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保單位申報時間及流程
1、已繳納完2020年6月基本醫療、生育保險費的參保單位,于2020年 8 月7日開始攜帶U盤到市醫保中心參保部拷貝在職、退休人員工資明細表并領取《醫療保險單位申報卡》等相關材料。
2、參保單位嚴格按照《醫療保險單位申報卡》填寫的時間到市醫中心參保部辦理申報和調整繳費基數相關業務。
3、參保單位申報繳費基數相關業務辦理完畢后,同時辦理2020年7月、8月(9月如沒有人員增減變動也可辦理)醫療保險(生育)保險繳費申報核定業務。
4、參保單位嚴格按照醫保經辦部門打印的《繳費申報單》核定的金額到稅務部門進行劃款繳費。
參保單位申報內容
1、參保單位基本信息、在職參保人數、退休職工人數。
2、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以本人上年度應發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基數,2020年1-6月新招用職工以起薪當月工資收入作為繳費基數。職工個人繳費基數最高為上年度全市全口徑平均工資的300%,即11616元/月;最低為上年度全市全口徑平均工資的60%,即2323 元/月。無法確定月工資收入的職工,以上年度全市全口徑平均工資3872 元/月作為繳費工資基數。
3、單位繳費基數:以職工個人繳費工資基數之和確定。
4、退休人員劃賬戶基數:按照退休人員上一年度基本退休金調整。
申報繳費基數范圍
(一)機關單位(含參公管理單位)工作人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1、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工作性津貼、生活補助,新參加工作人員為試用期〈學徒期、熟練期)工資。
2、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包括:特崗津貼、艱苦邊遠地區津貼、警街津貼、海關津貼。
3、規范后津貼補貼包括:工作性津貼,生活性補貼。
4、第13個月工資、績效考評獎等年終一次性獎金。
(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
1、崗位工資、薪級工資、中小學教師和護士提高工資標準10%部分、新聘用人員見習期(初期、學徒期、熟練期)工資。
2、國家統一的津貼補貼包括:艱苦邊遠地區津貼、教師教齡津貼、護士護齡津貼、特級教師津貼。
3、績效工資:指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部門批準的績效工資,單位全部人員個人績效工資之和不得超過批準的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
(三)企業及其他單位工作人員個人繳費工資基數:參保職工2019年應發工資總額、獎金、津貼、補貼等國家統計局規定的繳費基數項目。
(四)退休人員劃賬戶基數原則上按照2019年劃賬戶基數加增資額。
申報基數需攜帶材料
1、填報2020年度參保單位醫療、生育保險繳費基數申報表(附件1)、2020年度參保單位醫療、生育保險在職職工繳費基數申報表(附件2)、2020年度阜新市醫療、生育保險退休職工劃帳戶基數申報表(附件3)。
2、單位退休人員基數調整需提供:2019年度退休人員增加退休費審批表復印件;2019-2020年新退休人員需提供退休審批表復印件。
參保單位申報工作要求
各參保單位必須如實填報單位基本信息和繳費基數,并在9月30日前將本單位的基本信息及基數調整情況報送至市醫療保障事務服務中心參保部,逾期未報所造成的后果由所在單位自行承擔。對瞞報、漏報繳費基數的參保單位,稅務部門將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怎樣繳社保能多受益?
關注社保繳費基數
根據相關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的職工按照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確定繳費基數。一般來說,工資越高、社保的繳費基數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繳費基數是存在上限和下限的。
目前,已有多地調整社保繳費基數標準的上、下限。其中,天津市社保繳費基數最低標準從去年的3159元提高至3364元,最高標準由去年的15795元提高至16821元。上海市職工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上、下限分別調整為21396元和4279元。
繳費基數高低會直接影響基礎養老金高低。此外,個人賬戶養老金是完全由個人繳費形成,繳費基數越低,個人賬戶累積儲存額越低,最后領取的個人賬戶養老金越少。
如果繳費基數低,劃入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的金額就少,就會影響職工待遇。失業保險金標準與個人繳費基數相掛鉤。社保繳費基數也直接影響到工傷職工的傷殘補助待遇和生育保險待遇等。
養老金待遇與哪些因素有關
繳費年限長短:繳費滿15年只是享受養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繳費15年還是30年,會直接影響退休后的養老金待遇。
繳費水平高低:繳費水平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到退休以后的養老金待遇。
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社會平均工資指的是企業、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在一定時期內平均每人所得的貨幣工資額。
受退休年齡影響:你是55歲退休還是60歲退休,在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時候,所除的計發月數是不同的。退休年齡越后,計發月數越小,個人賬戶養老金可能算起來會略高一些。
及時參加醫保很重要
參保人員應該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醫療保險費用,這關系著待遇享受。
在多地,如果醫保欠費,從欠費次月起,醫保待遇會停止;欠費超過3個月,即便接續補繳,欠費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也不能報銷。
按照相關規定,連續參加基本醫療保險1年以上的參保人,因工作變動,在1個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不超過3個月的,重新繳費后其中斷前后的連續參保年限可合并計算,并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在醫療保險年度內累計中斷參保超過3個月的重新計算參保年限。
如果連續繳費年限重新計算,可能會影響下一年度的醫保待遇,也就是醫保報銷比例。
因此,如果想要正常享受醫保待遇,報銷醫療費用,及時參保很重要!
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個人不繳費
注意:并非每項社會保險都需要個人繳費。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由用人單位繳費,個人無需繳費即可享受相關保險待遇。
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生育醫療費用包括:生育的醫療費用、計劃生育的醫療費用、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項目費用。生育津貼按照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計發。
很多男職工也繳納了生育保險,有些人會問有用嗎?當然有!享受生育保險待遇人員除參保職工以外,其未就業配偶的生育醫療費用也納入支付范圍。也就是說,參保的男職工不繳費也能讓妻子享受福利。
數據顯示,2017年生育保險生育待遇水平已達到15385元,比2012年增加了4098元。
在工傷保險方面,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項目共有13項,包括治(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康復治療費、輔助器具費、停工留薪期工資、生活護理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關鍵時候,工傷待遇將是一筆“救命錢”。
失業保險與累計繳費時間密切相關
失業保險與繳費累計時間密切相關,關鍵時候可保障基本生活。
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2個月;
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18個月;
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
重新就業后,再次失業的,繳費時間重新計算,領取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可以與前次失業應領取而尚未領取的失業保險金的期限合并計算,但是最長不得超過24個月。
此外,參保職工如果失業了,除了領取失業保險金外,還可以享受職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等多項待遇。
留意!社保繳費里暗藏貓膩
1、不繳社保
社保是國家強制保險,為員工辦理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現實中,有些公司會在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時,要求員工出具一份書面承諾,稱自愿放棄該公司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實際上,這是沒有法律效力的。此外,還有單位不給員工繳納社保,用現金代替社保繳納。這也是不可取的。
2、低繳社保
每年社保機構都會在固定的時間核定基數,根據職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資申報新的基數。但現實中,有些單位為了節省用工成本,按最低工資或者低于員工實際工資的數字為基數為員工繳納社保費,這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
3、不及時繳納社保
《社會保險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30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一些單位不及時為員工繳納社保,將影響員工養老金、醫保報銷等相關待遇的享受。
4、違規補繳社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