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學期生物重要考點總結
1、孟德爾(遺傳學之父)的豌豆雜交試驗:
(1)實驗過程: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給高豌豆(或相反),獲得了雜交后的種子,結果雜交后的種子發育的植株都是高莖的。孟德爾又把雜交高豌豆的種子種下去,結果發現長成的植株有高有矮(高矮之比為3:1)。
(2)在相對性狀的遺傳中,表現為隱性性狀(矮豌豆)的,其基因組成只有dd一種,表現為顯性性狀(高豌豆)的,其基因組成有DD或Dd兩種。
2、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3、近親攜帶相同的隱性致病基因比例較大,其后代患該遺傳病的幾率就增大。
八年級下學期生物重要考點總結
1、遺傳是指親子間的相似性,變異是指親子間以及子代個體間的差異。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通過生殖和發育實現的。
2、性狀: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特征、生理特性和行為方式統稱為性狀。
3、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例如:家兔的黑毛與白毛。
4、轉基因超級鼠實驗(研究的是鼠的個體大小,注入的是大鼠生長激素基因)啟示: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同時也說明在生物傳種接代中,生物傳下去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狀。
5、轉基因技術: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
八年級下學期生物重要考點總結
1、在有性生殖過程中,基因經精子或卵細胞傳遞,因此卵細胞和精子就是基因在親子間傳遞的“橋梁”。
2、基因是染色體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狀的片段。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雙螺旋結構。
3、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構成,是細胞核內能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每一種生物細胞內的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
4、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DNA和基因也是成對存在的,分別位于成對的染色體上。人的體細胞中染色體為23對(46條),也就包含了46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有無數個基因。
5、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中,DNA和基因也隨之減少一半;而當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時,染色體又恢復成對,其中有一半染色體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
八年級下學期生物重要考點總結
1、比較法是研究生物進化問題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2、化石:是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種、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系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證據。
3、生物進化的歷程:
(1)比較不同類型動物的化石在地層中出現的順序,從而判斷動物的脊椎動物進化的順序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哺乳類。
(2)通過對鄭氏始孔子鳥與現代鳥和爬行動物的形態和解剖特征的比較,說明鳥類起源于古代爬行類。
(3)利用組成生物體的一些重要物質(蛋白質)的差異性來比較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的方法,表明人和黑猩猩的親緣關系最近。
4、生物進化的總體趨勢: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陸生。
八年級下學期生物重要考點總結
1、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過程:無機物→小分子有機物→大分子有機物→原始生命。
2、原始大氣中與現在大氣明顯的區別是沒有氧氣。
3、米勒(實驗室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和大氣成分來合成氨基酸的第一人)的模擬實驗結論: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構成生命的有機物。
4、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以及雷電等自然條件的作用條件下,形成簡單有機物。隨著雨水進入湖泊和河流,最終匯集到原始的海洋中。
5、原始生命誕生于原始海洋。大約在地球形成以后10億年左右。
八年級生物考試答題技巧
一、審題
提倡“勾勾劃劃,手眼腦齊動”,在題目中劃出關鍵詞,聯系教材知識點,題目設問要求,分析問題,理清解題思路,找出答案。戒絕先入為主、想當然、慣性思維等不良習慣。
二、答案
1.選擇題盡量使用排除法確定答案,對于拿不準的選項,注意:
(1)相信第一印象;
(2)帶絕對意思的選項一般不對。
2.非選擇題答案:
盡量使用專業術語;
首選教材原文,次用題目原文,最后自編語言;
語句通順,條理清楚,意思完整;
一般應注意根據所給橫線長短確定答案字數;
答案應寫在指定位置;
字跡清楚整齊,注意錯別字。
三、考試特別注意
(1)先全面瀏覽試卷,對題目數量、難度心中有數;
(2)答題順序從前到后,先易后難;
(3)碰到難題不糾纏,其它題目做完后再集中力量攻克之,以保證該拿的分數全部拿到;
(4)沒有絕對的把握不要改變第一答案。
(1)、八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和重點筆記
八年級下冊生物知識點總結11、生物體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許多相似特征的現象,叫做生物的遺傳。2、生物體的形態結構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稱為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叫做相對性狀。如人的ABO血型可以看作是一種性狀,其中A型、B型、AB型和O型互為相對性狀。控制生物性狀的因子,稱為基因。3、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染...查看更多
