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縣教體局張榮照局長的帶領下,我們滑縣新教育40多名追夢人來到江蘇南京棲霞區,參加全國新教育實驗區第十七屆研討會。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新教育十大行動之一的“家校合作共育”。7月15日在南師大體育館舉行開幕式,開幕式匯報演出分為四大板塊:序《春雨潤無聲》,上篇《夏日的行走》,下篇《秋高葉更紅》,尾聲《讓愛灑滿校園》。這些節目都源于校園,源于新教育,由棲霞教育人自編、自導、自演,老師、家長、學生參與其中,充分展示了棲霞教育的新氣象和師生神面貌。
開幕式上還對智慧校長、榜樣教師、卓越課程、完美教室、年度人物進行了頒獎。通過頒獎詞,可以感受的到他們對教育的情懷,對學生的熱愛,對新教育的踐行。我們滑縣半坡店南街小學的李艷老師也獲得了“完美教室”的提名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些獲獎者必將激勵更多的新教育人繼續前行。7月15日下午是十位新教育人的故事講述,共寫親子日記、建立教育同盟、1236家校共育模式……每一個教育故事讓我們感動的同時,也給大家帶來了許多啟發,讓我們學到了許多好方法、好經驗。我們滑縣新區新城小學段云飛校長《推動家校共育,實現共同成長》的故事講述,從和雅課堂??父母進課堂??和雅父母節??育雅四個方面給與會老師、領導進行詳細闡述了新城小學一年的家校共育發展歷程,豐富翔實的故事情節得到與會老師和專家的高度好評。
7月16日,我們學習參觀了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初中部,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初中部和南京一中馬群分校作為棲霞區中部教育發展共同體成員校,自2013年以來,在新教育理念的引領下,以“讓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為宗旨,積極內化“五大理念”,落實“十大行動”,并取得了豐碩的實踐成果。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初中部作為全國新教育實驗第十七屆研討會的分會場,和南京一中馬群分校一同迎接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同仁們,向大家展示兩校在新教育理念指導下盛開的實踐之花。上午八點半,在群星館,南師附中仙林學校初中部和一中馬群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在這里品美食、賞書畫,感受新教育下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九點,我和方股長巡聽理想課堂地理課《在玩樂中了解中國》。十點,展示匯演正式在北斗閣拉開序幕。活動伊始,附中仙林龔國祥校長為大家致辭,作《社會中堅,合育栽成眾》的報告。然后,我校胡錦波老師、一中馬群學生家長以及棲霞區仙林街道社工周景云聯合進行家校共育敘事,一個個溫馨又動人的故事打動了在場的每一位嘉賓。而后,多才多藝的師生們帶來各類才藝表演。富有創意的《紙寫年華》環保時裝秀、大氣磅礴的《禮儀之邦》、古色古香的《中華藝韻》、幽默詼諧的《大話西游》、激情四射的《holiday》樂隊表演,一次又一次掀起會場的高潮,觀眾席掌聲此起彼伏。最后,在附中仙林科技感十足的《沖上云霄》航模秀中,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仙林學校初中部分會場活動圓滿結束!
