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種類最多的國家,國家科委國家計委國家經貿委自然災害綜合研究組將自然災害分為七大類:氣象災害、海洋災害、洪水災害、地質災害、地震災害、農作物生物災害和森林生物災害和森林火災。但與我們日常生活關系密切的災害主要有:
2.1地質災害
自然變異和人為的作用都可能導致地質環境或地質體發生變化,當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時,所產生的諸如滑坡、泥石流、地面下降、地面塌陷、巖石膨脹、沙土液化、土地凍融、土壤鹽漬化、土地沙漠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后果,會給人類和社會造成危害。將這種現象稱為地質危害。地質危害也包括派生的災害。
2.1.1泥石流
泥石流是在山區溝谷中,因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的特殊洪流。泥石流的形成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豐富的松散物質;短時間內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按期物質成分可分為三類: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徑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泥石流;以粘性土為主,含少量粘粒、石塊、粘度大,成稠泥狀的叫泥石流;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塊組成的叫水石流。
泥石流的危害:對居民點的危害;對公路、鐵路的危害;對水利、水電工程的危害;對礦山的危害;
2.1.2滑坡
滑坡上的巖石山體由于種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或軟弱帶)整體地向下滑動的現象叫滑坡。俗稱“走山”“跨山”“土溜”等。滑坡的條件:斜坡巖、土只有被各種構造面切割分離成部連續狀態時,才可能具備向下滑動的條件。滑坡的活動強度主要與滑坡的規模、滑坡速度、滑坡距離及其蓄積的位能和產生的動能有關。滑坡的活動時間主要與誘發滑坡的各種外界因素有關,如地震、降雨、凍融、海嘯、風暴潮及人類活動等。
2.1.3崩塌
崩塌也叫崩落、垮塌或塌方,是陡坡上的巖體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脫離母體崩落、滾動、堆積在坡腳(或溝巖)的地質現象。按崩塌體物質的組成,崩塌可分為土甭和巖崩兩大類。崩塌一般發生在暴雨及較長時間連續降雨過程中或稍后一段時間;強烈地過程中;開挖坡腳過程中之中或稍后一段時間;水庫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強烈的機械振動及大爆破之后。西南地區為我國崩塌分布的主要地區。
2.1.4地面下沉
地面下沉是由于長期干旱,使地下水位降低,加之過量開采地下水等導致的地殼變形現象。
2.1.5地震
地震是一種破壞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除了地震直接引起的山崩、地裂、房倒屋塌之外,還會引起火災、水災、爆炸、滑坡、泥石流、毒氣蔓延、瘟疫等次生災害。
2.2洪澇及其它災害
2.2.1雨澇
雨澇是指大范圍的暴雨或特大暴雨所造成的山洪暴發,江河水位陡漲,洪水泛濫,致使農田、房舍、人畜及交通設施等遭到淹沒的洪澇災害,以及低地積水難排,造成作物減產失收的漬澇災害。
2.2.2洪水
洪水災害是指水流脫離水道或人工的限制并危及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現象。
2.2.3凌汛災害
凌汛災害是因冰凌對水流產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顯上漲并引起災害的現象。
2.2.4地震水災
地震水災是指因地震而誘發的滑坡堵塞河流或震垮堤壩造成的洪水災害。
2.3大風災害
風力達到足以危害人們的生產活動、經濟建設和日常生活的風,成為大風。危害性大風主要指臺風、寒潮大風、雷暴大風、龍卷風。根據大風對農業生產的影響,可歸納為機械損傷、風蝕、生理危害、影響農牧業生產活動等幾個方面。臺風在大風危害中的破壞力最為突出。
2.4熱帶氣旋災害
熱帶氣旋是一種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海洋上的氣旋性渦旋。強烈的熱帶氣旋伴有狂風、暴雨、巨浪、風暴潮,活動范圍很廣,具有很強的破壞力,是一種重要的災害性天氣系統。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受熱帶氣旋嚴重影響的國家之一。
2.5冰雹災害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的國家之一。
2.6海洋災害
2.6.1風暴潮
來自高緯地帶的冷空氣與來自海上的熱帶氣旋通過交互影響,使沿海大風與巨浪接連發生,因此形成風暴潮。西太平洋是生產風暴潮最多的地區。風暴潮的類型有臺風型;冷高壓配合黃、渤海氣旋型;橫向冷高壓型;強孤立黃、渤海氣旋型;強蒙古低壓型;風暴潮災害的空間分布。我國的風暴潮遍及沿海各地,但主要集中的地段從北到南是:萊州灣;江蘇小洋河口至浙江的德海門;溫州、臺州、沙埕至閩江口;廣東汕頭至珠江口;雷州半島東岸及海南島東北部沿海。
2.6.2災害性海浪
在海上引起災害的海浪叫災害性海浪。災害性海浪的形成:由臺風、溫帶氣旋、寒潮等天氣系統引起并在強風作用下形成的。災害性海浪按天氣系統類型:冷高壓型(也稱寒潮型);臺風型;氣旋型;冷高壓與氣旋配合型。
2.6.3海冰
