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寧居民醫保網上繳費
一、線上繳費方式
手機APP端:下載湖北稅務APP或鄂匯辦APP,實名注冊后即可繳費。
湖北稅務APP:下載入口
電腦PC端:居民可自行登錄“湖北省電子稅務局”網頁版,用“自然人用戶”實名注冊登錄后即可繳費,可為自己繳費,也可代繳費。
代征銀行開發的線上繳費服務:居民可通過代征銀行開發的線上繳費服務方式繳費,如郵儲手機銀行。
二、線上繳費操作流程
(一)、“湖北稅務”手機APP繳費
點擊“登錄”,進行用戶注冊或者登錄。
可自主選擇“微信實名注冊”、“支付寶實名”或“實名制注冊”這三種方式中的一種進行注冊。
為自己繳費??
1、點擊“申報繳稅”;
2、點擊“城鄉居民醫保”;
3、點擊“提取核定信息”;
4、確認人員信息無誤后,勾選該人員,然后點擊“繳款”;
5、選擇銀聯或支付寶支付,點擊“確認交款”。暫不支持微信支付;
6、輸入銀聯卡號或支付密碼,點擊下一步,支付成功。
為他人繳費??
1 、點擊“申報繳稅”;
2、點擊“代繳城鄉醫保”;
3、點擊“新增代繳人員”;
4、填寫相關信息,點擊“下一步”;
5、確認人員信息無誤后,點擊“提取核定”;
6、核對人員信息后,再勾選繳費人員信息,點擊“繳費”;
7、選擇“銀聯支付”或“支付寶支付”,點擊“確認繳款”。暫不支持微信支付;
8、輸入銀聯卡號或支付密碼,點擊“下一步”則支付成功。
(二)、“鄂匯辦”手機APP繳費
為自己繳費??
1、打開鄂匯辦APP,進入醫保專區;
2、選擇居民醫保進入;
3、選擇城鄉居民醫保繳費進入;
4、選擇自己的居民醫保賬號,進行支付后即完成本次繳費。
為他人繳費??
1、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界面,選擇代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點擊增加;
2、填寫姓名及證件號碼添加代繳對象;
3、按照提示完成代繳。
咸寧市城鎮職工醫保政策待遇
一、參保范圍
1、各類用人單位的職工、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應參加城鎮職工醫保;
2、其他從業人員可參加城鎮職工醫保或城鄉居民醫保,不能同時參加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不能重復享受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待遇。
二、年繳費比例和繳費基數
(一)繳費比例。按年繳費基數10%的比例繳費,其中個人繳費2%,用人單位繳費8%,未達到規定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比例為8%。
(二)繳費基數。用人單位按職工工資總額據實核定,職工平均工資高于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300%的,以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300%核定,職工平均工資低于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核定。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失業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登記、繳費手續,繳費基數按照不低于全市上年度職工平均工資的60%核定,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個人不繳費。其他從業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基數和比例按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8%核定,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由本人承擔。大額醫療保險保險費,在職人員、退休人員和其他從業人員均按全市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0.8%核定,由個人繳費。
(三)退休人員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規定
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最低繳費年限的規定。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累計繳費年限男滿30年、女滿25年,且實際繳費年限達到15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四、待遇保障
(一)按繳費與待遇掛鉤的原則。用人單位所有參保職工和其他從業人員按單位平均繳費工資享受其醫療待遇。年平均繳費在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60?79%的,享受個人帳戶和住院報銷待遇;80-94%的,享受個人帳戶、住院報銷、普通門診統籌待遇;95%以上的,享受個人帳戶、普通門診統籌、住院報銷和門診慢性病補助待遇。達到規定繳費年限的退休人員享受個人帳戶、普通門診統籌、住院報銷和門診慢性病補助待遇。
