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陜西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中山大學在陜西招生錄取數據顯示,陜西考生上中山大學的分數在444至644分,位次為59575至343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陜西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4至644區間才能上中山大學。
一、陜西考多少分能上中山大學
1、2022年陜西考生上中山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59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440名;
2、2021年陜西考生上中山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4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9575名;
3、2020年陜西考生上中山大學:理科最低分需要6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058名;
4、2022年陜西考生上中山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0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3名;
5、2021年陜西考生上中山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6名;
6、2020年陜西考生上中山大學:文科最低分需要64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66名;
二、中山大學在陜西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中山大學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593 | 5440 | 教育部 |
2022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605 | 343 | 教育部 |
2、2021年中山大學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444 | 59575 | 教育部 |
2021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630 | 356 | 教育部 |
3、2020年中山大學在陜西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陜西 | 理科 | 本一 | 662 | 1058 | 教育部 |
2020 | 陜西 | 文科 | 本一 | 644 | 366 | 教育部 |
高考退檔后需要注意什么
1、充分了解招生院校招生條件
所報高校招辦及時咨詢溝通。了解所報院校的《招生簡章》中要求的報考資格、學校情況及專業要求等相關內容,熟悉體檢標準和特殊院校招生錄取條件,熟悉是否有體檢要求如身高、聽力、色弱、色盲、肢體、口吃、性別,男女錄取比例等,避免誤闖“紅燈”。
2、把握平行志愿填報梯度
平行志愿所報的幾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間要有梯度。每個志愿順序所填報的幾所學校,在選擇時一定要拉開院校之間的志愿梯度。
如果將分數差不多的幾所學校分別列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順序,結果會使這幾個志愿變為一個志愿,第一個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會被錄取,浪費了錄取機會,導致所填志愿都成為無效志愿,造成整體滑檔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問題。
3、服從調劑,冷熱門專業搭配
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志愿組合中,即要敢于填報理想院校,又要填報穩妥又中意的學校,還要有“保底”院校,防止進檔后被退檔。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調劑”一欄不填寫的話,將被視為“不同意”處理。
輸入分數查大學的免費網站有哪些
輸入分數查大學的免費網站比較推薦《高考助手網志愿填報系統》。高考助手網志愿特色如下:
1.防撞車功能實時監控各院校備選情況,讓填報更放心,讓考生與喜愛的大學更近一步。
2.更多精彩功能等您體驗:能上的大學、院校pk、志愿評估、防撞車、興趣性格測試推專業/職業、講志愿、高需求職業分析、快速挑選職業/專業、就業前景分析、高薪職業/專業統計、熱招專業分
3.完美適配新高考,首年新高考及已經進入新高考的省份擁有專屬獨立算法,讓新高考考生不在迷茫,高考助手網志愿志愿助力高考,讓考生一鍵優化志愿填報,直達理想大學。
三、中山大學最新介紹
?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先生創辦,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作為中國教育部直屬高校,通過部省共建,中山大學已經成為一所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大學。現由廣州校區、珠海校區、深圳校區三個校區、五個校園及十家附屬醫院組成。中山大學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學邁進,努力成為全球學術重鎮。 ??中山大學具有人文社科和理醫工多學科厚實基礎,不斷追求學術創新,以國際視野開放辦學,現已形成了“綜合性、研究型、開放式”的特色。學校堅持**辦學方向,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基本導向;樹立了“三校區五校園”錯位發展、合力支撐的發展思路。學校正在努力推進由外延式發展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由常規發展向主動發展轉變,由文理醫優勢向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轉變。現在,中山大學正站在新的起點上,為穩居國內高校第一方陣,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目標努力奮斗! ??辦學總經費增長迅速:2020年學校決算總收入103.97億元人民幣。 ??學校學科實力強,影響力突出:在第四輪全國學科水平評估中,學校50個學科參評,A類學科數(A+、A、A-)14個。根據國家公布的“雙一流”學科名單,我校11個學科入選,入選學科數全國并列第8。 ??師資力量雄厚:現有院士(含雙聘)21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3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85人,高層次人才數量居國內高校前列。 ??教育教學改革效果顯著,人才培養質量穩步提升:7個學科專業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10個專業入選強基計劃(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總數位居全國并列第2;58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總數位居全國并列第5;在近一屆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評選中,以獨立完成單位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8項,總數位居全國并列第5。經濟、管理、工科、醫科等多個本科專業通過了國內(國際)認證,與法國民用核能工程師教學聯盟等國際一流大學開展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順利通過相關國際認證。我校學生在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國際遺傳工程機器設計競賽(iGEM)、ASC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GMC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美國數學建模競賽(MCM/ICM)、國際空中機器人大賽(IARC)、MathorCup高校數學建模挑戰賽、“挑戰杯”全國競賽優勝杯、全國數學建模競賽、全國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中國研究生創新實踐系列大賽”等學科競賽中成績優異。2019年,在美國數學建模競賽(MCM/ICM)中獲得最高獎項、MathorCup高校數學建模挑戰賽中獲得最高榮譽獎。2021年,在第十屆中國大學生醫學技術技能大賽全國總決賽中,我校獲得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賽道金獎、臨床醫學專業五年制賽道銀獎、預防醫學專業賽道銅獎。 ???本科畢業生升學深造率不斷提高:中山大學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把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把“為人民服務,為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服務,為鞏固和發展**制度服務,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作為根本要求,以“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面向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面向學術前沿、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為導向,著力營造“學在中大、追求卓越”的優良校風學風,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就業率高,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近年來,本科畢業生升學深造率不斷提高,超過74%的2020屆本科畢業生選擇考研、保研及出國留學,“學在中大,追求卓越”學風已內化為學生的行動自覺和優秀習慣。2020屆本科畢業生中,有2700人在國內“雙一流”高校和重點科研院所繼續深造;有近900人前往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的國(境)外高校繼續深造,其中,117人前往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哈佛大學、牛津大學等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的高校深造。我校研究生主要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療衛生領域、各級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就業。 ???科研創新能力大幅提升:2020年共獲得38.16億元科研經費。“十三五”以來,學校獲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78項,居全國高校前5位;2020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年度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一位,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項目立項數位居全國第二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集中受理期獲資助項目數位居全國高校第二位。學校建有一批科技創新能力強、國內外學術影響力高的科研創新平臺。 ????醫療規模和實力居全國領先行列:擁有10家直屬附屬醫院(其中7家綜合醫院,3家專科醫院)。在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發布的2019年度醫院排行榜(綜合)中,我校5家附屬醫院進入排名前100,腫瘤防治中心、孫逸仙紀念醫院進入排名前50,附屬第一醫院進入排名第6;2019年度40個專科排行榜中,20個專科進入排名前10,6個專科進入排名前5,中山眼科中心在其專科排行榜中位列第一。孫逸仙紀念醫院院長宋爾衛教授于2019年11月被增選為中科院院士。 (數據截至202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