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津貼,是指根據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對職業婦女因生育而離開工作崗位期間,給予的生活費用。在實行生育保險社會統籌的地區,由生育保險基金按本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標準支付,支付期限一般與產假期限相一致,不少于90天。那么營口的生育津貼2023年有什么新政策嗎?一般申請多久后可以到賬?以下是小編收集的相關信息僅供參考。具體以官方發布為準。
一、營口生育津貼申請多久后可以到賬及領取流程
生育津貼的到賬時間是按照津貼發放的方式來計算的,不同的發放方式其到賬時間是不一樣的。發放時間為生育當日起三個月后就行發放,由醫保局直接打給生育保險人的社保卡內,到賬時間會在20個工作日內。如果是通過公司申請然后發放到公司賬戶的,則是要按照公司的時間進行計算了。
營口生育津貼領取流程
1、申請:申請人攜帶有效身份證件及生育津貼申報材料,向社會保障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生育津貼支付。
2、受理:核對材料是否齊全完整有效;不符合條件的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原因。
3、審查:審核材料是否合法合規;審核是否符合辦理條件;審核不通過的,一次性告知原因;對審核通過的申報材料按統籌地區規定進行待遇審核,錄入信息系統,打印費用審核單;通過信息系統、書面單據,對審核結果進行復核確認。
4、決定:業務辦結及反饋。根據復核結果結算、支付生育津貼,告知辦理結果。
5、送達:告知辦理結果。
二、2023年營口生育津貼新規
2023年營口生育津貼新規官方暫未公布,沿用的仍是2022年的相關規定。
依據《營口市生育保險和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合并實施工作方案》規定:
規范支付生育保險待遇。生育保險待遇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規定的生育醫療費用(含計劃生育醫療費用)和生育津貼,所需資金從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
1.生育醫療費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并按時足額繳費的,職工從參保次月起享受生育醫療費用待遇。生育醫療費用包括住院分娩、產前檢查、計劃生育三部分。
(1)住院分娩。參保人員在我市統籌區域內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分娩醫療費用,按照醫療保險有關規定予以支付。分娩住院不設置起付標準,報銷比例按醫院等級確定,與普通住院相同。
(2)產前檢查。生育保險報銷范圍內的門診產前檢查費用據實結算,最高限額為500元。產前檢查屬于《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中《孕產婦健康管理服務規范》的項目費用,由公共衛生基金支付,不納入門診產前檢查醫保報銷范圍。
(3)計劃生育。計劃生育手術費用據實結算,最高限額標準如下。
(4)參保人員異地分娩,按照《營口市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住院管理暫行辦法》執行,不設置起付標準,直接聯網結算。在統籌區域內非生育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分娩醫療費用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按照最高支付限額3000元的標準報銷住院分娩醫療費用,未滿3000元的據實支付。在境外發生的生育醫療費用,不予報銷。
(5)參保人員因生育(含計劃生育)發生的合并癥、并發癥及計劃生育手術引起的受術者輕微不良后果住院治療的,納入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并按照醫療保險有關規定予以支付。
(6)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由醫療保險基金按照上述標準支付生育(含計劃生育)醫療費用,不享受生育津貼。
(7)參加生育保險的男職工其配偶生育后,未享受任何生育醫療費用報銷待遇的,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按照最高支付限額3000元的標準報銷住院分娩醫療費用,未滿3000元的據實支付。已由其他制度支付的生育醫療費用,醫療保險不再重復支付。
(8)生育醫療費用(含計劃生育醫療費用)不計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限額、商業補充保險限額。
2.生育津貼。女職工正常分娩的應在分娩前由用人單位為其連續足額繳費滿10個月(早產的應連續繳費至10個月),并連續繳費至女職工產假期滿方可享受生育津貼待遇;連續繳費不足10個月的,不享受生育津貼待遇;男職工護理假津貼參照上述規定執行。兩項保險合并實施前后生育保險繳費時間連續計算,職工調轉或在同一用人單位工作期間繳費中斷,且中斷時間不超過3個月的,用人單位整體補繳中斷期間保費的視為連續繳費。
女職工生育或計劃生育所享受生育津貼,按照其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除以30天再乘以生育津貼計發天數計發。參保女職工所在用人單位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高于本市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300%的,按300%計發;低于本市上年度城鎮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60%的,按60%計發。生育津貼支付期限按照《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和《遼寧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產假期限確定。
生育津貼與工資不得重復享受。財政供養人員產假工資由原渠道解決,不享受生育津貼;差額事業單位人員,按上述生育津貼支付標準計算,在支付生育津貼時需扣除財政負擔的部分工資,支付其余部分。退休人員不享受生育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