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四川招生考試院公布的數據,湖州學院在四川招生錄取數據顯示,四川考生上湖州學院的分數在449至476分,位次為165182至31270位次區間內,所以我們預測2023年四川高考考生需要考在449至476區間才能上湖州學院。
一、四川考多少分能上湖州學院
1、2022年四川考生上湖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4387名;
2、2021年四川考生上湖州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7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28370名;
3、2020年四川考生上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理科最低分需要44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5182名;
4、2022年四川考生上湖州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8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1270名;
5、2021年四川考生上湖州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51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2730名;
6、2020年四川考生上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文科最低分需要47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51754名;
二、湖州學院在四川的2020-2022錄取分數線和錄取位次
1、2022年湖州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78 | 124387 | 省政府 |
2022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18 | 31270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州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78 | 128370 | 省政府 |
2021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517 | 32730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州學院在四川的錄取分數線和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四川 | 理科 | 本二 | 449 | 165182 | 省政府 |
2020 | 四川 | 文科 | 本二 | 476 | 51754 | 省政府 |
高考后做近視手術能不能報軍校
做了近視手術后是可以報考軍校的,但注意必須是在手術后半年且沒有并發癥的情況下才可以報考,如果是高考后去做完近視手術,接著報考軍校的話是不可以的。
通過激光類手術進行視力矯正,只要矯正達標任何一眼裸眼視力達到4.9,術后半年以上無并發癥,眼底正常,則為軍校檢查合格。
每年高考是6月7號左右,填報志愿一般在6月下旬,高考志愿提交后,軍校招生放在提前批,所以軍校的體檢工作也會在6月底或者7月初也將展開。
模擬志愿填報不填有影響嗎
雖然說各省市都為高考學子們準備了模擬志愿填報,但是有些考生及家長不是很想好好的把握住這個機會,在模擬志愿填報期間并沒有填報,但是過后又擔心不填報會對正式的填報有影響。
有影響是真的,但是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樣不能填報志愿之類的,而是會在正式填報志愿的時候產生一系列的問題,有很多地方都是需要花費時間去整理和弄清楚的。
因此,模模擬志愿填報就是一個讓考生及家長熟悉并能夠很好的整理自己的志愿的一個過程,就像是一場比賽,別人在比賽之前都會做好熱身運動,而你就只是吃飽喝足就上來了,結果可想而知,當然,有的人天生底子好,隨便就可以成為冠軍,但那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還是要準備一下的。建議大家還是要填模擬志愿填報的。
三、湖州學院最新介紹
湖州學院是一所全日制公辦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湖州師范學院求真學院。2021年1月,經教育部同意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更名為湖州學院。學校現為浙江省應用型高校建設試點院校。 學校坐落在山水清麗、交通便捷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湖州市。湖州擁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美麗鄉村發源地、生態文明先行地,擁有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等國家級名片,新時代的湖州更是擁有“在湖州看見美麗中國”的亮麗品牌。 目前學校占地面積500余畝,規劃中的新校區位于浙江省四大灣區之一的南太湖新區,規劃用地1000畝。擁有工學、理學、經濟學、醫學、文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現有以理工類專業為主的35個本科專業,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規劃在校生規模達到10000人。 學校堅持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目標定位,立足湖州,面向浙江,輻射長三角,圍繞生態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文化創意等領域,著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現擁有機械工程、藥學2個省一流學科,在電子信息、健康護理、經濟貿易等方向建有省重點專業1個、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4個、省新興特色專業3個、省優勢特色專業2個。 學校堅持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深入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堅守課堂教學主陣地,全面實施課程思政,全力打造高效課堂,立體優化育人環境,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緊密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構建協同育人機制,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實踐教學基地,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無縫對接”。近三年,共立項省部級以上教學改革和育人項目30余項,學生獲省部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項134項,創新創業競賽獎項28項。學校辦學質量和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兩年在浙江省高校分類考核中位居前列。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拓展國內外合作伙伴,“遠航計劃”成效顯著。與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日本早稻田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知名大學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浙江工業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科技學院等高校開展學生訪學交流合作,逾500名學生實現了國內外訪學和出國留學的夢想。 面對新時代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機遇,學校將始終堅持*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努力提高學校核心競爭力,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與智力支持,為加快建設全國知名、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目標而努力奮斗! (數據更新至2021年6月)