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草草视频_成年人在线电影_www性色_久久久久久www_成人激情免费视频_夜夜摸夜夜操

所在位置:大風車考試網 > 生活學習 > 正文

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的修訂

大風車考試網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加強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應當按照《職業病防治法》、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及《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家職業病診斷標準進行,遵循科學、公正、及時、便捷的原則。

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的修訂

第三條 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全國范圍內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依據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的監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以下簡稱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結合本行政區域職業病防治工作實際和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衛生資源,實現職業病診斷機構區域覆蓋。

第四條 各地要加強職業病診斷機構能力建設,提供必要的保障條件,配備相關的人員、設備和工作經費,以滿足職業病診斷工作的需要。

第五條 各地要加強職業病診斷與鑒定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開展職業健康檢查、進行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等全過程的信息化系統,不斷提高職業病診斷與鑒定信息報告的準確性、及時性和有效性。

第六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履行職業病診斷、鑒定的相關義務:

(一)及時安排職業病病人、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治;

(二)如實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的資料;

(三)承擔職業病診斷、鑒定的費用和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醫學觀察期間的費用;

(四)報告職業病和疑似職業病;

(五)《職業病防治法》規定的其他相關義務。

第二章 診斷機構

第七條 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職業病診斷工作,應當在開展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備案。

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自收到完整備案材料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向社會公布備案的醫療衛生機構名單、地址、診斷項目(即《職業病分類和目錄》中的職業病類別和病種)等相關信息。

第八條 醫療衛生機構開展職業病診斷工作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持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

(二)具有相應的診療科目及與備案開展的診斷項目相適應的職業病診斷醫師及相關醫療衛生技術人員;

(三)具有與備案開展的診斷項目相適應的場所和儀器、設備;

(四)具有健全的職業病診斷質量管理制度。

第九條 醫療衛生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備案時,應當提交以下證明其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條件的有關資料:

(一)《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原件、副本及復印件;

(二)職業病診斷醫師資格等相關資料;

(三)相關的儀器設備清單;

(四)負責職業病信息報告人員名單;

(五)職業病診斷質量管理制度等相關資料。

第十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對備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合法性負責。

當備案信息發生變化時,應當自信息發生變化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向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提交變更信息。

第十一條 設區的市沒有醫療衛生機構備案開展職業病診斷的,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根據職業病診斷工作的需要,指定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承擔職業病診斷工作。

第十二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的職責是:

(一)在備案的診斷項目范圍內開展職業病診斷;

(二)及時向所在地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職業病;

(三)按照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要求報告職業病診斷工作情況;

(四)承擔《職業病防治法》中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三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依法獨立行使診斷權,并對其作出的職業病診斷結論負責。

第十四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建立和健全職業病診斷管理制度,加強職業病診斷醫師等有關醫療衛生人員技術培訓和政策、法律培訓,并采取措施改善職業病診斷工作條件,提高職業病診斷服務質量和水平。

第十五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公開職業病診斷程序和診斷項目范圍,方便勞動者進行職業病診斷。

職業病診斷機構及其相關工作人員應當尊重、關心、愛護勞動者,保護勞動者的隱私。

第十六條 從事職業病診斷的醫師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取得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頒發的職業病診斷資格證書:

(一)具有醫師執業證書;

(二)具有中級以上衛生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熟悉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職業病診斷標準;

(四)從事職業病診斷、鑒定相關工作三年以上;

(五)按規定參加職業病診斷醫師相應專業的培訓,并考核合格。

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依據本辦法的規定和國家衛生健康委制定的職業病診斷醫師培訓大綱,制定本行政區域職業病診斷醫師培訓考核辦法并組織實施。

第十七條 職業病診斷醫師應當依法在職業病診斷機構備案的診斷項目范圍內從事職業病診斷工作,不得從事超出其職業病診斷資格范圍的職業病診斷工作;職業病診斷醫師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參加職業衛生、放射衛生、職業醫學等領域的繼續醫學教育。

