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西安翻譯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的分數在326至412分,位次為233848至4837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326至412區間才能上西安翻譯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西安翻譯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8172名;
2、2022年四川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8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1640名;
3、2021年四川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3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6326名;
4、2021年四川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2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3848名;
5、2020年四川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48709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3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1720名;
7、2021年四川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6708名;
8、2021年四川考生上西安翻譯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3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98193名;
二、西安翻譯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西安翻譯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33 | 178172 | 省教育廳 |
2022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387 | 221640 | 省教育廳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486 | 57297 | 省教育廳 |
2022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40 | 95741 | 省教育廳 |
2、2021年西安翻譯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30 | 176326 | 省教育廳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326 | 233848 | 省教育廳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475 | 66708 | 省教育廳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34 | 98193 | 省教育廳 |
3、2020年西安翻譯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65 | 148709 | 省教育廳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368 | 221720 | 省教育廳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480 | 48376 | 省教育廳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412 | 104591 | 省教育廳 |
高考分數怎么查排名
考生可以找到本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一般旁邊會有排名情況,數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也可以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登錄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查看這個表格來確定自己的名次。
所謂“一分一段”,是以“1分”為單位,統計獲得該分數的考生人數和累計人數。文理科分開排名,每一個分數段上有多少人一目了然。
通過一分一段表,考生可以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績在今年全省同科類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再對比預填報學校往年校線分數所對應的位次,如果兩個位次一致和相當,填報后錄取的可能性就大;如果兩者相差過大,落選的可能性就大。
找準位次,應該比單純比較分數更準確。因此,考生不能僅憑分數填報志愿,而應充分利用“一分一段表”,以成績排名作為填報參考。
211院校排名
211院校排名 | 學校名稱 | 辦學層次 | 全國排名 |
1 | 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 |
2 | 清華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2 |
3 | 上海交通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3 |
4 | 浙江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4 |
5 | 武漢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5 |
6 | 南京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7 | 復旦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6 |
8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8 |
9 | 華中科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9 |
10 | 中國人民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0 |
11 | 天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2 | 北京師范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0 |
13 | 西安交通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2 |
14 | 吉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3 |
15 | 山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4 |
16 | 國防科技大學 | 世界一流大學 | 14 |
17 | 中山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5 |
18 | 南開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6 |
19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7 |
20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8 |
21 | 四川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19 |
22 | 同濟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0 |
23 | 廈門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1 |
24 | 北京理工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2 |
25 | 東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3 |
26 | 華南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4 |
27 | 大連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8 | 華東師范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5 |
29 | 中南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0 | 西北工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6 |
31 | 中國農業大學 | 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 | 28 |
32 | 東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29 |
33 | 湖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4 | 電子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0 |
35 | 蘭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2 |
36 | 北京科技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3 |
37 | 重慶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4 |
38 | 武漢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39 | 南京理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5 |
40 | 西南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7 |
41 | 華中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7 |
42 | 中國海洋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38 |
43 | 暨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39 |
44 | 河海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0 |
45 | 南京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0 |
46 | 北京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1 |
47 | 南京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2 |
48 | 華東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3 |
49 | 蘇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4 |
50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5 |
51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46 |
5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6 |
53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8 |
54 | 合肥工業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49 |
55 | 西南交通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0 |
56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1 |
57 | 西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8 | 湖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2 |
59 | 鄭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0 | 東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3 |
61 | 北京郵電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7 |
62 | 華南師范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7 |
63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58 |
64 | 上海財經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59 |
65 | 云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0 |
66 | 上海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1 |
67 | 西南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2 |
68 | 東華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3 |
69 | 中國政法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3 |
70 | 海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4 |
71 | 北京化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65 |
72 |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7 |
73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4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69 |
