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屆六中全會今天閉幕,作為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掀起全民熱議的高潮。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十八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一)
風云際會的節點,舉足輕重的大國,人們有理由期待,這個十月會釋放更多信號,給中國和世界的未來注入強大的信心。眼下六中全會即將開啟,人們期待其為中國發展布下新局,以經濟深化轉型為支點,推動中國發展進入新的單元。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贏得“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要求十八屆六中全會繼續引領我們保持戰略定力,繼續集中力量辦好改革事業。改革開放的歷程啟示我們,自身越是發展,阻力就會變小,機遇就會放大。新形勢下,各種風險和挑戰繞不開、躲不過。具備長遠眼光、保持歷史耐心、樹立辯證思維,以“每臨大事有靜氣”的沉穩、“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洞察、“風物長宜放眼量”的氣度,才能牢牢抓住發展第一要務,不斷開拓發展新境界。
“指明道路,運籌帷幄”。贏得“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要求十八屆六中全會為我們繼續指明方向,在改革創新中實現發展新突破。從新常態下經濟增長動力的轉換,到啃下深化改革的硬骨頭,從實現7000多萬貧困人口脫貧,到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家園,我們要實現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沒有捷徑可走,只能在解難題、過難關中砥礪前行。以發展理念轉變引領發展方式轉變,以創新舉措探索發展新路,我們就能在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護生態、抓扶貧等方面取得明顯突破。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當前,中國正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攻堅期”,經濟下行壓力增加,反腐敗斗爭形勢依然嚴峻。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永遠在路上,社會各界看到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和信心。因此,六中全會將繼續將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反腐敗斗爭一刻都不能放松,要在“破”之后做
乘風破浪再揚帆。我們堅信,六中全會即將備下的厚禮遠不止于此,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引領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以及黨的建設方面的重重厚禮也早已備好,前景燦爛光明、征程充滿挑戰、任務十分艱巨,只待全國人民厘清思路、明確方向,凝聚力量、攻堅克難,共同實現六中全會描繪的藍圖、實現
十八屆六中全會心得體會(二)
為什么有的地方作風建設立竿見影?因為鐵面問責、剛性約束、嚴格執紀,制度成了帶電的高壓線,紀律成了不可逾越的紅線;為什么有的地方規矩立了、底線定了,還是有人闖雷區、破紅線?就是因為嚴的措施、嚴的紀律還沒有真正貫徹到干部隊伍建設的全過程,失之于寬、失之于軟。
激濁揚清,糾偏除弊,發生在我們身邊的變化,像一股清流讓政治生態清朗起來,但有些黨員干部還不習慣、不適應。有的抱怨紀律嚴了,懷念過去的“逍遙”日子;有的感嘆管得多了,這不能干,那不能干;有的還有觀望之念、僥幸之心,盼著風暴快點刮過去;法不責眾的心態、蒙混過關的想法、打擦邊球的招數,在有的地方和少數領導干部身上仍然存在。
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全面從嚴
全面從嚴治黨絕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動真格。我們黨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提到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反復強調“作風建設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執政基礎”,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么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不可避免會被歷史淘汰。
自覺適應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是共產黨人的責任和擔當。如果說有腐必反、有貪必肅,營造的是“不敢腐”的法治環境,加強監督、簡政放權,編織的是“不能腐”的制度籠子,那么全面從嚴治黨的全方位、高標準,則是從更長遠的角度構建“不想腐”的社會和思想基礎。這樣的大勢之下,另尋對策沒有空間,心存幻想更沒出路,努力自覺適應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才是正道。
每一個黨員干部都要自覺做明白人、清醒人、局中人,既要守住黨的紀律這條“底線”,也要把理想信念宗旨作為“高線”。既落實一個“嚴”字,處處嚴格按章辦事,也狠抓一個“實”字,嚴防虛浮懈怠之氣;既突出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