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正德職業技術學院的分數在150至150分,位次為284053至19986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150至150區間才能上正德職業技術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正德職業技術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正德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84053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正德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58428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正德職業技術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0431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正德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5、2021年四川考生上正德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1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99866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正德職業技術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分,錄取最低位次為-名;
二、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150 | 284053 | 省教育廳 |
2022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150 | - | 省教育廳 |
2、2021年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150 | 258428 | 省教育廳 |
2021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150 | 199866 | 省教育廳 |
3、2020年正德職業技術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專科 | 150 | 260431 | 省教育廳 |
2020 | 四川 | 文科 | 專科 | - | - | 省教育廳 |
高考怎么用一分一段表看位次
考生可以找到本省的教育考試院官網,進入到高考成績查詢界面,一般旁邊會有位次排名情況,數字反映的就是高考位次。也可以結合各省教育考試院公布的“一分一段表”的文章,考生可以登錄各省教育考試院官網查看這個表格來確定自己的位次。
詳細的查看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百度上輸入某某省教育考試院,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后點擊進入。
2、進入到該網站以后輸入成績分檔表,點擊查詢按鈕。
3、在出現的檢索結果中可以看到查找到的不同年度成績分檔表,點擊進入。
4、頁面跳轉以后可以看到該成績分檔表的附件,點擊進入。
5、此時頁面跳轉以后進入到成績分檔表界面,在此即可看到一個分數對應的人數以及排名情況了。
考生位次,則是原高考基于文理分科、分批招生錄取規則而形成,是分文理和分批排名的。新高考,同一個考生在同一類別里只有一個位次,原高考,同一個考生可能有多個名次。
一本和二本的區別是什么
1、錄取分數線不同:通常來說二本的分數線要低于一本分數線。同一所院校一本和二本最主要的不同就是錄取分數的不同,一本分數線要比二本分數線高。
2、錄取批次不同:二本的招生對象為本科第二批次的學生,一本的招生對象為本科第一批次的學生,及分數線在一本分數線以上的學生。
3、學科建設不同:一本的本科專業比二本的要多一些。同一所大學放在本科一批次錄取的專業大多是重點專業、國家扶持專業,而放在本科二批次錄取的專業要相比本科一批次要少一些。
4、院校等級不同:一本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高校、“211工程”院校、部省共建的原部委所屬重點高校。而二本大學一般為省屬的非重點本科院校。
三、正德職業技術學院最新介紹
"優越的辦學條件 正德職業技術學院是1998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的一所全日制民辦普通高等院校。學院位于南京市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將軍大道,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江寧校區隔路相望。區位優勢明顯,交通方便快捷。學院建有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現代化校園。其中,美觀大氣逶迤相連的教學樓、設備先進的實驗實訓中心、藏書豐富的圖書館、多功能報告廳、標準田徑場、網球場、運動館、大學生活動中心等設施,星羅棋布于綠色校園中。青山、碧水、紅墻、綠草交相輝映,是南京翠屏山下一道亮麗的風景。 學院堅持專家辦學,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院領導來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他們都是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的專家、學者。學院有教職工390人,其中專任教師272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超過33%。學院從其他高校、著名企事業單位聘請了具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的學者、專家、能工巧匠擔任兼職教師。學院強調學真、業精、愛生、樂教的師德規范,全力打造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好、能夠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師資隊伍。 