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普通批專業分數線是多少分
根據2023年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招生辦官方公布的錄取數據,我們可以知道上海應用技術大學的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在全國各省的最低分數線數據如下:1、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吉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91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23446名;
2、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5000元/年;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安徽省份2021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2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5748名;
3、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5000元/年;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安徽省份2020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530名;
4、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5000元/年;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河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9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51170名;
5、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5000元/年;包含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河南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3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6677名;
6、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文史類,4年,5000元/年,包含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廣西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0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9660名;
7、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貴州省份2019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489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34921名;
8、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云南省份2020年的理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3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40572名;
9、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包含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云南省份2022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70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13660名;
10、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在甘肅省份2019年的文科科目最低錄取分為524分,對應的最低錄取位次為6848名;
二、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2019-2022年錄取分數線統計表
專業名稱 | 年份 | 錄取省份 | 科目 | 選科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 2020 | 河北 | 文科 | - | 587 | 591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 | 2019 | 河北 | 文科 | - | 585 | 7324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辦學地點奉賢校區) | 2021 | 山西 | 文科 | - | 537 | 730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山西 | 文科 | - | 537 | 6787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山西 | 文科 | - | 539 | 6342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包含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2 | 山西 | 文科 | - | 506 | 898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辦學地點奉賢校區)(收費標準5000元/年)(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學制四年)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 | 501 | 615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辦學地點奉賢校區)(收費標準5000元/年)(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學制四年) | 2020 | 內蒙古 | 文科 | - | 538 | 505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辦學地點:奉賢校區)(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內蒙古 | 文科 | - | 530 | 6095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1 | 吉林 | 理科 | - | 458 | 2328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吉林 | 理科 | - | 491 | 2344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吉林 | 理科 | - | 516 | 2049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2 | 吉林 | 理科 | - | 442 | 3164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1 | 黑龍江 | 理科 | - | 434 | 3287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黑龍江 | 理科 | - | 487 | 29517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黑龍江 | 理科 | - | 515 | 25543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2 | 黑龍江 | 理科 | - | 464 | 2619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語種不限) | 2021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453 | 2610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語種不限) | 2020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458 | 25407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含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社會工作專業。未盡事宜詳見學校招生章程。就讀地址:奉賢區海泉路100號。,語種:不限) | 2019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454 | 2602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含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是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語種:不限) | 2022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452 | 2771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5000元/年;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1 | 安徽 | 文科 | - | 572 | 1574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5000元/年;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1 | 安徽 | 理科 | - | 556 | 36371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5000元/年;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安徽 | 文科 | - | 574 | 6530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5000元/年;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安徽 | 理科 | - | 581 | 32804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安徽 | 文科 | - | 580 | 6684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含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安徽 | 理科 | - | 551 | 3275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5000元/年;含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2 | 安徽 | 文科 | - | 543 | 1128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5000元/年;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辦學地點奉賢校區) | 2021 | 河南 | 文科 | - | 577 | 1401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5000元/年;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辦學地點奉賢校區) | 2021 | 河南 | 理科 | - | 562 | 60300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河南 | 文科 | - | 580 | 10935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5000元/年;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河南 | 理科 | - | 593 | 51170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河南 | 文科 | - | 562 | 10145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5000元/年;包含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2 | 河南 | 文科 | - | 539 | 16677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文史類,4年,5000元/年,在奉賢校區辦學,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1 | 廣西 | 文科 | - | 520 | 1232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理工類,4年,5000元/年,在奉賢校區辦學,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1 | 廣西 | 理科 | - | 473 | 5173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文史類,4年,5000元/年,在奉賢校區辦學,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廣西 | 文科 | - | 492 | 11373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理工類,4年,5000元/年,在奉賢校區辦學,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廣西 | 理科 | - | 460 | 60087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在奉賢校區辦學,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廣西 | 文科 | - | 518 | 9587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在奉賢校區辦學,包含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廣西 | 理科 | - | 504 | 3982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文史類,4年,5000元/年,包含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2 | 廣西 | 文科 | - | 500 | 19660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包含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2 | 四川 | 文科 | - | 543 | 16505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奉賢校區)(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文科 | - | 564 | 8351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奉賢校區)(語種:不限) | 2021 | 貴州 | 理科 | - | 470 | 40878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文科 | - | 559 | 7221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語種不限) | 2020 | 貴州 | 理科 | - | 497 | 36391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貴州 | 文科 | - | 559 | 644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貴州 | 理科 | - | 489 | 34921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語種:不限) | 2022 | 貴州 | 文科 | - | 549 | 9833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1 | 云南 | 文科 | - | 562 | 12875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1 | 云南 | 理科 | - | 510 | 43834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云南 | 文科 | - | 547 | 12739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云南 | 理科 | - | 523 | 40572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奉賢校區) | 2019 | 云南 | 文科 | - | 559 | 10050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奉賢校區) | 2019 | 云南 | 理科 | - | 527 | 37062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包含專業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2 | 云南 | 文科 | - | 570 | 13660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1 | 甘肅 | 文科 | - | 497 | 9026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20 | 甘肅 | 文科 | - | 526 | 6902 |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公共管理類專業(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文化產業管理) | 2019 | 甘肅 | 文科 | - | 524 | 6848 |
三、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介紹
上海應用技術大學辦學肇始于1954年,是中國最早以“應用技術”命名的上海市重點建設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學校堅持“應用導向、技術創新”的特色定位,秉承“依產業而興、托科技而強”的辦學理念,堅定“協同創新、共創價值”的發展模式、追求“卓而獨特、越而勝己”的價值取向,積極推進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努力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應用創新型大學。學校入選全國百所應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設單位、首批上海高等學校一流本科建設引領計劃、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領計劃、上海高校課程思政整體改革領航高校、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上海市專利工作示范單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2018年以來,在上海高校分類評價(應用技術型)中連續四年排名第一。2021年學校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獲批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點建設單位。學校學科布局合理,專業特色鮮明。現有19個二級學院(部),專業涵蓋工、理、經、管、文、法、農、藝八大學科門類。學校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以“香料香精化妝品與綠色化工”為引領,以“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術與先進制造”“設計文創與創新管理”為協同的三大特色學科群,化學、材料科學、農業科學、工程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現有本科專業55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國家級和上海市一流本科專業15個、上海市應用型本科試點專業11個;2個專業獲批國家和上海市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5個專業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其中1個專業通過國際專業認證);擁有省部級重點學科6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領域11個。學校現有全日制在校研究生2790人、本專科生16480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隊伍結構合理。現有教職工1743人,其中專任教師1261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586人;“雙師型”教師812人;擁有省部級以上各類高層次人才151人次,其中國家級人才20人次、省部級人才131人次,形成了國家級人才為引領、省部級領軍人才為支撐、優秀中青年骨干為主體的高水平人才梯隊;教師獲得全國優秀教師、上海市“四有”好老師(教書育人楷模)提名獎、寶鋼優秀教師獎等榮譽稱號。學校堅持立德樹人,育人成果豐碩。大力弘揚“厚德精技 砥礪知行”的大學精神和“明德 明學 明事”的大學校訓,聚焦未來工程師關鍵能力,構建“愛科技”“六融合”“雙協同”卓越引領的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致力于培養具有理想信念、家國情懷、過硬本領、勇擔責任的高素質應用創新型人才。現有國家級和上海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1個;與行業知名企業共建現代產業學院6個,其中獲批上海市首批現代產業學院建設立項1個;擁有國家級和上海市一流課程、精品課程42門;獲批教育部和上海市新工科、新農科、新文科研究與實踐項目9個;近兩屆獲得國家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