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250至251分,位次為273765至196508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250至251區間才能上滁州職業技術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滁州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5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3765名;
2、2020年四川考生上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26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1371名;
3、2022年四川考生上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04319名;
4、2020年四川考生上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25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6508名;
二、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52 | 273765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250 | 204319 | 省政府 |
2、2020年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261 | 251371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251 | 196508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為什么會被退檔
退檔就是考生的分數進入了所填報院校的投檔線,檔案被高校提檔了,卻被退了回來,最終沒有被錄取。被退檔后的考生,不再有其他志愿檢測的機會,該批次的報考宣布結束。
①分數線沒有達到專業分數線,并且不服從調劑。
②不符合所報專業的特殊要求(如體檢結果不符合、單科成績不達標、外語不符合、性別原因等等)。
③調檔比例。大部分院校實行105%(平行志愿)及120%(順序志愿)的調檔比例,你可能就是這5%或20%的“邊緣生”導致退檔。
300-350分可以選擇的二本院校
院校名 | 院校最低分 | 批次名稱 |
大連東軟信息學院 | 387 | 二本 |
三亞學院 | 387 | 二本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中外合作) | 385 | 二本 |
黃河科技學院 | 386 | 二本 |
寧夏大學新華學院 | 385 | 二本 |
河北東方學院 | 388 | 二本 |
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 388 | 二本 |
南昌工學院 | 387 | 二本 |
齊齊哈爾工程學院 | 388 | 二本 |
300-350分適合報什么二本大學
300-350分可以選擇的二本-閩南科技學院(往年院校最低分392)
閩南科技學院坐落于福建南安,2001年由福建師范大學與菲律賓愛國華僑共同舉辦,是福建省首批設立的獨立學院,實施普通高等學校全日制本科教育。2018年11月,經教育部批準轉為獨立設置的普通本科高校。
300-350分能報的二本-廣州大學華軟網站學院(往年院校最低分392)
廣州網站學院,簡稱“廣軟”,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是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示范學校、廣東省國際服務外包人才培訓基地。
三、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由滁州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學校坐落在長三角27個中心區城市之一——滁州市,緊鄰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瑯琊山和四大名亭之首醉翁亭,自然環境優美,人文底蘊深厚,是廣大學子讀書求學的理想場所。 學校于2002年,由滁州建筑工程學校、安徽滁州技工學校、滁州市商業干部學校、滁州市供銷干部學校、滁州市糧食成人中專學校和滁州市財稅干部學校六所學校合并組建成立。近年來,學校的辦學成績得到社會廣泛認可。2008年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13年5月22日,*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視察學校,對學校人才培養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2015年學校被確定為安徽省示范性高職建設院校,同年立項為首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 建設單位。2020年在高水平大學建設中期檢查中獲A檔。學校是“教育部第三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教育部首批1+X證書制度試點院校”“專升本學生聯合培養試點單位”“安徽省文明單位”“安徽省創新創業示范校”“省級創業學院建設單位”“高職擴招標桿校”。 學校環境優美、設施齊全。校園占地1336畝,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49億元。設有14個教學院部,53個高職專業。全日制高職學生12108人,社會擴招學生2203人,繼續教育學院在校生9998人。專任教師485人,其中正高33人,副高133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教師409人,“雙師型”教師265人,有省級高水平教學團隊13個,省級教學名師8名,省級教壇新秀19名。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推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改革,注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建有中央財政扶持提升服務產業發展能力專業2個,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國家級骨干專業3個,省級骨干專業5個,省級重點特色專業10個,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9個,省級精品課程類項目63門。教師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獎8項,其中一等獎3項。教學能力大賽國家級獎勵1項,省級17項。學生獲得包括中國“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競賽在內的國家級獎勵12項、省級147項。我校體育健兒在國家級、省級體育競賽中屢創佳績,2人3次打破2項省記錄。畢業生就業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學生畢業后半年創業率均高于全國高職平均水平,近三年大學生孵化項目存活率超過60%以上,省教育廳兩次推薦我校參評全國高校創新創業50強。 學校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強化社會服務,不斷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助力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與德資企業博西華(博世-西門子)公司連續合作23年,采用德國“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高技能人才。2013年7月,學校牽頭成立安徽滁州職教集團,并當選首任理事長單位。2019年,職教集團獲首批“省級示范職教集團”建設單位,并入圍第一批全國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培育單位。“十三五”期間,學校先后立項各類縱向科研項目615項,簽署各類橫向課題115項,簽約經費近1000萬元。開展社會培訓、技能鑒定均超過20000人次。橫向課題、社會培訓等社會服務綜合到款額累計3290萬元。出版著作21部。獲專利授權 858 件,其中發明專利61件。據“高職發展智庫”(專注高等職業教育的權威研究機構)對2020年全國高職院校發明專利授權數量的統計顯示,2020年學校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居全國同類高校第55位,省內同類高校第2位。發表三類以上核心論文200余篇。根據中國知網(CNKI)檢索的論文數據顯示,2018年學校發表論文數位居全國同類高校第20位,省內同類高校第1位。《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被評為安徽省優秀期刊。 學校全面推進大學文化建設,大力弘揚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推進6S文化、志愿者文化、體育文化、社團文化和創業文化,形成了以“和而不同 樂在其中”為內涵的“和樂”核心文化理念,為“三全育人”和學校事業發展提供堅強保障。學校鼓勵師生自覺踐行“修能致用 篤學致遠”的校訓精神,堅守教風、學風,弘揚校風。屆次性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校團委獲得“全國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學校秉承“和而不同 樂在其中”為內涵的“和樂”核心文化理念和“修能致用、篤學致遠”的校訓精神,植根滁州、服務滁州、貢獻滁州,堅持地方性、技能型、合作式、數字化辦學定位,堅定不移推進內涵發展、特色發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開放發展,全面建成“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特色鮮明”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 (2021年8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