(二)個人帳戶分配。在職人員按年繳費基數的一定比例劃入:45歲以下劃入2%,46歲以上劃入2.5%;退休人員個人帳戶劃入4.6%。
(三)享受待遇時間。1.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后,新參保單位的職工繳費次月起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連續繳費滿6個月的次月起享受生育保險政策規定的有關待遇。兩項保險合并實施前參加生育保險的,其生育保險的連續繳費時間合并計算。原已參加生育保險的職工變更工作時,新單位在3個月內為其接續保險關系并補繳變更工作單位期間費用的,其實際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參保人在變更工作單位期間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超過3個月以上接續保險關系的,其實際繳費年限重新累計計算,變更工作單位期間不享受生育保險待遇。
2.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為職工繳納兩項保險費的,職工患病發生的醫療費用和生育待遇由用人單位按照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政策規定的標準予以支付。
(四)年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按上年度全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6倍確定。起付標準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政策范圍內的住院和門診特殊慢性病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范圍。
(五)普通門診統籌待遇。參保人員在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合規門診醫療費用,先由個人賬戶支付,個人賬戶不足支付時,由職工普通門診統籌基金支付;已評定享受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的,個人賬戶不足支付時,先由門診特殊慢性病配額基金支付;門診特殊慢性病配額基金不足支付時,再由職工普通門診統籌基金支付。普通門診統籌起付標準為每年100元(一年只扣除一次,可累加計入)。起付標準以上合規門診醫療費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級定點醫療機構(含定點藥店)為75%。二級定點醫療機構65%;三級定點醫療機構為60%,年最高支付限額為1000元。
(六)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報銷待遇
合規費用 | 一級醫療機構 (含社區醫療機構) | 二級 醫療機構 | 三級 醫療機構 | 轉外 醫療機構 | |
起付標準 | 年度首次 | 200元 | 600元 | 900元 | 1000元 |
第二次及以上 | 100元 | 500元 | 800元 | 900元 | |
報銷比例 | 在職 | 90% | 85% | 82% | 82% |
退休 | 92% | 87% | 84% | 84% |
※參保人員由于下列項目或情形發生的醫療費用,個人要先自付一定比例, 剩余醫療費用再核規定比例報銷。個人自付比例為:
(1)《藥品目錄》內的乙類藥品,個人先自付5%;
(2)《診療項目目錄》內的特殊檢查,特殊治療,個人先自付10%;
(3)各類體內置放材料,國產類個人先自付15%,進口類個人先自付30%;
(4)經批準,前往市外轉診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個人先自付醫療費用總額的10%;非市外轉診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個人先自付醫療費用總額的20%。
(5)參保人員在門診統籌、門診特殊慢性病及住院使用特殊(談判)藥品時,須先按省級確定的比例自付后,再按我市乙類藥品目錄管理辦法執行。
(七)大病保險報銷待遇
在保險年度內,在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合規個人負擔累計達到12000元以上的部分,按“分段計算、累加支付”的辦法進入大病保險報銷。具體報銷辦法為:
起付標準 | 個人負擔醫療費用段 | 報銷比例 | 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額 |
12000元 | 12000元以上?30000元(含) | 55% | 不封頂 |
30000元以上?100000元(含) | 65% | ||
100000 元以上 | 75% | ||
※12000元起付線為年度免賠,一年只扣除一次, 可累加計入。 |
(八)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
患有以下慢性病,可申報享受慢性病門診醫療待遇。門診特殊慢性病實行分類管理,分為Ⅰ類病種、Ⅱ類病種和Ⅲ類病種。
類別 | 病種 | 報銷比例 | 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額 |
