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北京印刷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的分數在528至559分,位次為70256至7016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528至559區間才能上北京印刷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北京印刷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2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0256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4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4628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55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5517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6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311名;
5、2021年四川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65分,錄取最低位次為8750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北京印刷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5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016名;
二、北京印刷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北京印刷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28 | 70256 | 市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68 | 7311 | 市政府 |
2、2021年北京印刷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40 | 64628 | 市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65 | 8750 | 市政府 |
3、2020年北京印刷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558 | 55517 | 市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一 | 559 | 7016 | 市政府 |
高考志愿錄取流程
錄取流程1:模擬投檔
每批次正式投檔之前,省級招辦按照高校確定的投檔比例進行模擬投檔。
錄取流程2:確定投檔比例
模擬投檔后省級招辦及時向高校報送生源分數段分布情況,高校根據模擬結果決定是否追加計劃,是否調整投檔比例。
錄取流程3:正式投檔
省級招辦按照高校調檔的要求和考生填報的志愿,將符合高校調檔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在網上投遞給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績從高到低只進行一次投檔。
錄取流程4:閱檔
招生高校在規定時間內從網上下載考生的電子檔案數據進行審閱,審閱內容包閱括考生的成績、專業志愿、是否服從調劑選項、體檢表以及誠信記錄等。
錄取流程5:預錄取
招生高校按照相關規定和招生章程等,將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進行預錄取,并將預錄取和退檔的結果上傳至省級招辦。
錄取流程6:錄取檢查
省級招辦對高校欲退檔考生的情況進行審核,如無異議,則錄取結束。
錄取流程7:打印錄取名單
省級招辦根據招生高校的錄取結果打印錄取新生名冊,加蓋省級招辦錄取專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錄取流程8:填發錄取通知書
招生院校根據錄取考生名冊填寫錄取通知書,加蓋該校公章后連同入學報到須知、資助政策辦法等相關材料一并寄送被錄取考生。
為什么211院校會招二本考生
這些211院校中的冷門專業或者新創辦的專業就處于一種不尷不尬的境地。這些專業如果仍以一本的分數線來招生就會面臨招不滿的情況,完不成學校的招生任務,因此才降到二本的招生中來。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這些地域性標志院校的211院校,面向本地區考生會有一些二本專業開放。
因此即使是本科二批次錄取的考生也是211院校畢業的名牌畢業學生,對于那些專業要求不高,喜歡名校光環的考生,211院校的二本專業是個不錯的選擇。
三、北京印刷學院最新介紹
北京印刷學院以“傳承弘揚印刷文明,創新發展出版文化”為辦學使命,開啟中國出版印刷高等教育的先河。學校隸屬北京市,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共建。前身是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學院;1961年文化學院停辦,其印刷工藝系并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78年,經國務院批準,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印刷工藝系基礎上組建北京印刷學院,由原國家出版事業管理局管理;2000年,學校劃歸北京市。經過60余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現已成為在印刷與包裝、出版與傳播、設計與藝術三個領域具有明顯優勢和特色,工、文、藝、管協調發展,國內唯一專門為出版傳媒全產業鏈培養人才的全日制高水平特色型高等院校,被譽為業界名校。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以“守正出新 篤志敏行”為校訓,持續為國家傳媒科技、傳媒文化、傳媒藝術、傳媒管理人才培養提供北印方案。現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繼續教育學生近萬人。擁有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分別是編輯出版學、印刷工程、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數字出版、機械工程、動畫,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北京高校重點建設一流本科專業2個,北京市級一流專業建設點6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4個,現有11個教學機構,27個本科專業招生。學校堅持以特色學科建設提升核心競爭力,現有12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7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其中設計學、新聞傳播學為北京高校高精尖學科。學校擁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有獨立招收和培養博士后資格。2018年,學校獲批北京市新增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 學校堅持扎根行業,全力打造出版印刷領域教育、研究重要平臺。是國家出版印刷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綠色印刷包裝產業協同創新基地、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人才培養基地;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是中國印刷技術協會、中國印刷高等教育聯盟、全國數字出版專業教育聯盟、全國印刷電子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等組織的發起單位和理事長單位、副理事長單位。國家級博物館中國印刷博物館和中國版本圖書館(中宣部出版數據中心)坐落于校園內。 學校堅持人才強校,不斷提升師資隊伍建設水平。擁有一大批全國和北京市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中國出版政府獎、畢昇印刷杰出成就獎獲得者、北京市高創計劃領軍人才等為代表的行業領軍人才團隊和百余名行業高端人才組成的特聘兼職教授團隊,此外還擁有一批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市人才強校計劃高層次人才、長城學者、全國優秀教師、北京市優秀教師、北京市科技新星、青年拔尖人才等高層次人才和優秀教學人才。 學校堅持創新驅動,著力推進科學研究。擁有11個省部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和研究基地。在印刷包裝材料與裝備技術研發、出版印刷傳媒新技術應用及行業發展咨詢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擁有印刷油墨、環保及智能包裝材料與技術等方面多項自主知識產權并推廣應用,持續發布《中國印刷業發展報告》《長三角區域印刷業一體化發展升級指南》等行業發展報告,制定由我國主導的首個印刷領域國際標準以及圖書發行新技術應用等系列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引領出版印刷產業轉型升級。 學校堅持首善意識,致力服務行業和北京發展。圍繞“創意設計 藝工融合”的辦學特色,形成了以北京綠色印刷包裝產業技術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轉化平臺為基礎,大學科技園、文化創意產業園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園相互支撐、融合發展的“一院三園”雙創發展模式,形成“北印科創”“北印文創”雙亮點,建設產學研用一體化產業綜合體。圍繞國家大型活動、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北京“四個中心”建設以及出版印刷產業轉型升級和融合發展,開展系列科技攻關、創意設計和咨詢決策研究,創作一批服務國家重大活動的高水平文創作品,取得《北京市出版物印刷保障首都核心功能建設升級指南》等一批彰顯特色服務行業和首都的研究成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大力加強對外交流合作。先后與美國、俄羅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余所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與交流關系,校際間師生交流密切。近年來,學校積極開展留學生教育,年均招收300余名國際學生,為我國印刷包裝企業走向“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和國家提供人才支撐。2017年學校入選北京市首批“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并成為基地秘書處單位。 面向未來,學校將始終牢記辦學之初被賦予的國家使命與行業責任,把握“堅持立德樹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高素質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根本,堅持面向首都發展、面向出版傳媒行業,彰顯服務出版傳媒全產業鏈為主線的學科特色,工科與文科結合、藝術與科技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特色和傳承弘揚印刷文明、創新發展出版文化的文化特色,深化“特色發展、開放辦學、協同創新和綠色發展”四大戰略,實施“教育創新、人才強校、科技創新能力提升、文化傳承創新和黨建強基固本”五項工程。堅守育人初心,勇擔強國使命,繼往開來,開拓創新,按照學校第三次黨代會確立的“三步走”戰略,為建設特色鮮明高水平出版傳媒大學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