第十八條 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加強本行政區域內職業病診斷機構的質量控制管理工作,組織開展職業病診斷機構質量控制評估。

職業病診斷質量控制規范和醫療衛生機構職業病報告規范另行制定。

第三章 診 斷

第十九條 勞動者可以在用人單位所在地、本人戶籍所在地或者經常居住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第二十條 職業病診斷應當按照《職業病防治法》、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及《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家職業病診斷標準,依據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和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等,進行綜合分析。材料齊全的情況下,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在收齊材料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診斷結論。

沒有證據否定職業病危害因素與病人臨床表現之間的必然聯系的,應當診斷為職業病。

第二十一條 職業病診斷需要以下資料:

(一)勞動者職業史和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包括在崗時間、工種、崗位、接觸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名稱等);

(二)勞動者職業健康檢查結果;

(三)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

(四)職業性放射性疾病診斷還需要個人劑量監測檔案等資料。

第二十二條 勞動者依法要求進行職業病診斷的,職業病診斷機構不得拒絕勞動者進行職業病診斷的要求,并告知勞動者職業病診斷的程序和所需材料。勞動者應當填寫《職業病診斷就診登記表》,并提供本人掌握的職業病診斷有關資料。

第二十三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時,應當書面通知勞動者所在的用人單位提供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的職業病診斷資料,用人單位應當在接到通知后的十日內如實提供。

第二十四條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時間內提供職業病診斷所需要資料的,職業病診斷機構可以依法提請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督促用人單位提供。

第二十五條 勞動者對用人單位提供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等資料有異議,或者因勞動者的用人單位解散、破產,無用人單位提供上述資料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依法提請用人單位所在地衛生健康主管部門進行調查。

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自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對存在異議的資料或者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作出判定。

職業病診斷機構在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作出調查結論或者判定前應當中止職業病診斷。

第二十六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需要了解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時,可以對工作場所進行現場調查,也可以依法提請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現場調查。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完成現場調查。

第二十七條 在確認勞動者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時,當事人對勞動關系、工種、工作崗位或者在崗時間有爭議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告知當事人依法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第二十八條 經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督促,用人單位仍不提供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結果、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等資料或者提供資料不全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結合勞動者的臨床表現、輔助檢查結果和勞動者的職業史、職業病危害接觸史,并參考勞動者自述或工友旁證資料、衛生健康等有關部門提供的日常監督檢查信息等,作出職業病診斷結論。對于作出無職業病診斷結論的病人,可依據病人的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結果,作出疾病的診斷,提出相關醫學意見或者建議。

第二十九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可以根據診斷需要,聘請其他單位職業病診斷醫師參加診斷。必要時,可以邀請相關專業專家提供咨詢意見。

第三十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作出職業病診斷結論后,應當出具職業病診斷證明書。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由參與診斷的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執業醫師簽署。

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對職業病診斷醫師簽署的職業病診斷證明書進行審核,確認診斷的依據與結論符合有關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并在職業病診斷證明書上蓋章。

職業病診斷證明書的書寫應當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職業病診斷證明書一式五份,勞動者一份,用人單位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一份,用人單位兩份,診斷機構存檔一份。

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應當于出具之日起十五日內由職業病診斷機構送達勞動者、用人單位及用人單位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

第三十一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建立職業病診斷檔案并永久保存,檔案應當包括:

(一)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二)職業病診斷記錄;

(三)用人單位、勞動者和相關部門、機構提交的有關資料;

(四)臨床檢查與實驗室檢驗等資料。

職業病診斷機構擬不再開展職業病診斷工作的,應當在擬停止開展職業病診斷工作的十五個工作日之前告知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和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妥善處理職業病診斷檔案。

第三十二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發現職業病病人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所在地縣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在作出職業病診斷之日起十五日內通過職業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監測信息系統進行信息報告,并確保報告信息的完整、真實和準確。

