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敢于擔當、勇于作為,這是領導干部的職責所系、立身之本,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講奉獻有作為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1:講奉獻有作為心得體會】
在扎根太行的35年歲月里,李保國忠實地詮釋了共產黨人無私奉獻的價值觀。李保國的先進事跡給人以精神的純粹感和崇高感,激蕩人心、催人奮進。學習李保國,就要學習他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永遠把黨和人民的事業放在第一位,讓人生在為國家、為人民的奉獻中煥發出絢麗光彩。
從個人身體狀況來講,他積勞成疾,患有重度心臟病,本該好好休養,卻依舊不舍晝夜,為幫助山區群眾過上好日子“活著干,死了算”;以個人付出與物質回報來衡量,他累計帶動貧困山區增收58.5億元,按常人推測,本該有合理的回報,而他卻始終為農戶、企業無償提供技術指導,既不拿工資、也不持股份。不圖個人名利、舍身忘我、“一個心眼為百姓”,正是有了李保國這種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才有了太行的山鄉巨變;太行山上的那些蘋果、核桃,都是對李保國這種價值追求的無聲贊頌。
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和價值追求是黨的宗旨的具體表現。只有做到公而忘私、先公后私,才是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曾說,“我們共產黨人講奉獻,就要有一顆為黨為人民矢志奮斗的心,有了這顆心,就會‘痛并快樂著’,再怎么艱苦也是美的、再怎么付出也是甜的,就不會患得患失。這才是符合黨和人民要求的大奉獻。”無私奉獻,是共產黨人應有的品格;忘我為民,是共產黨人最大的幸福。
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當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尤其需要廣大黨員干部發揚李保國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品格。像他那樣“把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全部貢獻出來”,心系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緊貼實踐需求推動科技創新;像他那樣牢記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永遠服務于人民,在黨和人民的事業中安放自己的抱負、揮灑自己的激情。在一個個李保國式的黨員干部的不斷接力中,賡續黨的優良傳統,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像李保國那樣堅持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必須在利益的天平上擺正個人與人民、國家的關系。判斷一名共產黨員是否合格,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看他對于“利”的態度:
像李保國那樣堅持無私奉獻的價值追求,必須履職盡責,把價值追求轉化為具體行動。“我懂科技,就是要幫他們富起來”,李保國把用科學
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黨員
【篇2:講奉獻有作為心得體會】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這是毛澤東*1959年重回韶山在《七律•到韶山》中寫下的經典名句,意思是正因為有為理想而犧牲的革命先烈增長了革命的壯志,才使得人間社會變換了新的天地。作為一名軍隊中的共產黨員,我們要像革命先烈一樣為理想而努力付出,為實現強軍目標而不懈奮斗。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我們夢想的軍營生活總是蕩氣回腸絢麗多彩,但光榮始于平淡,崗位常常平凡。軍隊共產黨員講奉獻、有作為,首要是勝任本職崗位。崗位無大小,本事有強弱。無論你是領導,還是普通一兵,對照崗位職責,練就一身本領,打牢帶兵打仗、當兵打仗能力基礎,是職責所在,更是能打勝仗的必備條件。燒木炭的張思德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譜寫了忠誠使命的生動樂章;開汽車的雷鋒牢記“我是革命的一顆螺絲釘”,用行動贏得了幾代人的贊譽;當工兵的王杰用“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詮釋著平凡中的偉大。軍隊是為打仗而存在,其核心根本就是準備打仗,要把武藝練精,按照“強軍之要”的要求時刻準備。
*指
人生如船,夢想是帆,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夢,我們的夢想之船只有放入大海,才能啟帆遠航,那個大海就是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軍隊。軍隊中的黨員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永遠保持人民子弟兵的優良傳統,將自己的小夢與強國、強軍大夢結合起來,將強國夢、強軍夢的實現視為自己的責任,努力爭做“四講四有”合格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