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校園有時比社會更殘酷,因為那是一群有破壞力卻無容忍度的少年。集體孤立、說人壞話、群毆羞辱、網絡圍攻……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發,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
“校園欺凌就是空氣,無處不在。”日本校園欺凌題材電影《勝者即是正義》中的這句臺詞,絕非危言聳聽,而是校園欺凌現象的一個真實寫照。其實,校園欺凌不是哪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獨有現象,而是一個世界性的普遍問題。日本政府去年公布的《兒童和青少年白皮書》顯示,日本校園欺凌現象普遍,在為期6年的追蹤調查中,近九成學生曾遭遇校園欺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針對10個省市的5864名中小學生調查顯示,有32.5%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在校時會“偶爾被欺負”,另有6.1%的受訪者表示,在校“經常被高年級同學欺負”。尤其讓人擔憂的是,學生之間發生沖突,通常不找學校處理,導致很多校園欺凌事件并沒有浮出水面,被媒體曝光與公眾圍觀的只是冰山一角。
校園欺凌事件是反映學校教育與管理水平的一面鏡子,學生出了問題學校自然脫不了干系。學校教育觀念的偏頗、生命教育的缺位、心理教育的不足、法制教育的滯后、安全管理的疏漏、懲戒功能的淡化,讓一些學生缺乏是非、善惡觀念,分不清罪與非罪的界限,缺少對生命的敬畏,通過欺凌弱者來嘩眾取寵,以極端方式尋找“存在感”。學校與教育主管部門成為專項治理的責任主體,不是沒有道理的。
防校園欺凌手抄報內容
校園欺凌不只是教育問題,更是社會問題。校園暴力研究從個體研究轉向群體研究,從生理學、心理學研究轉向社會學研究,絕不是理論關注點的無意識轉移。實質上,校園欺凌是成人世界“叢林法則”與社會負面情緒在學生身上投射而成的一種“鏡像”。家庭、學校與社會對校園欺凌事件輕描淡寫的處理,甚至把它當作一種無足輕重的“惡作劇”,或沉默以對,或“小事化了”,無異于放任縱容。而現行法律對校園欺凌的規定存在空白與缺位,所謂的懲戒往往停留在道德層面,對未成年欺凌者的懲罰過輕或過度保護有時會淪為一種“護短”,讓惡行與傷害越走越遠。
面對校園欺凌,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數據顯示,有80%的男生和85%的女生至少遭受過一次校園欺凌。他/她也許是你的孩子,也許是你的朋友,也許就是你自己。任何形式的`欺凌行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為欺凌行為的傷害是普遍的,對于欺凌者、被欺者、旁觀者而言莫不如此,只是傷害以不同的方式顯現罷了。因此,治理校園欺凌,不只是學校與教育主管部門的事,每個人都不能袖手旁觀。
去年,校園暴力事件頻發,引起全社會關注。群毆、羞辱以及燙煙頭等惡性舉動令人瞠目結舌。不少網友“人肉”出施暴者信息,散布開來,施展“網絡暴力”。然而,治理校園暴力事件不能僅僅針對個人進行“口誅筆伐”,還需要有關部門加強教育、疏導和整治。
據教育部網站5月9日消息,日前,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向各地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學校針對發生在學生之間,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傷害的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
《通知》指出,要通過專項治理,加強法制教育,嚴肅校規校紀,規范學生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建設平安校園、和諧校園。此次專項治理覆蓋全國中小學校,包括中等職業學校,將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4月?7月,主要是各校開展治理;第二階段為9月?12月,主要是開展專項督查。
防校園欺凌手抄報內容
一.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手抄報名言警句
二.有關安全手抄報名言警句摘抄
三.簡單明了安全手抄報名言警句
四.不忘歷史緬懷革命先烈手抄報內容資料
五.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的手抄報材料素材
六.追憶紅色歷史清明節緬懷革命先烈的手抄報
七.小學宣傳禁毒防艾手抄報內容簡單的
八.初中關于禁毒防艾手抄報內容材料
九.有關宣傳禁毒防艾手抄報內容
十.國慶節手抄報內容國慶節現代詩歌模板參考
《通知》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視此次專項治理,精心組織部署,加強對專項治理的監督指導;責任督學要對責任區內學校的專項治理全程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與校方溝通,做好記錄并及時向當地教育督導部門報告;各校要集中對學生開展以校園欺凌治理為主題的專題教育,開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請公安、司法等相關部門到校開展法制教育,組織教職工集中學習對校園欺凌事件預防和處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和方法等;要制定完善校園欺凌的預防和處理制度、措施,建立校園欺凌事件應急處置預案,明確相關崗位教職工預防和處理校園欺凌的職責;要加強校園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設,充分利用心理咨詢室開展學生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公布學生救助或校園欺凌治理的電話號碼并明確負責人;要及時發現、調查處置校園欺凌事件,涉嫌違法犯罪的,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并配合立案查處。
《通知》強調,各地各校要按照“學校自查、縣級普查、市級復查、省級抽查”的程序,對專項治理第一階段專題教育情況、規章制度完善情況、加強預防工作情況、校園欺凌事件發生和處理情況等,進行全面自查、督查和總結,形成報告并逐級上報。
專項治理期間仍發生校園欺凌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將予以通報、追責問責并督促整改。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將根據各地治理情況,組織督查組對各地專項治理情況進行實地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