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買房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地段,選中了一個好的地段,房子價值看漲。而一個好地段在選擇的時候就要注意看其所在板塊和該板塊的發展潛力。房地產市場特別的復雜,而每一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又不盡相同,很多的購房者不知道應該如何取舍,如何購買。以下是小編收集是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臨空經濟區是廊坊當前和未來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新的一年,精準謀劃好廊坊臨空經濟區高質量規劃建設,事關全市經濟發展大局。
??要加快和諧征遷攻堅掃尾,從快從優建好 回遷安置房和 配套設施,完成300萬平方米 回遷房 封頂,如期兌現群眾承諾。
??要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新開工高端高新產業項目20個以上,總投資300億元以上。
??要高標準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產業項目、生態項目建設,力爭完成 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
市委六屆十二次全會明確了今年廊坊臨空經濟區要實現的“三個三”目標,指明了清晰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全市上下將堅持從“世界的臨空、中國的臨空、河北的臨空、廊坊的臨空、人民的臨空”五個維度進一步深化認識,全面打造臨空速度、臨空質量、臨空環境、臨空鐵軍,掀起臨空經濟區規劃建設新高潮。
回遷房建設進展新消息來了
回遷提速,打造宜居宜業的美好家園
當前,臨空征遷工作已經進入收尾階段,為畫上和諧征遷圓滿句號,臨空經濟區將加快解決征遷堵點,強化與“兩縣一區”協調聯動,對影響施工建設的堵點問題,建立工作臺賬,明確責任清單、解決路徑和完成時限,確保不影響工程建設整體進度。
征遷清零為發展騰空間,回遷提速為百姓干實事。2022年底前確保全部實現回遷,抓好30項民生保障措施落實落地??這是臨空經濟區對被征地群眾作出的鄭重承諾。
如何兌現承諾,關鍵看行動。春節期間,臨空經濟區組織廣大工人就地過年,晝夜推進綜保區、臨空家園回遷區一期等項目,臨空家園建設快馬加鞭。
為確保群眾順利回遷、滿意回遷,臨空經濟區將始終秉持“七好一快”(設計好、房子好、 戶型好、 配套好、環境好、品質好、愿景好,回遷快)的要求,高標準高質量推動臨空家園 回遷安置房建設,力爭2021年12月底前至少完成300萬平方米 回遷房 封頂;2022年6月底前,臨空家園一期工程實現全部回遷,二期工程部分回遷;2022年底前,實現500萬平方米臨空家園全部回遷。
“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要把‘有溫度’的征遷體現到 回遷房建設、教育、醫療、就業和弱勢群體幫扶等方方面面。”廊坊臨空辦專職副主任黃運然介紹。今年,臨空經濟區將堅決落實好就業、養老等8方面共30項民生保障措施,統籌解決好回遷群眾子女入學、就業以及 回遷房建設等民生保障問題,確保被拆遷群眾生活有 改善、生計有保障。
“道路交通便捷順暢, 配套設施齊全完善,服務保障全面到位,我們努力把臨空家園打造成為宜居宜業的社區典范,以此來回報父老鄉親對臨空經濟區的大力支持。”黃運然表示。
回遷房建設進展新消息來了
招大引強,助推高端高新項目落地建設
建好臨空經濟區,承載著全市490萬人民騰飛的夢想,寄托著省委、省政府對廊坊的殷切期望,而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是臨空經濟區 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廊坊臨空經濟區堅決貫徹落實省委書記王東峰、省長許勤關于“精準上項目、種出高產田”的工作要求,加快構建“1+2+3”核心產業體系,打造航空科創服務和生命健康兩大產業鏈及產研融合型特色創新鏈,項目建設形成“梯次開工、全面推進”的可喜局面。
項目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圍繞“1+2+3”產業實施路徑,今年,廊坊臨空經濟區狠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將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撐體系、深化產業研究、優化招商方式、加快產業項目建設,確保新開工高端高新產業項目20個以上、總投資300億元以上。
“優化招商方式,以招商落實項目,就要堅持實用實效原則,充分用好現有臨空智庫、第三方招商平臺、全球招商聯絡處等多種招商資源,開展小團組、點對點、精準化招商,力促優質產業項目落地。”河北臨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耿少林說,要緊緊抓住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衛星廳建設以及機場紅線內360家航空公司等優質企業入駐運營等帶來的新機遇,引進和抓好一批臨空指向性強、航空關聯度高的龍頭企業重大項目建設。
與此同時,積極落實與首都機場集團的合作對接機制,通過舉辦航空產業發展論壇,深化探索航空科技創新上下游產業鏈合作模式。深化與國藥集團合作,建立國藥科技城,推進國亦生科干細胞等3個項目建設,助力打造生命健康全產業鏈。
回遷房建設進展新消息來了
夯實基礎,全面拉開起步區城市發展大 框架
春光明媚,在廊坊臨空經濟區100平方公里的 土地上,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處處涌動著蓬勃生機和澎湃動力。
基礎設施建設是吸引項目和企業入駐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廊坊臨空經濟區把基礎設施建設放在開發建設的重要位置,不但做到 配套設施建設“一步到位”,而且努力做到“適度超前”。聚焦強基礎,拉開臨空經濟區起步區城市發展 框架,高標準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和產業項目、生態項目建設,力爭今年完成 固定資產投資300億元,加快提升承載力、吸附力,為經濟發展積蓄強大的續航能力。深化外聯交通,推進S6線、津興、R1線等軌道交通建設,構筑臨空經濟區周邊“五橫七縱”立體交通網。深入實施市政基礎設施三年攻堅行動,對已經開工項目,確保工期、確保質量,拉出清單、落實責任,強化防護措施,全力以赴趕進度,同時科學謀劃2021年工程項目,今年再啟動實施總投資178.5億元的31個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工程包。
在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同時,廊坊臨空經濟區還將全力加快推進 自貿區綜保區建設。一方面,深化 自貿區制度創新,圍繞主導產業抓創新、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創新、圍繞平臺建設抓創新、圍繞智慧自貿抓創新,推出制度創新清單,確保新注冊企業達到500家,打造創新高地。另一方面,按照“一個平臺、三方參與、分建共管、收益共享”的原則加快綜保區建設,確保下半年如期封關運營。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臨空經濟區 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年。廊坊臨空經濟區將充分發揚“大局、情懷、拼”的臨空精神,朝著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航空城的宏偉奮斗目標,砥礪奮進、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