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上海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在上海招生錄取數據顯示,上海考生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的分數在400至443分,位次為35686至28629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上海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00至443區間才能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一、上海考多少分能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
1、2022年上海考生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4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512名;
2、2021年上海考生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0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686名;
3、2021年上海考生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4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941名;
4、2021年上海考生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038名;
5、2020年上海考生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03):綜合(物)最低分需要41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282名;
6、2020年上海考生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04):綜合(物 或 化 或 生)最低分需要4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055名;
7、2020年上海考生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01):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2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431名;
8、2020年上海考生上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02):綜合(不限)最低分需要44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629名;
二、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在上海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上海 | 綜合 | 物 | 本科 | 406 | 35561 | 省教育廳 |
2022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13 | 34512 | 省教育廳 |
2022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21 | 33176 | 省教育廳 |
2、2021年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上海 | 綜合 | 物 | 本科 | 400 | 35686 | 省教育廳 |
2021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17 | 32941 | 省教育廳 |
2021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28 | 31038 | 省教育廳 |
3、2020年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在上海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選科要求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上海 | 綜合 | 物 | 本科 | 413 | 34282 | 省教育廳 |
2020 | 上海 | 綜合 | 物 或 化 或 生 | 本科 | 420 | 33055 | 省教育廳 |
2020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29 | 31431 | 省教育廳 |
2020 | 上海 | 綜合 | 不限 | 本科 | 443 | 28629 | 省教育廳 |
二本三本合并是取消三本了嗎
在本科批次的合并過程當中,不同省份進行了不同的嘗試。有的省份將本科一批二批合并為本科普通批。有的省份卻是選擇了將二批和三批合并。還有的省份合并了專科批次。
其實還要回到最初的起點,官方本沒有一本和二本的說法,一本和二本是來自于民間。批次只是為了方便招生。其實不論一批與二批合,還是二批與三批合,還是合并專科批次,不過是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罷了。
優先一個批次的,仍然對有生源有優先的選拔權。提前一個批次報考的,仍然有優先選擇學校的權利。
取消三本,合并一本二本,指的是錄取批次,而不是取消了一二三本院校。很多省份是完全沒有三本批次的說法了,其實取消三本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公平的。因為三本生的分數相比一本來說很低,但也是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畢業之后也沒人會仔細詢問是幾本,這樣也加大了本科生的競爭壓力。
新高考填報志愿注意事項
1.一定要記住登錄的賬號和信息,但是如果忘記也沒有關系,可以通過系統修改密碼而進行重新登錄。
2.根據新形勢和新政策表示,如今的的填報志愿要將院校代號和專業代號填到志愿欄里面,一定要記住代號,并且不要填錯欄目。
3.新高考填完志愿以后,要認真檢查填寫的信息,確認無誤后記得點擊“保存志愿”按鈕,否則志愿就保存不了,就會白寫了。
4.新高考最后一步填好志愿后安全退出,每一次登錄信息查詢完之后,或者中途離開頁面時,也要按照上述步驟認真退出,避免志愿或者密碼被她人篡改。
三、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最新介紹
南京師范大學泰州學院成立于2004年6月,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由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南京師范大學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學院依托名城、名校,滋養于泰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繼承與弘揚南京師范大學厚生精神,遵循“蘊德論道、勵學力行”的校訓,形成了“明德、尚學、創新、和諧”的校風,建成了泰州歷史上第一座萬人本科大學。“十三五”期間,學院圍繞“區域領先、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大學”的奮斗目標,堅持特色發展戰略、創新驅動戰略、開放融合戰略,堅定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以生為本,突出內涵建設,深化產教融合,努力辦好學生、家長、社會和政府滿意的大學。 學院位于泰州市高教園區,占地面積991畝,培養以經、法、教、文、史、理、工、農、管、藝等學科門類應用型本科人才,在教師教育和藝術教育上具有鮮明特色。建有12個二級學院,有經教育部備案的48個本科專業,目前在校生10707人。 在全體師生員工的不懈努力下,學院辦學取得了累累碩果。