省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與職業技術教育研究院合署辦公。中心積極參與國家和吉林省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咨詢工作,有效發揮了國家及區域職業教育發展智庫的作用。2017年,學校入選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庫。近年來,本智庫承擔教育部、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省教育廳等委托的“中國職業教育發展2030研究”“中國制造2025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十二五’時期我國職業教育重大政策評估”等30余項重大政策咨詢報告的撰寫工作。參與《中國制造2025人才發展規劃指南》《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吉林省教育事業“十三五”發展規劃》《吉林省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分類管理和分類指導的意見》《吉林省統籌推進高水平大學和高水平基地專業建設實施方案》等50余項重要政策文件的起草,有效發揮了促進地區職業教育發展的作用,成為服務全省、輻射全國的教育智庫平臺。 推進開放辦學,國際交流成果顯著。學校積極開展高校間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美國、俄羅斯、澳大利亞、法國、韓國、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新西蘭、泰國等多個國家和臺灣地區的高校進行校際交流,邀請國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并選派部分師生赴國外留學、進修,參加各種學術活動。我校與韓國世翰大學合作舉辦動畫專業本科合作辦學項目獲教育部批準,2018年我校與韓國慶一大學合作舉辦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本科合作辦學項目獲教育部批準。學校選派優秀師生赴韓國、新西蘭、臺灣進行短期交換學習,同時拓寬渠道,引進德國籍、美籍、新西蘭籍、韓國籍優秀教師來我校授課。2018-2020年間,學校先后派出35名教師赴韓國、15名教師赴泰國攻讀博士學位。我校分別與韓國清州大學、泰國格樂大學、新西蘭懷卡托理工學院、新西蘭奧克蘭商學院、加拿大日升集團、美國費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