75 | 南昌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0 |
76 | 中國傳媒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0 |
77 | 太原理工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1 |
78 | 北京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2 |
79 | 空軍軍醫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2 |
80 | 江南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3 |
81 | 陜西師范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75 |
82 | 中國礦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77 |
83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79 |
84 | 福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1 |
85 | 北京林業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2 |
86 |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 中國一流大學 | 83 |
87 | 安徽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84 |
88 | 中央民族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85 |
89 | 長安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0 |
90 | 遼寧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1 |
91 | 貴州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3 |
92 | 中央財經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96 |
93 | 北京體育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8 |
94 | 河北工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99 |
95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99 |
96 | 東北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0 |
97 | 東北林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3 |
98 | 四川農業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5 |
99 | 中國藥科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05 |
100 | 新疆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08 |
101 |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3 |
102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4 |
103 | 天津醫科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5 |
104 | 上海外國語大學 | 中國一流大學 | 116 |
105 | 大連海事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19 |
106 | 廣西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2 |
107 | 華北電力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3 |
108 | 內蒙古大學 | 中國高水平大學 | 129 |
109 | 海南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43 |
110 | 石河子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67 |
111 | 寧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2 | 延邊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170 |
113 | 中央音樂學院 | 世界高水平大學 | 175 |
114 | 西藏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00 |
115 | 青海大學 | 區域一流大學 | 216 |
三、西安翻譯學院最新介紹
西安翻譯學院由我國當代杰出教育家、民辦教育拓荒者丁祖詒先生于1987年創辦,座落在西安市南郊風景秀麗的終南山北麓、太乙河畔。學校2005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高校;2009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13年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接受陜西省委、省政府巡視診斷,同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首批應用型轉型試點院校;2017年獲批陜西省“管辦評”試點院校;2018年被陜西省教育廳評定為陜西省一流學院建設單位;2019年被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榮獲團中央“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翻譯專業獲批2019年度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成為陜西第一所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的民辦高校;2020年在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位居陜西民辦大學第一;2021年新增2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以擁有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成為陜西省獲得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最多的民辦高校,在全國民辦高校中也以絕對優勢遙遙領先,成為民辦高校“雙一流”建設的領跑者。經過三十多年的辦學實踐,西安翻譯學院已發展成一所以文、商科為主,以外語為特色,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和鮮明特色的民辦大學。 西譯始終堅持*辦學方向,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培育和弘揚*核心價值觀。學校先后榮獲陜西省“高等學校先進基層黨委”“平安校園”,陜西省教育系統“文明校園”,西安市“安全單位”“綜合治理先進單位”稱號;學校連續8年被中央六部委授予“全國食品安全百佳先進單位”“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單位”等榮譽稱號;學校還獲得“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先進單位”“最具綜合實力民辦高校”和“最具就業質量獎”等榮譽稱號。中央及省市領導多次到學校考察,高度贊揚我校的培養模式、管理模式、辦學特色和人才培養質量。中央及省市權威媒體相繼對學校的辦學情況予以正面報道。 西譯全面貫徹落實新修訂的《民辦教育促進法》,率先打破民辦教育家族化傳統,構建了“四位一體”的現代大學運行機制,實現了民辦高等教育科學規范管理的重大突破,對調動學校各方積極性,堅定不移地走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品牌發展、融合發展道路具有深遠意義。 西譯以建設高水平、特色鮮明、具有地方示范作用的一流民辦大學為階段性發展目標,始終秉承“敢為人先、無私奉獻、愛生如子、厚德敦行”的“西譯精神”;積極踐行“高尚教育”理念;堅持“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辦學方向”;不斷創新“外語+專業+現代技能”和“專業+外語+現代技能”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和嚴格的“全封閉、準軍事化”學生管理模式,積極打造“學習在西譯、生活在西譯、成長在西譯、幸福在西譯”育人平臺。 學校下設英文學院、亞歐語言文化學院、教育學院、商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藝術學院、工程技術學院、高級翻譯學院、健康與運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創新創業學院及繼續教育學院12個二級學院、體育部和公共藝術教育中心。學校開設本科專業36個,專科專業24個,涵蓋文、經、管、工、藝、法、教育、醫學等八大學科門類。 西安翻譯學院與西北大學、延安大學、解放軍西安通信學院等建立了對口幫扶關系。學校成立了陜西終南學社、翻譯研究所、書畫藝術研究所、電子商務運營研究中心、陜西旅游文化研究中心和丁祖詒教育研究中心等十多個研究機構,構建了“一核心、兩平臺、三層次、全過程”的實踐教學體系,形成融“教、學、做”為一體的實踐教學模式,營造全外語氛圍,重點打造語言服務、教育服務、健康服務三大服務類應用專業群,建設“語言大數據智庫平臺”,培養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學校現有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3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6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省級特色專業4個,省級重點專業6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試驗區6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4個,省級虛擬仿真試驗教學中心2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5門,省級教學成果獎8項,省級優秀教材獎7項,獲批省級教改項目33項;現有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9個,校級特色專業8個,校級精品課程39門,校級教學團隊21個,校級教學名師25名,校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7個,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 為提升師資層次和水平,西譯設立了“終南學者”和“首席教授”崗位;通過完善教師評價和激勵機制,大力開展“教師能力提升計劃”、“中青年教師博士化工程”等,為“雙一流”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多年來,學校教師對標“四有好老師”,教書育人并進,學生及家長普遍認為我校教師熱愛教學工作、了解社會需求、教學經驗豐富。我校現有省級教學名師9人;教師王媛以“深山尋網、席地成堂”的感人事跡被評為2020年第二期“西安敬業奉獻好人”;外籍教師、德國專家張克榮獲陜西省人民政府2019年度“三秦友誼獎”。 西譯根據自身特點及發展新常態,堅持“四合作、五共同”,深化校企合作,與陜西省貿促會、阿里巴巴集團、北京廣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省內外200多家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簽署深度戰略合作協議或實施訂單式培養,形成資源共建、全程參與、互利共贏的新型產教深度融合的合作育人模式。 西譯堅持開放辦學,積極開展校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西班牙、韓國、中國香港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關系。西譯充分利用外語、商務、旅游等專業教學優勢和特色服務“一帶一路”戰略,先后與匈牙利、俄羅斯、烏克蘭、泰國等沿線國家的教育行政部門、高等院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教育交流活動。學校還成立了新絲綢之路研究中心、匈牙利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開展國別和區域研究,為政府相關部門和企業的決策提供參考。近年來,學校有百余名師生先后赴東歐及澳大利亞做訪問學者和國家公派留學;有1000余人赴國(境)外攻讀碩士學位;1500余名學生赴國外帶薪實習。 西譯堅持“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育人模式。學校通過美化校園環境,營造人文氛圍,推進各類學科競賽,強化個性培養和準軍事化管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50多個學生社團在校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第二課堂建設,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在近幾屆“APEC未來之聲”中國區選拔賽中,學校先后有鄭悅、楊鑫、丁倩雯、弓晨、楊鵬凱5位同學獲得代表中國青年隨同國家最高領導人參加APEC峰會的資格;師生積極參加西部計劃、志愿者服務活動受到廣泛好評;學生參加國家、省、市大學生科技、文體活動競賽屢屢獲獎;優秀畢業生活躍在祖國建設發展的各條戰線。 西譯獨具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嚴格的準軍事化管理,良好的人才培養質量,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贏得了“要學習到西譯”的良好社會聲譽。近年來學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保持在90%以上,用人單位普遍認為我校畢業生“外語水平高、綜合能力強,富有敬業精神和創新意識”“下得去,留得住,守紀律,善合作”。 西安翻譯學院將以“雙一流”建設為契機,繼續弘揚優秀辦學傳統、強化辦學特色,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實現“追趕超越”,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