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被錄取了也是可以選擇復讀的,對學生自身和下一年再次參加高考都是沒有什么影響的。如果考生被錄取了但沒有去錄取院校,學校會在考學后統一到省招生辦辦理退檔的,不會影響到考生的第二年高考錄取。
擴展資料
通過有關專家對復讀現象的研究認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復讀。因為復讀后個人成績提高的幅度差別很大。一般情況下,提高潛力最大的學生高考分數應該在400分以上的考生,這些學生有一定的基礎,能夠看到考上大學的希望,只是需要有好的老師在復讀補習時點撥,這類學生經過補習一般能提高200分左右。而以幾分之差沒能考上名牌大學的高分考生一般考分上漲空間較小,特別是已經上了重點線的考生選擇復讀是得不償失的。
此外,原本基礎太差,由家長督促復讀的學生,由于學習態度不端正,積極性不高,很有可能越補越差,分數不升反降。最后還有一類考生是三校生,即職高生、中專生、技校生,他們水平參差不齊,雖然基礎較差但大多非常用功,他們提高幅度在復讀生中處于中等水平。
因此專家建議,復讀與否關鍵在于學生本人是否有積極性和主動性,家長不應強迫考生復讀。此外,分數太低的考生參加復讀也沒有太大意義。300多分的學生,參加成人高考或者自學考試或許更好,同樣也能接受高等教育。三校考生復讀參加普通高考的效果一般不顯著,少數能夠得上本科錄取分數線。所以三校復讀生復讀目標不如鎖定高職專業,這樣效果更好,將來也有升入本科學習的機會.
眼下,只要在各所中學門前一站,就會看到兩個人氣極旺的焦點,像磁石般把家長們吸引在周圍。一個是高中咨詢處,另外一個就是高考復讀班。隨著本科一批B院校提檔分數線確定,一些未達到所報院校提檔分數的考生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復讀班。“高四生涯并非適合每個人”,帶過多屆高中畢業班的資深教師這樣提醒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