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千萬不要上中外合作辦學的項目
關于中外合作辦學,最早可參照1995年發布的《中外合作辦學暫行規定》,以及2018年發布的《關于批準部分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終止的通知》。
而按照這兩部分的規定和通知,目前中外合作辦學的合規合法,能夠以學科教育項目的形式,獲得中外合作院校頒發的學歷,因此從規定方面來看并不存在問題。
那是什么導致了“千萬不要上中外合作辦學”這類說法的誕生呢?主要還是因為其收費高低、辦學模式及市場混雜的原因,問題大致如下:
1)收費普遍較高,常人難以接受:不論是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還是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目前收費都普遍高于一般專業,家境一般的考生很難接受;
2)辦學模式新穎,但性價比有限:許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不僅是收費貴,往往還需要留學或者更長學習時間才能獲得與學費相等的學歷,相較于普通專業性價比很低;
3)市場混雜不堪,項目亂象叢生:隨著大量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到來的,除了正常的優質院校資源外,還有很多國外三流甚至是不合規大學,由此出現了“花錢受騙”的情況。
那么市場真如傳言中所說的“千萬不要上中外合作辦學”一樣嗎?其實非也。教育部早在2018年就已整治過相關項目,而目前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也已凸顯了其優點:
1)兩個學校聯手,兩個學位到手:正如前文所說,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為很多學生提供了獲得國內院校和國外院校學歷的捷徑,也讓從本科開始的留學考研之路更加通暢;
2)中式地域環境,西式教學方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出現,誕生了在國內體驗國外教學模式的方法,為想學習外國大學知識和感受多種教學方式的學生,提供了新方法;
3)錄取分數更低,教學資源不差:分數稍低的同學來說,雖然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高昂,但其錄取分數要求往往會稍低一些,是想要進入優秀院校的選擇之一。
2、中外合作辦學報考弊端
1、就是學費貴。
相比較普通公辦本科專業幾千元的費用來講,真的是貴啊。
2、相對小氛圍不好。
本身錄取分數就要低,難免有自暴自棄,自我菲薄的情況,班級學習氛圍、成績難免不如普通專業的學生。
3、專業會受局限、一般不可轉專業
每個學校只有少數專業與國外高校合作,從中挑選各個方面都剛剛好是并不容易。所以很多專業會受到局限,而且一般是不可以轉專業的。不過也不用要求太多,有得必有失。
4、考研將是個考驗。
對于大學畢業后,不選擇出國,而是要考取國內大學研究生的部分人來說,難度是極大的,因為這些學校的課程體系、授課模式、使用的教材跟國內的都不大一樣,不太利于考研。
最后想說的是,中外合作辦學到底值不值、要不要報考,相信看完了昨天和今天分享的這兩篇文章,各位家長和考生一定也有了自己的判斷。
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出國深造,感受一下國際化視角,那么選擇中外合作辦學是非常不錯的。
但最終的選擇一定要從我們自身角度出發,結合家庭經濟狀況,未來發展規劃,多方面考慮后再做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