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永遠在路上》寓意深遠,說明反腐任務艱巨,是長期的斗爭。以下是小編帶來的反腐在路上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反腐在路上心得體會(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的*把全面從嚴治黨提升到“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高度,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以旗幟鮮明的政治立場、堅強無畏的政治勇氣、堅韌不拔的政治定力,強化正風肅紀,著力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管黨治黨取得了顯著成效。
近期,我觀看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紀錄片。該片通過剖析典型案例,講述鮮活的監督執紀故事,深刻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的*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堅定不移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正風肅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緩;滴水穿石,
反腐在路上心得體會(二)
最近,由中紀委宣傳部和央視聯合攝制的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走紅。
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黨風廉政建設步步推進。作風建設八項規定、反四風、群眾路線教育、三嚴三實教育、兩學一做教育,都是為了加強黨的作風建設。
中央對腐敗問題零容忍,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一批大老虎先后落馬,這其中有曾經的政治局常委、曾經的軍委副*,反腐敗力度空前。正風肅紀,方能塑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政治生態好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才有保障,才能確保黨成為*的堅強領導核心,才能為全社會樹好榜樣、立好標桿,醇化社風民風。
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是十八大以來反腐敗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對十八屆六中全會的預熱。片中,白恩培、周本順、李春城、萬慶良、楊文澤、蘇榮等落馬官員現身說法。他們大都經過多崗位歷練,是黨花費很大心血培養出來的干部,但他們貪污腐化,搞權錢交易,不認真執行八項規定,甚至干預司法,腐化墮落,最終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他們在鏡頭前的懺悔,是反腐倡廉的教科書,是黨員領導干部最好的清醒劑。
黨員領導干部要擰緊思想的開關。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號召全黨“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不忘初心就是要經常捫心自問,自己當初為什么要入黨,自己當初的理想信念是否依舊,自己的戰略定力是否強大。李春城在鏡頭前流淚的鏡頭讓人印象深刻。他說“人生沒有彩排,每天都是現場直播。”這句話很多人都很熟悉,但有多少人真正重視起來了呢?其實,落馬官員一開始也知道自己的行為不對,就是因為思想上放松警惕,因為有僥幸心理,導致自己思想防線崩塌,一步步落入貪污腐化的深淵。
黨員領導干部要筑牢思想的堤壩。世界上沒有后悔藥,與其等到鋃鐺入獄后幡然醒悟,不如經常給自己敲敲警鐘。筑牢思想堤壩,要像古人一樣“吾日三省吾身”,經常反思自己,要增強政治意識、核心意識、大局意識、看齊意識,要以“三嚴三實”的標準、“兩學一做”的要求檢視自己,實現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落馬官員的人生際遇
《永遠在路上》是黨風廉政建設的生動教材。一個個經典的案例,給全黨敲響了拒腐防變的警鐘。黨員領導干部都應該認真觀看這部專題片,接受靈魂的洗禮,汲取經驗教訓,別讓類似的人生悲劇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廣大黨員領導干部要擰緊思想開關,筑牢思想堤壩,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以作風建設的優秀成果取信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