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育津貼?領取條件是什么?
生育津貼簡單的來說,只要正常繳納了“五險”(其中包含生育保險)就能領到津貼。
1、生產后一胎產后6個月、二胎產后3個月提交資料進行申報。
2、生產前連續繳納生育險 9 個月,中間不能停交、斷交,沒交夠的不能補繳。
3、發放津貼時,社保必須處于在保狀態,建議生育津貼報銷到帳之前不要停保(至少產后8個月)。
交了生育保險,可以領到多少錢?
生育保險包含三大塊:產檢費用(圍產保健費)、生產費用和生育津貼,報銷金額如下:
● 產檢費用:
即圍產保健費,定額報銷1200元,超出部分不予報銷,微信上傳數據審核通過后,次季度將錢打到醫保卡上(再次提醒大家提前開通醫保卡的金融功能)。
連續繳費不足9個月的,每繳費一個月,支付產前檢查費100元,也就是說連續繳費不足9個月的最多可報銷800元
注意:鄭州市居民醫保、鐵路醫保不享受圍產費用報銷待遇。
● 生產費用:
辦理住院手續時出示社保卡,出院時直接刷卡報銷費用,報銷金額如下:
正常分娩(順產):三類定點醫院:2200元 / 二類及以下醫院:2000元
異常分娩(難產):三類定點醫院:2800元 / 二類及以下醫院:2600元
剖宮產:三類定點醫院:4500元 / 二類及以下醫院:4300元
剖宮產同時做其它婦科手術:5000元
實際花費低于或高于此金額,均按以上標準支付。
注意:對于省醫保來說,順產定額報銷2000元,剖宮產4300元;鐵路醫保不實行定額補償,按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按比例報銷。
● 生育津貼:
津貼=生育時職工所在單位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30天×產假天數,微信上傳數據成功后,次季度可以登錄生育保險新浪博客查看報銷明細表。
領取天數:一胎180天;二胎90天;難產或多胞胎多15天;流產按照時間分別為15天、30天、42天。
撥付時間:報銷明細表公布的當月,津貼撥付至生育時所在單位,再由單位發給個人。
報銷流程是什么?
第1步:生產費用報銷 ?? 持社保卡辦理生育出院手續時,實時結算。
第2步:上傳數據 ?? 一胎生完孩子6個月后上傳資料,二胎生產后3個月后上傳資料,一定要交給自己單位的專管員來上傳,有很多人自己上傳后資料錯誤導致自己拿不到津貼。
以下為目前暫時執行的政策,如果有改變,請遵循醫院和社保局喲~
1、生完寶寶后辭職了,還能拿到生育津貼嗎?
發放津貼時,醫保必須處于在保狀態。如果決定辭職可與公司商量是否能讓單位代繳社保,拿到津貼再停保。
2、生育險沒有連續交夠9個月,能補繳嗎?
不能補繳。
3、自己沒工作,未參保,但老公有市醫保,能用老公的嗎?
這種情況,只能得到正常的生育醫療報銷額的50%,且沒有生育津貼。
4、雙方都交了生育險,該用誰的?
通過女方的社保進行辦理,生育險不能重復申請。
5、沒有市醫保,但是有城鎮居民醫保,生孩子能報銷嗎?
能,根據最新政策,順產報銷700元,剖宮產報銷1600元。
6、在外地生孩子能報銷嗎?
能。在國內其他城市生產的媽媽們,需要保存好生產時的病歷、票據等資料,等產假結束后,把資料交給自己單位的專管員來上傳,次月登錄生育保險新浪博客查看數據處理結果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