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到韶山寫作背景,此詩屬于七言律詩,作者是現代詩人毛澤東,這首詩贊揚了革命人民艱苦卓絕的戰斗精神,歌頌了中國人民戰天斗地的風貌,下面是這首詩的原文和翻譯以及賞析,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原文】
七律到韶山 作者:毛澤東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七律到韶山翻譯:
離別后多少夢境在詛咒歲月的流逝,我的故鄉啊與你一別已過了三十二年。紅旗漫卷吹動農民的武裝,而敵人卻高高舉起霸主的皮鞭。因為太多的壯志才會有犧牲,但我敢令天地翻覆換一副新顏。再喜看大片莊稼如浪濤滾滾,盡是農民英雄們在暮色中收工歸來。
七律到韶山字詞解釋:
⑴別夢:指離別之后,不能忘懷,家鄉與故人常出現在夢中。張泌《寄人》詩:“別夢依稀到謝家。”依稀:仿佛、隱約,不很分明。咒:詛咒、痛恨,這里只是恨的意思。逝川:流去的水,比喻流逝的光陰。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十一:“逝川與流光,飄忽不相待。”
⑵故園:故鄉,指韶山。
⑶紅旗:革命的旗幟,象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農奴:本指封建時代隸屬于農奴主、沒有人身自由的農業勞動者,此處借指舊中國受奴役的貧苦農民。戟:古代的一種刺殺武器。
⑷黑手:指封建地主階級、買辦資產階級及其代表國民黨右派等黑暗勢力的魔掌,喻反動派。高懸:高高舉起。霸主鞭:指反革命武裝,即蔣介石反動武裝。
⑸為有:因為有。多:增強激勵。敢教:能令、能使。
⑹日月換新天:謂半封建半殖民地韻舊中國變為*的新中國。
⑺喜看:高興地看到。菽:豆類的總稱。千重浪:一層層波浪,喻指隨風起伏的大片莊稼。
⑻英雄:此指新中國的農民。下夕煙:從黃昏時的炊煙和暮靄中歸來。
七律到韶山背景:
1959年6月,毛澤東巡視在羅瑞卿和周小舟陪同下,回到故鄉,與當地干部談糧食、水利等情況,批閱文件至深夜。去楠竹坨參拜父母墓地,訪問鄰里、故居,視察韶山學校,并與師生合影留念。沿途視察生產情況。設便宴請親戚、烈屬、老地下黨員、老農協會員與老赤衛隊員敘舊言歡。客人散去,毛澤東回到韶山賓館松山住房后,詩思如潮,夜深不眠寫下七律·到韶山。
七律到韶山賞析:
這首七律,記述了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時的真實感受。通過對韶山人民革命歷史的回顧,以及對人民公社社員通過熱情勞動而喜獲豐收的描繪,贊揚了革命人民艱苦卓絕的戰斗精神,歌頌了中國人民戰天斗地的風貌,鮮明地體現了毛澤東高遠的思想境界。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逝川,是化用孔子的話,是說過去的日月。《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是說自從離開韶山,在那可詛咒的舊社會,為革命東奔西忙,韶山的鄉親們卻遭受了無窮的災難,國民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籠罩在韶山的上空,韶山的大地上灑下了無數的革命先烈的鮮血,但是韶山的人民并沒有屈服,他們與反動派進行了堅決的毫不妥協的斗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迎來了*的新時期。回到韶山,看到的景象與以前大不相同了。韶山也像中國各地一樣,在黨的領導下,正在進行著轟轟烈烈的*。面對當前的大好形勢,不禁回想起過去,在那如火如荼的革命時期,韶山的人民真是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韶山人民高舉著革命的紅旗,武裝起來與反動派進行斗爭,八年抗日戰爭,三年解放戰爭,韶山的人民從來沒有畏懼。一方面是韶山的人民高舉起紅旗為自己的解放而斗爭;一方面是反動派高舉起霸主的鐵鞭,對革命的人民進行血腥的鎮壓。韶山人民與反動派的斗爭是一種你死我活的斗爭,是根本沒有調和的余地的。他們從不氣餒,從不退讓,從不妥協,心里堅信一個真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韶山的先烈們犧牲了,但是他們的血沒有白流,他們的鮮血換來了革命的勝利,換來了*的新天地,他們為無產階級革命作出了何等偉大的貢獻啊!過去了,舊社會的苦難的生活終于過去了,蔣介石的黑暗統治過去了,一切封建剝削制度都過去了,都成了歷史的陳跡了。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這是太陽快要落山時的景象,韶山的人民從清早起就在田地里緊張地勞動著,在夕陽之下,萬物都將休息了,鳥兒也要歸巢了,這時候看到了什么呢?他歡喜地看到韶山的水稻和豆類作物,被風一吹,掀起了重重的波浪,就在這種非常優美的景象下,遍地的英雄——也就是在農田里勞動的人民公社的社員們,趁著夕陽的美景在一天緊張的勞動之后收工回家了。
這首詩雖然寫的是韶山,但實際上概括了中國,事實上中國各地的情況都和韶山一樣,中國的人民都經歷過血和火的考驗,終于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
后世評價:
這首詩以景寫意,虛實結合,動靜相應,既寫登高望遠的景致,也寫極目遠眺的情懷。廬山的雄偉突兀,長江的恢宏壯闊,透過詩人豐富的情思、雄健的筆力,顯得氣勢磅礴,意氣昂揚。
毛澤東歷史貢獻:
一、毛澤東引導中國走上*發展道路,確立了*基本制度。
二、毛澤東領導中國人民開辟了*道路,開始了沿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紀元。
三、開創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時代,開始了實現*民主的艱辛而曲折的探索。
四、奠定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對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和執政地位作了不懈的探索。
五、奠定了新中國在國際上的大國地位,為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作了不懈的努力。
人物評價:
毛澤東雖然在晚年犯了嚴重的錯誤,但是就他的一生來看,他對中國革命的不可爭論的功績遠大于他的過失,他的功績是第一位的,錯誤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國人民的崇敬。中國共產黨在他逝世5年以后,對他的全部革命活動和革命思想以中央委員會決議的形式作出了全面的評價。毛澤東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發展,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作者資料:
毛澤東(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潤之(原作詠芝,后改潤芝),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他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發展、軍事理論的貢獻以及對共產黨的理論貢獻被稱為毛澤東思想。因毛澤東擔任過的主要職務幾乎全部稱為*,所以也被人們尊稱為“毛*”。毛澤東被視為現代世界歷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時代》雜志也將他評為20世紀最具影響100人之一。
七律到韶山寫作背景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詩句、古詩詞,這里都有!
關注微信公眾號:miyu_88,精彩內容每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