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世界青年日的由來和意義
每年2月24日是第三世界青年日。
這個日子的英文名稱是“World Youth Day”,就是“世界青年日”,“第三”兩個字屬于意譯。
1973年7月,第三世界38個國家4000多名代表在突尼斯高呼“獨立、統一、團結”口號,參加了首屆亞非青年聯歡節。1974年7月,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召開的第三世界青年會議,會議主要討論了青年在爭取第三世界各國人民徹底解放斗爭中的統一行動。1975年1月會議便正式決定每年2月24日為第三世界青年日。
第三世界青年日由來
此名詞最先由經濟學家AlfredSauvy于1952年8月14日的法國雜志LeNouvelObservateur中提出。原本是指法國大革命中的ThirdEstate(第三階級)。冷戰時期,一些經濟發展比較落后的國家為表示并不靠攏北約或華約任何一方,用“第三世界”一詞界定自己。
另外,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在1974年2月22日同贊比亞共和國總統卡翁達談話中曾提出:“我看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中間派,日本、歐洲、澳大利亞、加拿大,是第二世界。亞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個非洲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現在,這個詞主要指那些具有很小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UNHumanDevelopmentIndex)的國家,不管他們屬于哪種意識形態。這些國家在學術上也被稱為南部國家,發展中國家,不發達國家和主體世界(MajorityWorld)。
第三世界國家絕大多數過去都是帝國主義的殖民地或附屬國,它們取得政治獨立后,還面臨著肅清殖民主義殘余勢力、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它們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1、第三世界青年日是什么意思及由來是什么
第三世界青年日設立目的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說過:“世界青年日是天主賜的機會,讓我們人生旅途中停下來充電,讓青年們檢視他們深沉的抱負與渴望,提升對教會的歸屬感,宣示共同的信仰,并促成其勇敢明智的選擇,俾使在圣神有力而溫和的指引下,掌握未來歷史的軌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