確診為職業病的,職業病診斷機構可以根據需要,向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用人單位提出專業建議;告知職業病病人依法享有的職業健康權益。

第三十三條 未承擔職業病診斷工作的醫療衛生機構,在診療活動中發現勞動者的健康損害可能與其所從事的職業有關時,應及時告知勞動者到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職業病診斷。

第四章 鑒 定

第三十四條 當事人對職業病診斷機構作出的職業病診斷有異議的,可以在接到職業病診斷證明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作出診斷的職業病診斷機構所在地設區的市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申請鑒定。

職業病診斷爭議由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組織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

第三十五條 職業病鑒定實行兩級鑒定制,設區的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負責職業病診斷爭議的首次鑒定。

當事人對設區的市級職業病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診斷鑒定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原鑒定組織所在地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申請再鑒定,省級鑒定為最終鑒定。

第三十六條 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可以指定辦事機構,具體承擔職業病診斷鑒定的組織和日常性工作。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的職責是:

(一)接受當事人申請;

(二)組織當事人或者接受當事人委托抽取職業病診斷鑒定專家;

(三)組織職業病診斷鑒定會議,負責會議記錄、職業病診斷鑒定相關文書的收發及其他事務性工作;

(四)建立并管理職業病診斷鑒定檔案;

(五)報告職業病診斷鑒定相關信息;

(六)承擔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委托的有關職業病診斷鑒定的工作。

職業病診斷機構不能作為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

第三十七條 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本行政區域內依法承擔職業病診斷鑒定工作的辦事機構的名稱、工作時間、地點、聯系人、聯系電話和鑒定工作程序。

第三十八條 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設立職業病診斷鑒定專家庫(以下簡稱專家庫),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及時調整其成員。專家庫可以按照專業類別進行分組。

第三十九條 專家庫應當以取得職業病診斷資格的不同專業類別的醫師為主要成員,吸收臨床相關學科、職業衛生、放射衛生、法律等相關專業的專家組成。專家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

(二)具有相關專業的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熟悉職業病防治法律法規和職業病診斷標準;

(四)身體健康,能夠勝任職業病診斷鑒定工作。

第四十條 參加職業病診斷鑒定的專家,應當由當事人或者由其委托的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從專家庫中按照專業類別以隨機抽取的方式確定。抽取的專家組成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以下簡稱鑒定委員會)。

經當事人同意,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可以根據鑒定需要聘請本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外的相關專業專家作為鑒定委員會成員,并有表決權。

第四十一條 鑒定委員會人數為五人以上單數,其中相關專業職業病診斷醫師應當為本次鑒定專家人數的半數以上。疑難病例應當增加鑒定委員會人數,充分聽取意見。鑒定委員會設主任委員一名,由鑒定委員會成員推舉產生。

職業病診斷鑒定會議由鑒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主持。

第四十二條 參加職業病診斷鑒定的專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

(一)是職業病診斷鑒定當事人或者當事人近親屬的;

(二)已參加當事人職業病診斷或者首次鑒定的;

(三)與職業病診斷鑒定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

(四)與職業病診斷鑒定當事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鑒定公正的。

第四十三條 當事人申請職業病診斷鑒定時,應當提供以下資料:

(一)職業病診斷鑒定申請書;

(二)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三)申請省級鑒定的還應當提交市級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第四十四條 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應當自收到申請資料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完成資料審核,對資料齊全的發給受理通知書;資料不全的,應當當場或者在五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當事人補充。資料補充齊全的,應當受理申請并組織鑒定。

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收到當事人鑒定申請之后,根據需要可以向原職業病診斷機構或者組織首次鑒定的辦事機構調閱有關的診斷、鑒定資料。原職業病診斷機構或者組織首次鑒定的辦事機構應當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日內提交。

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應當在受理鑒定申請之日起四十日內組織鑒定、形成鑒定結論,并出具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第四十五條 根據職業病診斷鑒定工作需要,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可以向有關單位調取與職業病診斷、鑒定有關的資料,有關單位應當如實、及時提供。