Ⅰ類 | 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及維持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癥期、腎功能衰竭期、失代償期)、器官移植術后門診抗排異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并發癥)、再生障礙性貧血、高血壓(極高危)、重性精神病、慢性重型肝炎抗病毒治療、肝硬化、血友病、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癥、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臟(腦)介入支架(搭橋)術后、新冠肺炎纖維化、耐多藥結核、其他疑難罕見病 | 在職75% 退休80% | 按病情和用藥劑量核定配額 |
Ⅱ類 | 2級高血壓、2型糖尿病、支氣管哮喘、老慢支、前列腺疾病、痛風、腦梗塞、心臟病、硬皮病、結核病、腦出血、肺氣腫、癲癇、抑郁癥(含焦慮癥、心境障礙) | 在職75% 退休80% | 2200元 |
Ⅲ類 | 慢性膽囊炎(結石)泌尿系統結石、盆腔炎、子宮肌瘤、頸腰椎病、慢性萎縮性胃炎、銀屑病 | 在職75% 退休80% | 1800元 |
※1、經專家組評定,同時患有多個門診慢性病的,按配額標準高的病種確定年度配額標準,并在此配額標準的基礎上,其它慢性病按下一類慢性病配額標準的50%增加配額。配額病種不超過兩個。 2、2020年4月22日起,申請職工門診特殊慢性病(Ⅰ類病種)待遇資格時,不再受用人單位參保職工年平均繳費工資和個人繳費工資基數限制,經評審符合享受條件的,可正常享受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 |
三、關系轉移接續
1、參保人員在本市范圍內轉移的,其繳費年限互相認可。
2、市外轉入本市的,有接收單位的由單位按照規定,辦理登記繳費手續,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無接收單位的,個人在原基本醫療保險關系轉入后的3個月內到本市經辦機構按規定辦理了登記并補足年度繳費的,其在原就業地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計算為實際繳費年限。超過3個月的,從足額補繳之日起3個月后開始享受待遇。
咸寧市城鄉居民醫保政策待遇
一、適用范圍
本市轄區內所有城鄉居民(參加城鎮職工醫保的除外),不受戶籍限制。城鄉居民不能同時參加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不能重復享受城鎮職工醫保和城鄉居民醫保待遇。
二、繳費標準
1、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準隨國家調整變化。2019年為250元。
2、對農村貧困人口中的特困供養人員、孤兒、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員、喪失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和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中經核定的特困家庭夫妻及其傷殘子女等特殊群體給予全額參保補貼其他農村貧困人口按當年城鄉居民個人繳費標準的50%給予定額參保補貼。
三、參保繳費
城鄉居民參保實行年繳費制,城鎮居民以社區為單位由所在社區負責辦理居民個人參保登記和繳費手續,農村居民以家庭為單位由所在村負責辦理居民個人參保登記和繳費手續,在校學生、在園(所)幼兒以學校(園、所)為單位集中參保登記繳費。
1、繳費期原則上為當年9月1日至12月31日,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相應的城鄉居民醫保待遇。因特殊原因未能按時參保繳費的,可延長至2020年2月28日。因特殊原因在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2月28日期間參保繳費的,繳費到賬后次日即可享受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2、在校大(中專)學生,繳費期為當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待遇享受時間為當年9月1日至次年8元31日。2017年9月1日至11月30日期間參加了我市城鄉居民醫保的2018年大(中專)院校應屆畢業生,其城鄉居民醫保待遇享受截止時間由當年8月31日延續當年12月31日。
四、關系接續
城鄉居民醫保關系由異地轉入的,從原參保地轉出之日起3個月內辦理參保繳費手續。符合政策規定從城鎮職工轉入城鄉居民醫保的,在城鎮職工醫保繳費(年度無欠繳)期滿次月辦理參保繳費手續。按上述規定時間辦理轉入參保繳費手續的,從繳費之日(以繳費憑證日期為準)起享受當年城鄉居民醫保待遇。未按上述規定時間辦理轉入繳費手續,從參保繳費的第四個月起享受當年城鄉居民醫保待遇。
五、待遇保障
1、普通門診統籌待遇
城鄉居民普通門診統籌限二級及以下定點醫療機構就診結算,年度起付標準50元(實行基本藥物制度的鄉鎮(辦》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不設起付標準),年基金最高支付限額200元。
2、基本醫療保險住院報銷待遇
就診醫療機構級別 | 起付標準 | 報銷比例 |
