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數量的變化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話題比如荊州有多少人口?荊州多少外來人員及流動人口?以下是小編收集的人口的相關數據,僅供參考。
一、荊州總共有多少人口
2021年末2022年初全市公安部門統(tǒng)計年末總戶數為197.67萬戶,比上年減少0.33萬戶;戶籍人口為628.19萬人,比上年減少4.44萬人。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13.73萬人,其中:城鎮(zhèn)290.38萬人,鄉(xiāng)村223.35萬人。城鎮(zhèn)化率達到56.52%。
二、荊州的簡單介紹
荊州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地處江漢平原腹地,國土面積1.4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37萬人,下轄荊州區(qū)、沙市區(qū)、江陵縣、松滋市、公安縣、石首市、監(jiān)利市、洪湖市8個縣市區(qū)和荊州開發(fā)區(qū)、紀南文旅區(qū)、荊州高新區(qū)3個功能區(qū)。先后被確定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wèi)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市,是國家級承接產業(yè)轉移示范區(qū)、全國大遺址保護示范區(qū)。2021年,全市實現地區(qū)生產總值2715.52億元、同比增長12%,總量居全省第4位;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增加值增長1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11.45億元、增長25.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36.76億元、增長29.7%。城鄉(xiāng)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38231元、21207元,增長10.9%、12.7%。
——歷史榮光,文化璀璨。“禹劃九州,始有荊州。”擁有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荊州,自古以來就是長江中游的文化中心、我國南方唯一連續(xù)不斷進化至今的文化中心、世界唯一持續(xù)不斷進化至今的稻作文化中心,是荊楚文化的根脈所在。楚人以荊州為中心,創(chuàng)造了內可與黃河流域中原文化相輝映、外可與同時期古希臘雅典文化相媲美的楚文化。楚先民“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孕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種植技術、最先進的鐵器和青銅冶煉技術、最精湛的絲綢編織和木制漆器工藝,成就了荊州“魚米之鄉(xiāng)”“中國糧倉”的美譽。作為“楚國故都,三國名城”,先后有20代楚王在荊州定都立國,長達411年;一部《三國演義》有72回寫到荊州,始建于三國、長達11.28公里的荊州古城墻被譽為“中國南方不可多得的完璧”。從“天下第一循吏”孫叔敖到明代萬歷首輔張居正,從荊州走出去的宰相達138位,是名副其實的“宰相之城”。作為湘鄂西蘇區(qū)的中心地帶,荊州遍地都是紅色印記,處處見證革命歷史,全市90%的鄉(xiāng)鎮(zhèn)為革命老區(qū),現有革命歷史遺址574個。
——區(qū)位優(yōu)越,交通便利。“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2018年4月25日,**視察湖北、考察荊江時指出:“荊州現在的地位,絲毫不亞于三國時期。”作為長江中游門戶,荊州是南北大通道“節(jié)點”、兩湖平原“中心”,是全國區(qū)域級流通節(jié)點城市、重要的公路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境內擁有483公里長江“黃金水道”和651公里優(yōu)質岸線,航道通航里程2204.64公里、占全省24.3%。荊州港是全國28個內河主要港口之一,擁有最長的長江深水航道、優(yōu)質的岸線資源。滬蓉鐵路橫貫東西,浩吉鐵路貫通全境,高速公路覆蓋所有縣市,荊州沙市機場旅客吞吐量在全國新通航支線機場中排名第一。長江與浩吉鐵路、二廣許廣干線“帶軸交匯”,“北煤南運”“西礦東送”,通江達海、四方輻輳,是全國66個區(qū)域級流通節(jié)點城市之一。荊州距京津冀、成渝、長三角及大灣區(qū)均為1000公里,具有“買全國、賣全國”最佳的輻射半徑。荊州是全國70個二級郵區(qū)中心局之一,是全省省際陸運副中心,負責鄂西片區(qū)“宜荊荊恩”4個市州、24個縣市,建有“四通一達”華中(荊州)快遞電商總部。伴隨著李埠長江公鐵大橋、觀音寺長江大橋和荊荊鐵路、“一港九區(qū)”港口組合等重大交通項目加快建設,荊州正加快形成東西南北“四向”拓展、人物資信“四流”融合、鐵水公空“四網”聯運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