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呂梁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呂梁學院的分數在451至496分,位次為156754至33387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51至496區間才能上呂梁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呂梁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呂梁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34044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呂梁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56754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呂梁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8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052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呂梁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387名;
5、2021年四川考生上呂梁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4944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呂梁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9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5918名;
二、呂梁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呂梁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70 | 134044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15 | 33387 | 省政府 |
2、2021年呂梁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51 | 156754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14 | 34944 | 省政府 |
3、2020年呂梁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84 | 128052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496 | 35918 | 省政府 |
高考提前批的學校和專業
提前批第一類:軍事院校、軍事院校無軍籍學員計劃;比如:國防科技大學等。
提前批第二類:公安、政法院校或專業(本、專科);比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等。
提前批第三類:航海院校或專業(本、專科);比如:大連海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大連海洋大學等。
提前批第四類:師范院校或專業(本科);比如: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等。
提前批第五類:體育類提前錄取公辦本科院校、體育類提前批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本科院校。
提前批第六類:藝術類提前錄取公辦本科院校、藝術類提前批錄取民辦及獨立學院本科院校。
提前批第七類:其他院校(本、專科)。包括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等。
同一院校一批次和二批次錄取有什么差異
同一高校的一本和二本其畢業證根本沒有區別,也不會區分學校哪一個校區,只要達到符合畢業生條件的,其畢業證都是由國家統一印制的文憑證明,再由所在學校加蓋學校校名的鋼印印章即成。
1.教學資源不同
但是一批次錄取的專業和院系都是教學資源雄厚,實力底蘊很深的專業。一批次錄取的考生也是成績優異的學生。
二批次的錄取的考生成績和一批次相比會相差很大,專業也相對比較冷門,或許是新興專業,也或許是合并的二本或專科院校原本的專業,師資和學校重視程度都相差很多。
2.科研條件不同
一本學校的大部分專業都是有研究生點和博士點的,學生在就讀期間可以申請保研或碩博連讀。甚至可以在本科期間就參與課題的研究,這都依托于本專業強勁的師資和科研水平。
但是一本學校的二批次錄取專業普遍是比較邊緣化的,大多數是沒有博士點和碩士點的,學生畢業如果想要讀研,就只能跨考其他專業或者其他學校,相對比較困難。而且本科期間也很難接觸到更深層次的教學研究。
3.院校安排不同
一些一本院校的二本專業是由于院校合并的原因,因此這部分專業招生之后很有可能離主校區很遠,相應的待遇也會有所不同。圖書館館藏數量、食堂水準、寢室檔次甚至教室大小都會和主校區有極大差異。
三、呂梁學院最新介紹
呂梁學院坐落在呂梁市區。呂梁市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和中央后委機關所在地,為中國革命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孕育了呂梁精神、胡蘭精神等紅色文化。一部《呂梁英雄傳》,就是革命戰爭年代呂梁人民不畏犧牲、前赴后繼的真實寫照。近年來,全市人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譜寫了脫貧攻堅、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2017年6月,**到山西考察時首先來到呂梁,特別強調:“革命戰爭年代,呂梁兒女用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偉大的呂梁精神。我們要把這種精神用在當今時代,繼續為老百姓過上幸福生活、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 學校創辦于1978年,始稱山西師范學院呂梁專科班,1984年成立呂梁師范專科學校,1989年與籌建中的呂梁理工專科學校合并成立呂梁高等專科學校。2001年,學校與太原師范學院聯合舉辦本科教育。2010年3月,經教育部批準,學校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占地面積111.0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66.53萬平方米,其中教學行政用房總面積31.21萬平方米。運動場館總面積13.46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28.59億元,其中儀器設備總值2.11億元。館藏紙質圖書123.6萬冊、電子圖書251萬冊、紙質期刊456種、電子期刊214977冊。 學校設有16個教學單位,建有1個綜合實習實訓基地(交口分院),另有2個師范專科分校。現有45個本科專業,涵蓋文學、理學、工學、法學、農學、管理學、教育學、歷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萬余人,招生范圍涵蓋全國30個省(區、市)。建有山西省“1331工程”優勢特色學科、重點研究中心、重點創新團隊、特色農產品深加工協同創新中心,省級“服務產業創新學科群建設計劃”項目、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等6個省級科研平臺,擁有省級一流專業7個、省級一流課程立項21門、省級實驗教學示范實驗室(中心)3個、呂梁市重點實驗室5個。 學校現有教職工1231人,專任教師890人,其中高級職稱教師239人、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725人。現有全國優秀教師、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教育部“*”、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三晉學者”特聘教授、省級“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三晉英才”、省級教學名師、省級優秀教師、“1331工程”立德樹人“好老師”課程建設計劃支持人選、省級師德標兵、省級師德楷模、省級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等國家省部級優秀人才30余人。聘請中國科學院院士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等知名高校專家41人為兼職、客座教授,聘任北京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山西大學等院校的教授、博士生導師等15名知名專家擔任學術院長。 學校與交口縣合作共建了體系完備、設施先進的實習實訓基地,與山西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及相關企業合作共建了呂梁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與山西大學、中北大學聯合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于2018年開始招生,現有碩士研究生導師19名。 學校積極服務地方經濟與社會建設,建有煤礦機械裝備故障診斷與健康管理技術省級重點創新團隊,建有呂梁林果植物化學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山西省特色植物功能成分工程省級重點研究中心、呂梁智能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呂梁精神研究中心、黃河文化研究中心、晉綏研究中心、于成龍廉政文化研究傳播中心、呂梁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鄉村振興研究院等一批研究機構,連續舉辦了五屆“呂梁論壇”及一系列大型學術會議。 學校在*新時代**思想指引下,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辦學方向,堅持立足呂梁辦高等教育,堅持深化改革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擔當四個服務重要使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經過40多年的辦學積淀,學校形成了“弘毅行知”的校訓、“鑄呂架梁、開物達用”的辦學理念和“以呂梁精神立德、以大實踐體系強技”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2015年加入應用技術大學聯盟,2017年被省教育廳列為向應用型轉變試點候補高校,2017年成為教育部“科學工作能力提升計劃(百千萬工程)”首批試點院校、山西省第一所省市共建高校,2018年被推薦為全國文明校園建設先進學校,2019年經山西省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培育建設單位并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2021年被省教育廳列為應用型本科高校建設單位。2021年被山西省教育廳、中共山西省委政法委、山西省應急廳、山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表彰為2020年度山西省創建“平安校園”工作先進單位。 (數字截止2021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