市內一級醫療機構 | 200元 | 85% |
二級綜合及專科醫療機構 | 600元(綜合) /400元(專科) | 70% |
三級綜合及專科醫療機構 | 1000元(綜合) /800元(專科) | 60% |
轉市外醫療機構 | 1200元 | 55% |
※城鄉居民在一個結算年度內兩次及以上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起付標準減半。一級醫療機構不執行起付標準減半政策。 |
※ 縣域外市內轉診待遇。辦理轉診手續的,到市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合規醫療費用個人自焚10%,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合規醫療費用個人自費20%。縣域外市內轉診部分醫療機構級別,住院起付線標準為1100元,住院報銷比例60%。
未辦理轉診手續住院待遇。在縣域外市內、市外未辦理轉診手續或自行在縣域外市內、市外定點、非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的,其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住院報銷比例減半。
3、生育待遇
符合生育政策的參保城鄉居民住院分娩,基金實行限額支付,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額900元。符合規定的產前檢查費用納入門診統籌基金支付范圍。
4、大病保險報銷待遇
在保險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后,合規個人負擔累計達到12000元以上的部分,按“分段比例,由低到高,累計補償”的辦法進入大病保險報銷。具體報銷辦法為:
起付標準 | 個人負擔醫療費用段 | 報銷比例 | 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額 |
12000元 | 12000元以上?30000元(含) | 60% | 不封頂 |
30000元以上?100000元(含) | 65% | ||
100000 元以上 | 75% | ||
※12000元起付線為年度免賠,一年只扣除一次, 可累加計入。 |
5、 門診特殊慢性病待遇
參保居民患有以下慢性病,可申報享受慢性病門診醫療待遇。門診特殊慢性病實行分類管理,分為Ⅰ類、Ⅱ類、Ⅲ類病種。
類別 | 病種 | 報銷比例 | 基金年最高支付限額 |
Ⅰ類 | 各類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血友病、慢性腎衰竭(尿毒癥期、腎功能衰竭期、失代償期)、器官移植術后、新冠肺炎纖維化、耐多藥結核 | 75% | 門診一般檢查治療費用,年定額補助3000元。使用靶向藥購藥費用、慢性腎衰竭透析費用、器官移植術后門診抗排異藥物費用,根據具體病情、療程用藥量計算配額標準。 |
Ⅱ類 | 系統性紅斑狼瘡(活動期)、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癥、慢性重度肝炎(抗病毒治療、肝纖維化)、重性精神病、高血壓(合并嚴重并發癥)、糖尿病(合并嚴重并發癥)、心臟(腦、大血管)介入支架(搭橋)術后、慢性骨髓炎、類風濕關節炎、重癥肌無力、地中海貧血、系統硬化病、罕見病 | 75% | 不超過3000元 |
Ⅲ類 | 高血壓、糖尿病、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強直性脊柱炎、風濕性心臟病、慢性肺源性心臟病、冠心病、腦血管意外后遺癥、肺結核 | 75% | 不超過1200 |
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
1、范圍對象:
一是異地安置退休人員:指退休后在異地定居并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二是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退休后在異地居住生活且居住一年以上的人員;三是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一年以上的人員;四是異地轉診人員:指符合參保地轉診規定的人員。
2、辦事程序:
一是先備案,參保人員異地就醫之前需要在參保地的經辦機構進行備案;二是選定點,就是選擇異地定點醫療機構就醫。三是持卡就醫,異地就醫人員到醫院要持社會保障卡辦理入院登記和出院結算。社會保障卡是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直接結算的唯一憑證,在入院登記、出院結算時需要持卡辦理。
3、待遇政策:
一是就醫地目錄:參保人員跨省就醫時原則上執行就醫地的支付范圍,包括基本醫療保險的藥品目錄,診療項目和服務設施標準;二是參保地政策參保人員跨省異地就醫原則上執行參保地的支付政策,主要指醫保基金的起付線、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額等等;三是就醫地管理,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的時候,就醫地經辦機構要為異地就醫人員提供和本地參保人員相同的服務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