(2)、人教版的八下生物知識點總結歸納
初二下冊生物知識總結11、生物體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形態、結構和生理功能等方面具有許多相似特征的現象,叫做生物的遺傳。 2、生物體的形態結構特征和生理特性都稱為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叫做相對性狀。如人的ABO血型可以看作是一種性狀,其中A型、B型、AB型和O型互為相對性狀。控制生物性狀的因子,稱為基因。 3、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是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的...查看更多
(3)、七年級下冊歷史相關知識點總結歸納
第1課繁盛一時的隋朝一、南北重歸統一1.隋朝的建立 時間: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楊堅都城:長安(今陜西西安)2.隋朝的統一 時間:589年二、隋文帝的統治(“開皇之治”)1.措施:(1)改革制度(2)發展生產(3)注重吏治2.意義: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三、隋朝大運河1.目的:①加強南北交通;②根本原因:鞏固隋朝對全國的統治。2.河段: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查看更多
(4)、七年級下學期歷史必備知識點總結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歸納第1課 繁盛一時的隋朝一、南北重歸統一1、隋朝的建立時間: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楊堅 都城:長安2、隋朝的統一時間:589年思考:聯系南北朝歷史的特點,想想為什么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實現重新統一?①長期的分裂和戰亂,人民渴望統一②北方:經過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縮小,為南北統一創造了條件。南方:江南經濟的發展,南北人民要求結束分裂局面,加強雙方...查看更多
(5)、七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總結歸納
1.“開皇之治”隋文帝的統治措施:①改革制度;②發展生產;③注重吏治。隋文帝在位時期,國家統一、安定,人民負擔較輕,經濟繁榮發展,史稱隋文帝的統治為“開皇之治”。2.貞觀之治1、注重總結歷史經驗教訓,重視人民群眾的力量;2、注重發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3、崇尚節儉;4、任用賢才、虛心納諫。唐太宗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出現繁榮景象,國力逐步強盛。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3.盛世...查看更多
(6)、關于磁場知識點的公式總結
有關磁場必備公式總結磁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磁場不是由原子或分子組成的,但磁場是客觀存在的。以下是物理網整理的磁場必備公式總結,請考生掌握。1.磁感應強度是用來表示磁場的強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單位T),1T=1N/A?m2.安培力F=BIL;(注:LB){B:磁感應強度(T),F:安培力(F),I:電流強度(A),L:導線長度(m)}3.洛侖茲力f=qVB(注V質譜儀{f:洛侖茲...查看更多
(7)、高中物理磁場知識點歸納總結
一、磁現象的電本質1.羅蘭實驗正電荷隨絕緣橡膠圓盤高速旋轉,發現小磁針發生偏轉,說明運動的電荷產生了磁場,小磁針受到磁場力的作用而發生偏轉。2.安培分子電流假說法國學者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質微粒內部,存在一種環形電流-分子電流,分子電流使每個物質微粒都成為微小的磁體,它的兩側相當于兩個磁極。安培是最早揭示磁現象的電本質的。一根未被磁化的鐵棒,各分子電流的取向是雜亂無章的,它們的磁場互相抵消,...查看更多
(8)、初中物理磁場知識點總結
一、磁現象:1、磁*:磁鐵能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質(吸鐵*)2、磁體:定義:具有磁*的物質分類:永磁體分為天然磁體、人造磁體3、磁極:定義:磁體上磁*最強的部分叫磁極。(磁體兩端最強中間最弱)種類:水平面自由轉動的磁體,指南的磁極叫南極(s),指北的磁極叫北極(n)作用規律: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4、磁化:①定義:使原來沒有磁*的物體獲得磁*的過程。②鋼和軟鐵的磁化:軟鐵被磁化后...查看更多
(9)、高中政治會考知識點歸納總結
哲學生活1.意識起源: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生理基礎:意識是人腦的機能。本質: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意識的內容是客觀的,意識的形式是主觀的。無論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意識的形成離不開社會實踐。2.意識的能動作用人的意識的能動性特點和表現: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目的計劃性;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自覺選擇性;人的意識在反映客觀世界時具有主動創...查看更多
(10)、高中政治重要知識點總結大全
高中政治重要知識點歸納 篇11、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 (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2、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改造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前提)3、實踐是人們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動。(改造客觀世界)4、任何真理都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主觀與客觀)5、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無條件的。(有條件的)6、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具體科學指導哲學。(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