幾天的學習時間是短暫的,但收獲和啟示是頗豐的。看到家校共育的效果,給我們焦虎一中這所薄弱農村初中很多啟發,也給我增添了許多信心與力量。
2
人生的每一個遇見都是美妙的,難忘的,令人珍惜的。
這次長垣一行,有幸在這個美妙的夏天與名師相遇,他們觸動心靈的報告讓我升騰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五天的緊張學習中,聽,評,說,研,思……頭腦無時無刻不在瘋狂飛奔,恨不得讓這五天時間度日如年。也就是這樣朝起晚歸的充實生活讓我倍受煎熬的內心得到了很大的緩沖。
在臨近去長垣學習的前一周,一個天大的噩耗降臨在我們這個普普通通的六口之家,孩子的爺爺不幸被查出膀胱內長有趨向惡性的腫瘤。公婆已是年近七十歲的老人啦,老兩口一生忠厚待人,節儉有余。我愛人是獨生子,沒有什么兄弟姐妹。面對這樣的檢查結果,我和愛人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到安陽腫瘤醫院就醫。
經過一系列的檢查,醫生通知我們讓老人馬上辦理入院手續,并確定在下周四做手術。怎么辦?下周四,是去河南教育成長學院學習的時間,而且這一去便是一周,誰來護理手術中的老人?難道做兒媳的不應該在老人最需要照顧的時候守在他們身邊嗎?再加上家里還有兩個乳臭未干的孩子誰來照顧?我和愛人犯愁了。兩個老人察覺到了我們的異樣,再三追問下,我說出了原由。兩個老人毫不猶豫地安慰我說:“去吧,學習吧,機會多難得呀!領導這么支持你,一定要珍惜呀!我們會照顧好自己的,家里還有濤(我愛人)嗎!”這一刻,望著兩位老人慈善中略帶憔悴的面容,我的眼睛濕潤了。
是呀,我何嘗不知,在當下的課改道路上,我們的新區領導有著多么令人欽佩的致力于教育教學的情懷與格局!為了讓教師成長得更快些,不惜重金為教師創造成長的機會。這次能到河南教育成長學院與閆學這樣的教學大腕兒零距離接觸,又是多么的令人期待與興奮!更讓我動容的是眼前兩位胸懷博大的老人以及充滿寬容與理解的老公。
我心已決,河南教育成長學院,我來了。
期待是美好的,相遇是美妙的。第一天,成長學院進行開班典禮。在激情澎湃的音樂聲中,長垣一中迎來了四面八方的朝圣者。他們個個衣著樸素,目光堅定,教育時報的劉肖主編賦予這群人一個共同的名子,那便是“成長者”。
更令人激動的時刻到了,在臺下熱烈的掌聲中,*臺上依次迎來了奪人眼球的六位教學大腕兒。他們分別是余映潮、黃厚江、閆學、管建剛、賁友林、張齊華,這六位教學達人在中國的教育界可謂是赫赫有名的實力派呀!真的和他們零距離地接觸,內心瞬間升騰起一股美妙之感。
在他們的報告中,中肯、真誠、博愛、豁達的信號無時不沖擊著我的頭腦。
余映潮和閆學兩位老師圍繞“優秀教師”這一關鍵詞,為大家做了精彩的闡釋。他們由衷的話語為大家成為明日的優秀教師進行了定位,并指明了成長方向。余映潮老師告訴大家,成長中的優秀教師是熱愛學習、定力強大、目標明確、積累豐富、精于提煉、技藝高明的人。閆學老師用她質樸的語言提醒我們,好教師從事的不僅僅是職業,還是他們一生的事業。閆學老師還強調,在行走的路上要耐得住寂寞,敢于突破自我,用博大的情懷、格局與精力聚焦于美好的事業。
憨態可掬的黃厚江老師在他做的題為《學科研究的基本策略》報告中形象地說,搞研究就像是“生孩子”,懷胎十月,孩子健健康康;如果三天或三個月就把孩子生了出來,這樣的孩子能健康嗎?更別說活命了。話語一落,臺下掌聲如雷,多么幽默風趣而又深入淺出的比方呀!
接下來是賁友林和張齊華兩位老師的真情流露!拔覀兌荚诔サ穆飞希加幸活w朝圣的心!薄熬次访恳粋小生命,因為每一個小生命都是神圣的、獨立的。”這專屬于他們的深情告白深深地觸及著我們每個人的心靈。
《什么都不是問題》,多么耀眼的題目,一時間,這句話成為河南教育成長學院的流行語。是啊,在管老師的眼中,基礎不是問題,缺點不是問題,年齡不是問題,空間不是問題,所有的一切都不是問題。只要我們心懷夢想,無比強大的渴望便是力量。因為沒有比內心的夢想更強大的事業,沒有比內心的渴望更偉大的力量。管建剛老師激情四射的報告點燃了在座的每一位學員成長的激情與動力。
我的內心一個聲音在呼喊:我要讀書,我要成長,我要做最好的獨一無二的自己。
接下來的幾天中,聽學員觀摩課,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賞閆學導師的經典課,領略了經典文本的魅力;在閆學老師針對學員的觀摩課進行點評中,更是讓我真切的感受到大師級的教育情懷與精神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