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看病難”問題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國醫療資源配置存在結構性矛盾。目前,大部分患者在掛號時,即便是普通疾病也會選擇掛專家號,導致了專家號和普通號差別越來越大。各方面因素綜合起來使醫患關系更加緊張,亟待引起重視和解決。
一是醫療資源配置不合理,沒有醫生助理前期診療。國內公立醫院通常是采用掛號制來就診,為了提高診治能力,盡量減少“掛不到號”的情況,很多醫生被要求盡量提高掛號數量,甚至在固有掛號數量的基礎上,還要再加數十個號,專家門診更是如此。患者在醫院掛好專家號之后,沒有醫生助理進行前期診療,特別是對一些定期復查的病患或者需要空腹抽血化驗的病患,等待時間過長。如海寧市第二人民醫院的中醫婦科,患者從早上七點不到在醫院排隊掛專家號,之后等待醫生八點鐘上班,排隊就診,如果掛到的號是30號,一般要等到十點左右才能排到隊就診。
二是醫院宣傳氛圍不平衡,致患者更愿意掛專家號。醫院為了搶占市場,對專家進行上墻廣告宣傳,無形中誤導了病人。只要病人掛了號,專家醫生大病小病都得看,浪費了專家資源。醫院的專家門診和普通門診分別直接對外掛號看病,沒有形成醫生之間的分級診療和分工合作,沒有形成“師傅帶徒弟”的團隊培養人才方式,這種醫療服務模式不利于人才培養。如海寧市內某公立醫院的電梯內貼了各類專家介紹,醫院內部也設立多處宣傳廣告,醫院掛號處的電子屏上也有宣傳,各種宣傳氛圍的促使下,導致掛專家門診的患者越來越多。
一、2021年基層反映類信息中西部多地污水處理存在問題
二、基層反映納稅服務存在的問題及優化納稅
基層建議:一是加強醫療投入,為專家醫生配備醫生助理,或者實行專家醫生和普通醫生團隊合作的醫療服務模式,進行內部分級診療,提高診療效率。二是醫院宣傳氛圍進行整改,引導患者先掛一個普通號,做完一些基礎檢查后再預約專家號,這樣不僅降低成本,節約時間,還便于專家有針對性地提出治療建議,提高就診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