鑒定委員會應當聽取當事人的陳述和申辯,必要時可以組織進行醫學檢查,醫學檢查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

需要了解被鑒定人的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情況時,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根據鑒定委員會的意見可以組織對工作場所進行現場調查,或者依法提請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組織現場調查。現場調查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

醫學檢查和現場調查時間不計算在職業病鑒定規定的期限內。

職業病診斷鑒定應當遵循客觀、公正的原則,鑒定委員會進行職業病診斷鑒定時,可以邀請有關單位人員旁聽職業病診斷鑒定會議。所有參與職業病診斷鑒定的人員應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個人隱私、商業秘密。

第四十六條 鑒定委員會應當認真審閱鑒定資料,依照有關規定和職業病診斷標準,經充分合議后,根據專業知識獨立進行鑒定。在事實清楚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作出鑒定結論,并制作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鑒定結論應當經鑒定委員會半數以上成員通過。

第四十七條 職業病診斷鑒定書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勞動者、用人單位的基本信息及鑒定事由;

(二)鑒定結論及其依據,鑒定為職業病的,應當注明職業病名稱、程度(期別);

(三)鑒定時間。

診斷鑒定書加蓋職業病鑒定委員會印章。

首次鑒定的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一式五份,勞動者、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所在地市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原診斷機構各一份,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存檔一份;省級鑒定的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一式六份,勞動者、用人單位、用人單位所在地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原診斷機構、首次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各一份,省級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存檔一份。

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的格式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統一規定。

第四十八條 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出具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后,應當于出具之日起十日內送達當事人,并在出具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后的十日內將職業病診斷鑒定書等有關信息告知原職業病診斷機構或者首次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并通過職業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監測信息系統報告職業病鑒定相關信息。

第四十九條 職業病鑒定結論與職業病診斷結論或者首次職業病鑒定結論不一致的,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應當在出具職業病診斷鑒定書后十日內向相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報告。

第五十條 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應當如實記錄職業病診斷鑒定過程,內容應當包括:

(一)鑒定委員會的專家組成;

(二)鑒定時間;

(三)鑒定所用資料;

(四)鑒定專家的發言及其鑒定意見;

(五)表決情況;

(六)經鑒定專家簽字的鑒定結論。

有當事人陳述和申辯的,應當如實記錄。

鑒定結束后,鑒定記錄應當隨同職業病診斷鑒定書一并由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存檔,永久保存。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五十一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定期對職業病診斷機構進行監督檢查,檢查內容包括:

(一)法律法規、標準的執行情況;

(二)規章制度建立情況;

(三)備案的職業病診斷信息真實性情況;

(四)按照備案的診斷項目開展職業病診斷工作情況;

(五)開展職業病診斷質量控制、參加質量控制評估及整改情況;

(六)人員、崗位職責落實和培訓情況;

(七)職業病報告情況。

第五十二條 設區的市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職業病鑒定辦事機構的監督管理,對職業病鑒定工作程序、制度落實情況及職業病報告等相關工作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五十三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監督檢查時,有權查閱或者復制有關資料,職業病診斷機構應當予以配合。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五十四條 醫療衛生機構未按照規定備案開展職業病診斷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并處三萬元以下罰款。

第五十五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其作出的職業病診斷無效,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的第八十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一)超出診療項目登記范圍從事職業病診斷的;

(二)不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履行法定職責的;

(三)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

第五十六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未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疑似職業病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七十四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五十七條 職業病診斷機構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給予警告,并可以根據情節輕重處以三萬元以下罰款:

(一)未建立職業病診斷管理制度的;

(二)未按照規定向勞動者公開職業病診斷程序的;

(三)泄露勞動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

(四)未按照規定參加質量控制評估,或者質量控制評估不合格且未按要求整改的;