鮮明的人才培養理念 學院堅持先進的辦學理念,按照現代職業教育要求,不斷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施“現代學徒制”和訂單班培養,著力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把“正德厚生”確立為校訓,以“以人為本,質量第一,服務社會”為辦學宗旨,把“三個導向”和“四個學會”作為教育教學目標,即專業設置以社會需求和學生就業為導向,課程設置以提高學生的職業崗位能力為導向,學校發展以質量和特色為導向,努力要求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在人才培養工作中,學院始終堅持“以學生成長作為檢驗我們工作的標準”,踐行“敏于行、勤于思”的學風,強調“做學合一”,提倡“快樂學習”。以*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大力推行“孝、寬、誠、責、毅‘五字文化’教育”,塑造學生核心道德品質。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做到學以致用。努力將“工匠精神”的培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堅持以生為本、立德樹人,創新素質教育載體,開展創業教育,大力實施“導師制”和“特色班”教育。根據學生特點,圍繞專業培養目標,結合職業素養要求,開展各具特色的多種教育活動,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特色鮮明的人才培養模式結出豐碩的教育教學成果,近五年來,學院在國家、省級各類競賽中共獲獎230余項,獲獎數量質量居于省內同類院校前列。其中,在省職業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3項,二等獎16項,三等獎22項,為省內同類院校僅有。在省職業規劃大賽上連續七年獲得一等獎和“職業規劃之星”稱號,為省內高職院校僅有。學院先后獲得“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全國先進民間組織”、“江蘇省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江蘇省文明單位”、“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普通高校就業工作先進單位”、“江蘇省平安校園”等數十項國家及省級榮譽。2018、2019、2020年,學院連續三年獲評江蘇省民辦高等教育辦學優良單位,并獲省財政專項獎補金,連續獲獎在同類院校中是唯一的。2021年,學院獲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進一步展現了我院近年來人才培養和教學改革工作的重大進展和成就,彰顯了學院的辦學水平和辦學成效。 獨具特色的系部設置與專業建設 學院現設有電子與信息技術系、經濟與管理系、藝術設計與建筑工程系、汽車與機電工程系、民用航空系、基礎教育系、公共教學部、思政教研部8個系部,成立了職業技能培訓中心,加強職業技能鑒定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獲批建立銳捷網絡工程師、骨干教師培訓基地,不斷拓展辦學功能,不斷提升服務社會能力,并加強對外合作教育與交流。 在專業建設中,學院堅持“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根據市場需求導向,及時調整并優化專業結構,建成了一批有影響力的專業。學院建有電子信息類、財經類、藝術傳媒類、建筑裝飾類、機電工程類、汽車工程類、民航運輸服務等七個專業群,共設置33個專業。依托南航的專業優勢和資源優勢,成功申辦了直升機駕駛技術、飛機機電設備維修、空中乘務、定翼機駕駛技術、無人機應用技術五個專業,并以此為主打,輻射到電子、通訊、機電機械以及服務類專業的發展,打造民用航空類專業群,積極培育部分專業的“航空”特色,形成我院在全省高職院校獨一無二的優勢。空中乘務專業是省內唯一一個專科本科直通的航空類專業。 在特色專業和實訓基地建設中,學院加強投入和建設,高標準高起點建設10個實驗實訓中心共120個實驗實訓室。“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和“數控技術”兩個專業已被評為江蘇省高等學校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專業入選江蘇省高等職業教育高水平骨干專業,表明我院該專業的建設水平已經走在全省高職院校前列。“電工電子實驗實訓中心”被評為省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院電子信息技術專業群和機電工程專業群又獲批為省重點建設專業群,“電子信息技術實訓基地”被遴選為省高等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點,學院的省級重點建設立項項目數名列民辦高職院校前列。 高質量的畢業生和就業升學工作 辦學23年來,學院已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40000余名,就業率達96%以上,學院畢業生以理論素養高、技能突出、職業素質能力強深受用人單位的青睞。畢業生廣泛就業于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四所、五十五所、揚子江藥業集團、奔馳汽車4S店、寶潔公司等一批知名企業。就業工作做到了學生滿意、家長滿意、用人單位滿意。中國教育報,新華日報,揚子晚報,《江蘇高教》期刊,江蘇衛視等主流媒體都對我院人才培養成果進行了大篇幅報道。2019年5月1日,我院優秀畢業生顧春燕獲評“大國工匠”,被中央電視臺等媒體廣泛報道。 除此之外,學院因材施教,分類培養,構建成才立交橋,為學生進一步深造鋪路搭橋,共有6000余名學生進入本科院校繼續深造,“專轉本”通過率連續多年名列省內同類院校前茅。 面向“十四五”,學院將堅持以*新時代**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把握江蘇省加快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構建現代職教體系的重大機遇,主動適應江蘇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優化升級的要求,堅持走“質量與特色發展”道路,實施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戰略,以提高質量,以深化改革為主要動力,以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根本任務,不斷增強辦學的適應性,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辦學水平和綜合辦學實力,努力把學院建成“國內知名、省內一流、特色鮮明、社會滿意”的江蘇省民辦高職院校,為實現“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數據截止2022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