海冰是有害水凍結而成的,也包括流入海洋的河冰和冰山等。海冰是極地海域和某些高緯度區域是突出的海洋災害之一。海冰造成的災害。推倒海上石油平臺,破壞海洋工程設施、航道設施,或撞壞船舶造成重大海難;阻礙船舶航行,損壞螺旋槳或船體,并實施其失去航行能力。海冰封鎖港灣,使港口不能正常運作或大量增加使用破冰船破冰引航的費用;使漁業休漁期過長和破壞還是養殖設施、場地等,造成經濟損失。海冰災害主要出現特點:我國冬季易于結冰的渤海、黃海北部和遼東半島沿海海域,以及山東半島部分海灣。
2.6.4海嘯
海嘯主要是太平洋沿岸國家遭受的由于猛烈的地震所引起的海洋災害。海嘯形成的條件:引起海嘯的海底地震震源較淺,一般要小于20公里至50公里;震級一般在里氏震級的6.5以上;必須有海底的大面積垂直運動;發生海底地震的海區要有一定的水深,尤其是橫跨大洋的大海嘯,一般水深都在1000米以上。
海嘯的危害:海嘯在濱海區域的表現形式是海水陡漲,驟然形成向岸行進的“水墻”,并伴隨著隆隆巨響,瞬時侵入濱海陸地,吞沒良田和城鎮、村莊,然后還海水又驟然退去,或先退后漲,有時反復多次,對人類造成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
2.6.5赤潮
赤潮的概念:赤潮是因海水中一些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動物或細菌,在一定地環境條件下突發性的增殖,引起一定范圍內在一段時間中的海水變色現象。赤潮會引起海洋異變,局部中斷海洋食物鏈,威脅海洋生物的生存;有些赤潮生物的體外排泄或死亡后分解的粘液,翻蓋海洋動物濾食和呼吸,從而使其窒息死亡。或赤潮生物所含毒素被海洋動物攝食后造成魚、蝦、貝類等中毒死亡。有的還會使脊椎動物和人類在食用后中毒死亡。
2.7其它災害
除了地震、洪水、臺風、瘟疫等災害嚴重影響了我們的生活乃至威脅我們的生命以外,我們對雷電、大霧、冰雹等其他災害也要不斷提高防范意識,加強防范能力。
2.7.1雷電
(1)雷電的形成
伴有雷聲和閃電現象的天氣,氣象上成為雷暴。雷暴天氣時,當云層與地面之間的電位差達到一定強度時,就會發生放電想象,閃電擊到地面或擊中某些物體就造成雷擊。據研究,雷擊的電流強度通常可達幾萬安培,溫度可達攝氏兩萬度,如此強大的電流和高溫,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
(2)預防雷擊的措施
1、在雷雨天,人應盡量留在室內,不要外出,關閉門窗,防止球行閃電穿堂入室。
2、盡量不要靠近門窗、爐子、暖氣爐等金屬的部位,也不要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腳下最好墊有不導電的物品坐在目椅子上等。
3、不要在河里游泳或劃船,以方雷電通過水介擊中人體。
4、在野外遇雷雨時,盡快找一低洼或溝渠蹲下,不要在孤立的大樹、高塔、電線桿下避雨。
5、一旦有人遭到雷擊,應及時進行搶救,救護方法同觸電急救相同,及時作人工呼吸和體外心臟按摩等,同時急送醫院。
2.7.2濃霧
在近低層空氣中懸浮大量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人的視線模糊不清,當事人的水平能間距離下降到1000米以下時,就稱霧。霧有等級之分,能間距離小于1000米大于500米時稱為輕霧;能見距離不足500米時稱為大霧;能見距離不足200米時稱為濃霧。
霧災的防護措施:
1、盡量不要外出,必須外出時,要戴上口罩,防止吸入有毒氣體。
2、盡量少在霧中活動,不要在霧中鍛煉身體。
3、行人穿越馬路要當心,應看清來往車輛。
4、駕駛車輛和汽車要減速慢行,聽從交警指揮,乘車(船)不要爭先恐后,遇渡輪停航時,不要擁擠在渡口處。
2.7.3冰雹
(1)冰雹的概念
冰雹是從發展強盛的積雨云中降落到地面的冰塊或冰球。
(2)冰雹的危害
根據冰雹大小及其破壞程度,可將雹害分為輕雹害、中雹害和重雹害三級。冰雹對農作物的危害相當大,我國是世界上雹災較多地的國家之一。
(3)我國冰雹的地理分布特點
①多雹區:
青藏高原多雹區、北方多雹區、南方多雹區。
②少雹區:
我國的少雹區主要分布在大平原、大沙漠、大盆地。
③冰雹的時間分布特征:
我國降雹集中的季節主要是春夏季早秋時期。根據各地降雹季節的變化特征,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春季多雹型、夏季多雹型、春末夏初多雹型、雙峰型。降雹日變化主要有幾種類型:午后多雹型;夜雹型;中午多雹型;多峰型等。
(4)冰雹的強度特征
降雹范圍大小,冰雹的大小及重量,降雹持續時間及堆積厚度。
(5)冰雹的預測和防御
①冰雹是比較難以預報的災害性天氣,氣象臺以天氣雷達、氣象衛星監測和天氣圖等大量實時氣象信息對冰雹天氣進行追蹤和外推預報。民間也有許多預報經驗,如“旱年多冰雹”“春季多陡風,夏季多冰雹”“烏云寶塔形,下邊泛紅云,冰雹到眼前”等,總結起來預測的方法有六點:
(a)感冷熱;
(b)辨風向“不刮東風不天潮,不刮南風不下雹”;
(c)看云色;
(d)聽雷聲;
(e)識閃電;
(f)觀物象。
②冰雹的防御:
(a)避雹;(b)防雹;(c)抗雹;(d)消雹
避雹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而后三項則需要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進行,如今隨著技術的進步,人工消雹已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③冰雹來時的應對:
(a)得知有關冰雹的天氣預報,應將人畜及室外的物品都轉移到安全地帶。
(b)冰雹來時盡量不要外出,不得已要出門時,應注意保護頭、面部。
(c)若冰雹來時你正在室外,應馬上尋找可以躲避的地方,最好是堅固的建筑物。
(d) 若你正在駕駛汽車,或在車內,應立即將車停在可以躲避的地方,切不可貿然前行以免受到不必要的傷害。
(e) 有時,冰雹會伴有狂風暴雨,需特別注意預防及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