(五)拒不配合衛生健康主管部門監督檢查的。

第五十八條 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組成人員收受職業病診斷爭議當事人的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由省級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八十一條的規定進行處理。

第五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未依法履行職責,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八十三條第二款規定進行處理。

第六十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七十二條規定進行處理:

(一)未按照規定安排職業病病人、疑似職業病病人進行診治的;

(二)拒不提供職業病診斷、鑒定所需資料的;

(三)未按照規定承擔職業病診斷、鑒定費用。

第六十一條 用人單位未按照規定報告職業病、疑似職業病的,由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管部門按照《職業病防治法》第七十四條規定進行處理。

第七章 附 則

第六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證據”,包括疾病的證據、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的證據,以及用于判定疾病與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之間因果關系的證據。

第六十三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衛生部2013年2月19日公布的《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一、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最新版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加強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辦法。第二條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應當按照《職業病防治法》、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及《職業病分類和目錄》、國家職業病診斷標準進行,遵循科學、公正、及時、便捷的原則。第三條國家衛生健康委負責全國范圍內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衛生健康主...查看更多

二、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全文內容

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扶持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以下稱《實施條例》)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指: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并以此為基礎開展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查看更多

三、山西省普通高中學籍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

總則第一條 為了適應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工作要求,促進普通高中學校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建立良好的教育教學秩序,提高普通高中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制定《山西省普通高中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本省各級人民政府、社會團體及公民個人舉辦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和完全中學高中部(以下簡稱“普通高中”)。入學第三條 應屆初中畢業生經參加市...查看更多

四、山西省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試行)主要內容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規范本省中小學生學籍管理,進一步提升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教育部《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訂本實施細則。第二條 本細則適用于本省各級人民政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小學、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學校、專門學校及其他依法實施義務教育...查看更多

五、山西省學籍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全文解讀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規范本省中小學生學籍管理,進一步提升管理科學化、規范化水平,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受教育的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及教育部《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訂本實施細則。第二條 本細則適用于本省各級人民政府、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其他社會組織及公民個人依法舉辦的小學、初中、普通高中、特殊教育學校、專門學校及其他依法實施義務教育...查看更多

六、最新的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管理暫行辦法

農人工薪酬確保金處理暫行辦法第一條為確保農人工薪酬確保金準則運轉,防止和處理企業拖欠農人工薪酬問題,保護農人工的合法權益,依據《國務院關于處理農人工問題的若干定見》(國發?2006?5號)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人工薪酬確保金處理辦法》(新政辦發?2007?114號)的規則,擬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民豐縣行政區域內從事各類房子建造、市政基礎設施、公路、水利、通訊、工礦等新建、擴建、改建工程中運...查看更多

七、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管理辦法相關內容

績效考核管理辦法一、考核原則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省、市、區有關績效工資分配政策,正確行使績效工資分配的自主權。實行科學考核、績效掛鉤、按勞分配,建立自主靈活、符合檔案工作特點的激勵分配機制,進一步擴大單位內部分配自主權、增強競爭意識,充分調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促進檔案工作全面健康發展。二、分配原則(一)堅持“多勞多得、不勞不得、優績優酬、責益相符”的原則。(...查看更多

八、機關單位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

為進一步規范薪酬管理,充分發揮工資的激勵與導向作用,進一步發揮監督、檢查、管控等職能作用,充分體現“多勞多得”的指導思想。提高公司生產經營管理水平,創立一套有效的考核評估機制,對各部門工作要求和目標的完成情景進行有效的考核、評估、跟進和控制,特制定績效考核管理辦法。一、指導思想(一)確保公司、各部門和個人的目標完全一致,提高公司科室整體管理本事和服務水平。(二)進一步調動公司各部門員工的工作進取性...查看更多