小學教育、生物技術兩個專業被確定為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一門課程入選江蘇省首批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項目;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工程、行政管理等專業被評為江蘇省獨立學院星級專業;獲批江蘇省首批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國率先推行“4+1”跟崗見習實踐教學模式,被《中國教育報》報道。學院先后獲“中國民辦高等教育優秀院校”和“全國先進獨立學院”榮譽稱號;《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教育報》等媒體多次報道學院辦學業績;在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聚志愿主持)完成的《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中,學院綜合實力在2018——2020的三年中分別位列全國第17、18和16位,江蘇第2、3和2位,教師創新能力全國均為第9位、江蘇第1位。 ·品牌鑄造 特色彰顯 學院不斷加強內涵建設,確立了“素質高、基礎寬、能力強、復合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體系,以“嵌入式人才培養”為基礎,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教育教學體系。師范教育特色彰顯,是全省同類院校中師范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學院之一,有10個專業可以招收培養師范類學生,學生連續多年斬獲江蘇省師范生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近年來江蘇省新入職的教師中平均近9人中就有1人來自我校;做強藝術教育,不斷創新藝術教育內容與形式,采用校內外相結合、校政企相結合、國內外相結合等方式,擴大藝術教育的影響力和感召力,努力探索新時代藝術教育新機制。學院歌舞團獲批成為省內獨立學院唯一省級大學生藝術團;由共青團泰州市委支持共建了泰州青年美術家協會,師生用畫筆助力泰州文明城市建設;競技體育多次斬獲國際、國內大獎。 ·雄厚師資 高質教學 學院堅持以隊伍建設,精心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邀請中科院院士、“*”進校園,為我校師生講學;聘請社會知名人士、企業行業專家和高管擔任特聘教授和兼職教授,對學院教育教學工作進行全面指導;聘任高水平教授、專家擔任學科帶頭人,堅持教授、專家進課堂、進實驗室,直接參與學院的教學實踐工作。學院成立教師發展中心,通過“科研團隊”“雙百”行動計劃建設,重點培養一支“雙師雙能”型青年教師隊伍;啟動研究生教育工作,學院獲得1個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培養點和1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點,16名青年教師獲得南京師范大學、南京林業大學等高校碩士生導師資格,并已正式開展碩士研究生指導工作。一大批優秀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成為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中堅力量。其中65人取得博士學位,99人取得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近50人次入選高校“青藍工程” “六大人才高峰”“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等各類省市高層次人才培養項目;承擔廳局級以上項目350余項,其中國家級項目9項,在同層次高校中位居前列;學院獲批5項教育部2019年度第二批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在全省獨立學院中立項數最多;教師獲得“師德先進個人”“優秀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先進典型”等多項榮譽稱號。 ·正德厚生 多元成才 學院始終秉承“厚生”精神,堅持立德樹人、以生為本,為學生搭建多元化成長平臺,建設了一批育人示范項目和示范基地,形成了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利用線上線下各類教育的思想政治品牌活動。注重校園文化建設,以新年音樂會、高雅藝術進校園、教師文化節、科技文化節、社團巡禮節、外語文化節、志愿者文化節、讀書節等特色品牌活動為龍頭,以43個涉及學術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競技、公益服務等類別的社團為載體,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文體競賽、學術沙龍、社會實踐等系列活動,陶冶情操、鍛煉能力,營造了明德、尚學、創新、和諧的校園氛圍。長期開展的“新學期第一課”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亮點和品牌,榮獲教育部首屆全國民辦高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優秀獎。積極推進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與國內外一些知名大學建立了合作辦學關系。 ·招生就業 成果豐碩 學院歷年錄取分數穩定在全省同類院校前列,生源質量穩步提升。學院以應用型人才培養、充分高質量就業為工作目標,健全精準就業機制,不斷提升新時代就業創業工作水平,已向社會輸送各類優秀人才3萬余名。畢業生職業素養高、專業能力強、發展潛力大,受到社會各界廣泛歡迎和高度贊譽。2019屆畢業生考取公辦教師編制736人,2020屆畢業生考取公辦教師編制823人,近三年,共有600多名畢業生考取包括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英國愛丁堡大學、英國伯明翰大學、悉尼大學等海內外名校研究生。多名學生在廣州、南京、蘇州、無錫、泰州等地成功創辦了具備一定規模和社會影響力的企業。設立創新創業教育學院,開設創新創業課程,構建以項目孵化、項目訓練、競賽指導為一體的創新創業工作體系,實現創新創業活動的全覆蓋。近年來,學生在“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江蘇省大學生創業大賽、江蘇省青年志愿服務項目大賽等多項賽事中榮獲佳績。 ·應用為先 服務社會 學院堅持立足地方、服務社會的導向,逐步形成了政、產、學、研相融合的社會服務體系。依托優勢專業,與泰州市共建了地方立法研究院、人大代表培訓基地、歷史文化研究院、金融研究所、醫藥法研究所、歌舞劇院等等。積極參與泰州市“135”產教融合項目,建立泰州市級研究智庫——泰州市大健康產業發展研究中心;拓展產教融合項目,由南京國電南自自動化有限公司支持共建了“智能變電站自動化系統實驗室”,與京東公司合作共建“JD?AS校園孵化中心”,參加阿里巴巴“百萬英才”項目,成立“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基地,與泰州移動公司共建千萬元級別的移動通訊組網實驗室,與泰州成一醫藥公司共建藥劑實驗室;成立的趣味物理實驗室被授予“泰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在12個入選基地中,僅有我校一家高校系統單位;做好科技扶貧工作;定期開展品牌志愿服務活動;學院每年承接泰州市中學生體質測試工作,體育設施面向市民全面開放、高雅藝術表演走進大眾形成常態。 在新的發展時期,學院將始終以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為宗旨,按照“高水平、高質量、高效益”的辦學要求,全面深化綜合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校,深入促進內涵式發展,穩步提高辦學質量和協同創新能力,繼續實施“奮進之筆”,寫好學院事業發展新答卷,為創建“區域領先、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本科大學”不懈奮斗! (數據統計節點:2021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