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買房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地段,選中了一個好的地段,房子價值看漲。而一個好地段在選擇的時候就要注意看其所在板塊和該板塊的發展潛力。房地產市場特別的復雜,而每一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又不盡相同,很多的購房者不知道應該如何取舍,如何購買。以下是小編收集是相關信息,僅供參考
鎮江最近頻繁提起內部融合,勢必想要打造出“大鎮江”的局面。但是對于鎮江未來可能去實行的區劃調整,網友們的觀點反映出意見不一的傾向,可謂精彩紛呈。或許也可給決策者作為參考。
部分網友觀點建議鎮江主城區南移,做大丹徒區,新區丹陽丹北鎮協同發展,行政區重新劃分。
丹徒地處上海經濟圈和南京經濟圈交匯處,目前鎮江主動融入寧鎮揚一體化,寧鎮輕軌、S5寧揚城際和鎮江地鐵站交匯的鎮江南站,未來將會是寧鎮揚一體化的中心。而丹徒與鎮江南站之間只有10分鐘的距離,是連接鎮江與南京的重要道口,將享受寧鎮揚一體化的最大紅利。
丹徒區的“東翼”隔開了丹陽和主城區,又包含了丹徒區、鎮江新區以及老城區,這樣的區位條件使得鎮江現有的城市框架被拉大,也大幅提升了其城市能級。如此一來,也可以推動“大鎮江”更好地融入滬寧線發展主軸,并強化與蘇錫常都市圈的融合發展。
不少網友的觀點都認為若是不和南京合并,則沒有發展前景。
觀點認為,鎮江的經濟體量雖然在經濟強省江蘇這邊,只能排在省內一眾兄弟中倒數的位置。但是從全國三百個地級市來看,鎮江的發展也并沒有很落后。
本身就是萬億級新一線城市的南京,如果采取如此“激進”的手法,那么南京的全國排名將瞬時大幅提升,且近年來為了響應國家強省會戰略,江蘇極力提高南京城市首位度,一直以來讓南京合并鎮江的呼聲也不小。
有呼聲希望加快鎮丹一體化。
在鎮江所倡導的內部融合中,鎮丹一體化的呼聲最大,且已有所跡象,比如鎮江已經有往南移的趨勢,想利用南部更大的空間,打造出現代化與國際化的都市區,促進鎮丹一體化發展。但是也有網友認為丹陽的影響力已經今不如昔了,如果極力促進鎮丹一體化不見得對鎮江的全域發展有很大的助力。
還有人認為,鎮江要想發展就要跳出鎮江這個長江南山中間的狹長地帶,政府駐地要調整到滬寧線中間的丹陽這邊。
丹陽是揚子江城市群之一,揚子江城市群包括了南京、蘇州、無錫、南通、常州、鎮江、揚州、泰州,這八個設市區都是江蘇經濟發展比較發達的城市。如果把政府駐地要調整到滬寧線中間的丹陽,能促進鎮丹一體化是肯定的,但是政府駐地的調整肯定是要慎之又慎,不能僅僅只考慮經濟發展情況。
也有認為,發展鎮江西翼,和南京對接才有實際意義,光市區和市區的對接意義不大。
繼續以仙林?寶華科學城、龍潭?下蜀濱江港城兩個跨界新城為重點,打造兩個“先行區”,積極推動句容和南京相鄰地區融合發展。目前,104國道、122省道已經建成通車,寧句交通實現了“金陵卡一卡通”,寶華片區供水、數字電視網絡等,已經與南京率先實現一體化,鎮江與南京的對接正在進行中。通過外力來推動鎮江的發展,爭取鎮江西翼與南京進行對接,以南京的影響力來輻射帶動鎮江的發展。
江蘇城市論壇在2018年寫過鎮江的行政區劃“路線圖”,可以發現一直以來鎮江的行政區劃變動有一定規律可循。
1928年至1949年2月,鎮江市為江蘇省省會。
1949年4月拆分鎮江縣為鎮江市和丹徒縣,屬蘇南行署鎮江專署。
1953年,鎮江市改屬江蘇省鎮江專區,轄鎮江市和丹徒、揚中、丹陽、江寧、句容、溧水、武進、溧陽、金壇、高淳等11個市縣。
1958年8月,鎮江專區改名為常州專區,專署由鎮江市遷至常州市。
1959年9月,常州專區改名鎮江專區,專署由常州市遷駐鎮江市。轄鎮江、常州2市及武進、揚中、丹陽、金壇、溧陽、宜興、高淳、溧水、句容9縣。
1960年,武進縣劃歸常州市領導。1962年,常州市改為省轄市。1987年12月,丹陽升為縣級市。
1994年和1995年,揚中、句容分別升為縣級市。
從以上調整可以發現,鎮江市的行政區劃總是都和周邊的南京、常州、揚州幾市有關聯。時而是你拿了我的這一片,時而是我拿了你的那一片。
這樣的區劃調整會讓人們覺得,區域內只要有行政區劃上的改動需求,鎮江都是首當其沖要被改動的部分。這樣一來,區域很難形成獨立的經濟和產業中心,也可以看出目前鎮江下轄三市對主城區沒有很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看來當下打造“大鎮江”,促進鎮江內部融合一體化發展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