九、學校教職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全文內容

為加強學院內部管理,充分調動機關處室干部職工和教學院部教師的工作主動性、進取性, 激發院內各單位的工作活力,強化全院教職工工作職責心,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教學質量,決定建立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機制。根據有關法規、文件精神,在專家審定的基礎上制訂本辦法。本辦法所指績效考核是指經過對被考核部門的工作實績進行考察、核實,其結果作為對相關部門進行獎罰的依據。一、考核的基本原則(一)陽光操作的原則(二)注重實績...查看更多

十、公司員工績效考核管理辦法及細則

一、目的1、加強物業企業內部管理,提高公司管理服務水平,確保落實公司經營目標;2、調動員工進取性,強化員工的職責意識和目標導向,促使員工不斷地改善和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二、適用范圍1、公司所有部門;2、公司除領導班子成員、試用期員工以外的所有在職員工。三、考核周期分為月度考核和年度考核。月度考核具體周期為上月26日至本月25日為一個月考核周期,年度考核取該年12個月考核結果的平均值。四、考核原...查看更多

  • 相關文章
  • 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最新版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最新版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加強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辦法。..

  • 精選關于交友的名言警句的小故事精選關于交友的名言警句的小故事

    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付玄2、一人知已足平生。??趙翼3、勢利的朋友,遲早會離你而去。??亞當斯4、樂莫樂兮新相知。??屈原

  • 關于交友的名言警句的摘抄關于交友的名言警句的摘抄

    1、萬兩黃金容易得,知心一個也難求。??曹雪芹2、連一個好朋友都沒有的人,根本不值得活著。??德謨克利特

  • 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最新版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辦法最新版

    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為了規范職業病診斷與鑒定工作,加強職業病診斷與鑒定管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下簡稱《職業病防治法》),制定本辦法。..

  • 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的5個方法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的5個方法

    一、降低要求降低要求,暫時的降低要求,并不會損失什么,要記住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只要你不放棄,積極樂觀去面對生活,后面必然就會有許許多多重生的機會。降低要求..

  • 公司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內容有哪些公司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內容有哪些

    1.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內容

  • 警校畢業需要考公務員嗎 基本的要求有哪些警校畢業需要考公務員嗎 基本的要求有哪些

    一、警校畢業生需要考公務員嗎如果想當警察,建議公安院校的學生先參加公安聯考,即面對公安院校公安專業應屆畢業生的考試。

  • 大學期間可以換專業嗎 轉專業難嗎大學期間可以換專業嗎 轉專業難嗎

    可以,本科和?贫伎梢栽谛U{換專業。如果屬于同一個錄取批次,就可以。上大學之后是可以轉專業的,需要你的成績優異、有拿的出的獎項、能夠說服你所在院校的領導放你..

  • 大學畢業時間一般是幾月幾號 啥時候畢業大學畢業時間一般是幾月幾號 啥時候畢業

    一般是6月30號,大學畢業沒有具體的時間,而且畢業時間因不同的學校會有所差異,同一所學校在不同的年份也會有所差異,一般各大院校的畢業時間集中在6月~7月初。以下..

  • 填表格學歷是大專還是專科填表格學歷是大專還是?

    學歷寫?。我們在填寫學歷時,語言要規范和嚴謹一些,大專是一個籠統的說法,故一般我們填寫?啤?拼髮W?频暮喎Q,是高等學歷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一般招收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级片网|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广东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 |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 国产高清视频一区 | 一区二区免费在线观看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亚洲欧洲日韩 | 午夜小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一区久久久久 |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 | av毛片|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 91在线视频播放 | 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 黄色小视频在线观看 | 级毛片| 久久伊人中文字幕 | 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 天堂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亚洲调教 | 亚洲欧美久久 | 日韩高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 | 欧美色影院 | 中国大陆高清aⅴ毛片 | 日韩欧美中文 | 青青草原亚洲 |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区 | 久久免费99精品久久久久久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国内精品嫩模av私拍在线观看 | 午夜视频网站 | 亚洲 成人 av | 国产人久久人人人人爽 | 欧美日韩一区在线 | 久久久久久免费精品 | 国产精品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