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課程選課方式:
北京大學:課程分為專業必修課、專業選修課、通選課、公選課以及全校必修課(含政治、體育、英語、計算機和軍事理論等)。英語課在學生入學分段考試之后就按測試結果分班,從第二學期開始學生在網上自選英語課。專業必修課由學生所在院系統一安排。
政治課、體育課、計算機課程和全校公選課直接由學生自己上網選課。通選課采取面對面和網上選課相結合的方式。在選課期間,每門通選課都有一個固定的選課教室。學生在指定時間內到想選的課程的教室聽任課教師講解并和教師就有關問題進行交流,然后填寫選課單。
第三輪選課時選公共選修課程,除大一第一學期不能選修公共課程外,學校對之后每學期選修的公共課程數沒有任何限制,只是對文理科學生在所選科目要求上有所不同。。
學生選課的過分自由引起的學生知識結構不合理和共同目標共同價值觀的喪失成為許多人批評的焦點。集中和分配制在一定程度上既保證專業課學習的深度,又擴大學生的視野,拓寬知識的廣度,為學生的個人愛好留有適當的余地。
各個學校根據自己的側重點而決定采用哪種制度。實際上,我國的很多高校對必修課程、選修課程的界定以及各類課程所占比例的劃分,也是尋求選課制兩種理念的張力在“度”上平衡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