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陜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在陜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陜西考生上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的分數在388至436分,位次為106745至30932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陜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88至436區間才能上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一、陜西考多少分能上山西應用科技學院
1、2022年陜西考生上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3570名;
2、2021年陜西考生上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6113名;
3、2020年陜西考生上山西應用科技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6745名;
4、2022年陜西考生上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4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0932名;
5、2021年陜西考生上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4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307名;
6、2020年陜西考生上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2207名;
二、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在陜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389 | 103570 | 省教育廳 |
2022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42 | 30932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388 | 96113 | 省教育廳 |
2021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41 | 32307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二 | 388 | 106745 | 省教育廳 |
2020 | 陜西 | 文科 | 本二 | 436 | 42207 | 省教育廳 |
高考志愿填報的流程
1、錄入院校志愿。
考生須在規定時段內憑本人考生號和密碼登錄高考志愿填報系統(如忘記登錄密碼,可通過已經綁定的手機號碼重置密碼),按照事先填寫并校對正確的《考生志愿表》草稿表,錄入各批次志愿的院校代碼、專業代碼、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并在網上提交。
2、網上確認志愿。
考生需逐批次填報志愿,在提交某一批次所填報的志愿后,系統會先進行志愿校驗,如果出現紅色警告字符,該批次所填志愿將無法保存,請考生仔細核對院校代碼及專業代碼,直至修改正確為止。
確認該批次志愿無誤后,請保存所填志愿。考生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均填報并保存后,須進行網上確認。網上確認時,須點擊獲取短信驗證碼,并輸入收到的驗證碼(發送到報名時已綁定的手機)后再進行網上志愿確認。
3、修改志愿時限及次數。
考生志愿未在網上確認前,在規定時間內可多次上網修改自己填報的志愿;考生首次“確認志愿”后,如有需要可最多進行2次取消志愿確認,修改志愿并重新確認志愿。
當考生確定不再進行志愿修改時,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網上志愿確認。取消志愿確認后重新修改的志愿,必須再次進行網上確認,否則志愿修改無效。錄取時以考生網上最后確認的志愿數據為準。
第一志愿退檔會不會影響第二志愿
不會。
在第一志愿被退檔的情況下,將會進入第二志愿的錄取程序,依次類推。若在填報志愿時選擇服從調劑,仍有機會被錄取;如果沒有服從調劑就會有落榜的風險。所以第一志愿退檔不會影響第二志愿。
考生如果確認“服從分配”,一方面自己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接受了必須按調配入學的義務,極可能調劑錄取的學校或專業與報考初衷相差甚遠,要有心理準備。
第一志愿填了服從就會按服從在缺額的招生計劃中優先調配比較好的學校或專業。服從調配者一旦被錄取,就必須到錄取你的院校就讀,否則,會影響國家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這一欄目,考生既要充分重視,又要慎重對待,表態具體明確。
三、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最新介紹
山西應用科技學院創建于1991年,前身為山西興華職業學院,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更名為山西應用科技學院,成為涵蓋管理學、經濟學、工學、藝術學、文學、教育學等多學科應用型、國際化、綜合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2017年6月,學校成為山西省應用型本科試點高校。 2017年2月,學校成為山西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10月,學校聯合省內七所本科高校成立了山西省應用型高等學校聯盟。 2018年1月,經省教育廳批準,學校成立了山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 2018年4月,學校順利通過省教育廳學士學位授權工作。 學校共有2個校區,總占地面積62.24萬㎡,總建筑面積為32.86萬㎡,學校有黨政單位22個,教學科研單位10個。現設有建工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動力與電氣工程學院、管理學院、財經學院、音樂學院、美術學院、文化傳媒學院、基礎教學部、思政部八院兩部,設有本科專業31個,基本形成了以工學為主,各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其中三個專業獲批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項目。學校全日制在校生14961人,全校教職工871人,其中專任教師612人。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175人,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28.59%;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187人,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30.56%;具有研究生學位(碩士和博士)的專任教師457人,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74.67%。學校以“求知、修德、強能、報國”為校訓,堅持以工程教育為抓手,以管理學為主干,拓展新工科,傳承藝術學,著力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將學校打造成為“應用工程師”的搖籃。 學校是山西省應用型本科高校聯盟理事長單位,先后榮獲“中華職教社黃炎培優秀高校”、“中國民辦高校先進單位”、“山西省科教興晉先進單位”、山西省“1331工程”優勢學科建設高校、山西省應用型本科試點高校、山西省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等稱號,連續四年榮獲“山西省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一等獎6項,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多次受到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的嘉獎。2018年1月,經省教育廳批準,學校成立了山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應用型高等教育研究中心。這為學校的轉型跨越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學校將成為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的人才供應鏈、蓄水池,努力打造成綜改示范區的黃埔軍校,直接服務于轉型綜改區,培養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 近年來,學校以“1331工程”建設為契機,依托山西省應用型高等學校聯盟、山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山西省優勢特色建設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三大平臺優勢,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全面開展教學、科研工作。先后獲得國家級一等獎4項,省級教學成果獎3項,省級以上教科研項目立項98項,發表學術論文1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2部,授權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1項,軟件著作權14項;在“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中先后獲得金獎6項,銀獎10項,銅獎15項,優秀獎58項;在中華職教社創新創業大賽中,榮獲國賽金獎2項,國賽銀獎1項,國賽銅獎1項,省賽金獎3項,銀獎4項,銅獎5項,3個優秀獎。 學校提供專升本、本升碩、海外留學等一系列學歷提升服務,為學生實現升造夢想助力護航。目前,學校已與新西蘭國家西部理工學院、英國德蒙福特大學、美國林肯大學、加拿大卡普頓大學等30余所國際名校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為學生打造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海外交流學習平臺。同時,學校與合作院校定期開展教師學習交流,努力為學生提供國際視野的教學理念和創新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