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保障創始股東的控制權
商業形態主要構成正在從傳統行業過渡至新經濟行業,新經濟行業多為輕資產無固定資產可供抵押,因此大量依賴股權融資獲得資金,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往往需要經歷多輪股權融資,從而導致企業創始股東的持股比例不斷被稀釋,繼而逐漸失去對公司的控制權,不利于公司的進一步技術更新和長期發展。
通過設置AB股,在保證投資者收益權的前提下,讓創始股東仍可以以較小的持股比例對公司享有控制權,有利于保護創始股東的權益。
2、避免惡意收購
在創始團隊持有A類特別表決權股份的情況下,即使B類股份被其他投資者收購,也不會對創始團隊的控制權形成威脅,從而可以避免公司被惡意收購。
實行AB股制度的上市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Google在2004年的上市,成為美國高科技行業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分水嶺。2004年之前,在美國上市的高科技公司多數沒有使用AB股架構,比如蘋果、微軟和亞馬遜。然而,2004年以后,美國上市的主要科技公司,不采用AB股的大概只有Twitter了。在中國企業中,使用這種股權結構較著名的有百度和京東。
以谷歌為例,谷歌在2004年上市,上市前引入AB股制度,分為A、B兩類同價股票,兩位企業創始人獲分配B股,其他公眾股東則獲分配A股。
在AB股雙股并行的制度下,A股對應每股只有1票投票權,B股不能公開交易,B股的每股投票權為A股的10倍。谷歌創始人及行政總裁持有幾乎全部B股,實際共持有70%以上投票權,確保了兩位創始人能以較少的持股擁有過半的投票權,從而控制大局。
Facebook采用AB股制度,B股投票權亦是A股的10倍。Facebook 的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為確保有絕對的控制權,扎克伯格在制度以外還加上“表決權代理協議”,即B股投資者可授權他代為表決,加上他本身持有的B股,等于掌握了絕對的表決權,即當時扎克伯格擁有公司 56.9%的投票權。
根據京東2017年的年報,劉強東占股15.8%,卻擁有80%的投票表決權。劉強東用15.8%的股權牢牢掌握了京東的控制權。
京東的AB股制度是這樣設計的:
1、普通股分為A類和B類兩類,劉強東持B類,每1股擁有20票投票權;其他投資人持A類,每1股擁有1票投票權。
2、A類上市交易,B類不上市交易。
3、A類在任何時候均不可以轉換為B類;B類可隨時自由轉換為A類。
4、B類轉讓給非聯屬人士(聯署即直系或其控制的實體)時,則自動轉換成為A類。
5、當劉強東不再擔任京東董事兼CEO或其他特定情況時,其持所有B類將自動立即轉換為等量的A類。
6、A類及B類就所有呈交股東投票的事項一并投票。普通決議,出席的簡單多數通過,特殊決議,出席的2/3通過。
根據小米集團的招股書顯示,Xiaomi Corp采用AB股架構,A類股擁有10票,B類股擁有1票投票權。在AB股結構下,雷軍的31.41%的股份中有20.51%的A類股,加上其10.9%的B類股,雷軍的投票權達到了55.7%,再加上委托投票的2.2%,雷軍實際擁有公司57.9%的投票權。林斌的13.33%中有11.46%的A類股,加上1.87%的B類股,根據A類股的投票規則,林斌擁有公司30%的投票權。這樣一來,雷軍的創始團隊則擁有公司超過87.9%的投票權,可以決定公司重大事項和一般事項。
一.同股不同權的相關法規對比及案例
“同股不同權”是指不同類型的股份表決權不同,又稱“AB股制度”。AB股制度,即為雙重股權制度,是一種特殊的股權架構。不同于傳統公司法堅持的“一股一權”原則,該構架下,公司可以發行兩種A、B股份,前者遵循“一股一權”的原則,后者則是一股多權,且B股的持有者多數是公司的創始人抑或管理層。AB股制度實質上是一種通過分離現金流和投票權而對公司實行有效控制的有效手段。AB股制度下,發行的股票具有如下三個特點...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