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高考錄取不入學是失信行為
馬上又將迎來高考季,在一考定終生的壓力下,很多發揮不理想或是錄取學校不滿意的考生,會選擇繼續復讀一年,來年再戰。
如今,這樣的小任性可能不能再耍了。河南省招生辦公室負責人介紹,志愿是考生與高校的約定,高校按考生志愿投檔錄取。考生填報志愿后不履行志愿約定或錄取后不入學,浪費招生計劃資源,損害廣大考生利益,均屬于失信行為。
2018年,河南省對在高招中不履行志愿約定的失信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錄取后不入學,2019年再次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不超過2個;
考生失信事實將記入其個人誠信檔案,在普通高招錄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以作為對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據,拒絕錄取失信考生。
其實,參加考試,有關誠信的約束一直存在。
4月29日,司法部發布《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實施辦法》。實施辦法增加了被吊銷法律職業資格證書、因嚴重失信行為被國家有關單位確定為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并納入國家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因其他情形被給予終身禁止從事法律職業處理的人員,不得報名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
而5月1日起,《山東省公共信用信息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施行。
其中參加國家或者本省組織的統一考試作弊信息,在學術研究、職稱評定等工作中弄虛作假信息都將被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并通過社會公開、授權查詢、政務共享等方式披露。
2018年,對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不履行志愿約定的失信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這樣的考生不能再參加高考投檔錄取了。
每個省份都是有不同的規定,對于學生被錄取之后不去報到,部分省份的學校會將這類學生記錄在誠信檔案之中,因為這對學校來講,畢竟是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這類學生還會占用招生的名額,所以無論是對其他學生來講,還是對學校來講,都是會有一定的損失。
(1)、失信考生后果嚴重嗎 對未來有什么影響
失信考生的后果1、一部分地區,會將這類學生記入誠信檔案每個省份都是有不同的規定,對于學生被錄取之后不去報到,部分省份的學校會將這類學生記錄在誠信檔案之中,因為這對學校來講,畢竟是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這類學生還會占用招生的名額,所以無論是對其他學生來講,還是對學校來講,都是會有一定的損失。所以為了給這樣的學生一個警告,會將其記錄在誠信檔案之中,對明年想要繼續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講,會有一些影響。2、考生在...查看更多
所以為了給這樣的學生一個警告,會將其記錄在誠信檔案之中,對明年想要繼續參加高考的考生來講,會有一些影響。
對于在普通高校招生錄取中不履行志愿約定的失信考生,當批次錄取電子檔案停止運轉;對錄取后不入學實際就讀等造成招生計劃浪費的考生,再次報名參加高考將限制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量,在實行平行志愿的各批次,允許其填報志愿的學校數不超過2個。
考生失信事實將記入其個人誠信檔案,在普通高招錄取中向高校提供,高校可將此作為對考生品德衡量的依據,拒絕錄取失信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